大地灣古遺址

大地灣古遺址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東北五營張邵店村,距天水市102公里。分布於清水河與閻家溝水交匯處的第一、二、三級台地上。屬仰韶文化遺址,1958年發現,1978年秋開始發掘。大地灣古遺址是一處規模較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房址238座。大地灣遺址最早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有3000年文化的連續,其規模之大,內涵之豐富,在我國考古史上亦屬罕見。除陶器、骨角器、石器、蚌器、原始雕塑等藝術珍品外,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大地灣的房屋建築遺址,不僅規模宏偉,而且形制複雜。尤其是屬於仰韶文化晚期(距今約5000年前)的F405大房子,是一座有三門開和帶檐廊的大型建築,其房址面積270平方米,室內面積150平方米,平地起建,木骨泥牆,其復原圖為四坡頂式房屋。這一房屋的規模在我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中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更引人注目的是F411房屋居住面上,還繪有地畫,圖案由人與動物構成,是我國目前最早地原始地畫,這一發現為研究我國古代繪畫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大地灣遺址的房屋,多採用白灰現,多種柱礎的建築方法,充分顯示了當時生產力的提高和建築技術的發展。
大地灣古遺址出土大量的陶、石、骨器。石斧、石刀,陶刀等農業生產工具數量很多,貯存物品的大袋形窯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貯藏器的大量出現,都說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於定居的以農業為主的類型。大地灣遺址根據地層可分四期:即大地灣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發現,在考古學上不僅對探討甘肅東部地區考古編年與序列有著現實意義,也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資料。大地灣的制陶業也相當發達。如發掘出的一件大型圓底龜紋彩陶盆,口徑50。2厘米,卷折唇,曲折腹,圓底,口沿下有魚紋繞周,形象逼真,花紋流暢,為同類器物之冠。著名的彩陶人頭瓶,通高32厘米,口徑4。5厘米,人頭形口塑有清秀的五官,整齊的劉海,微鼓的鼻翼,尖圓的下頷,面呈鴨蛋形,雙耳有穿孔,口目鏤空,顯得生趣盎然。瓶身以優美的弧線為輪廓,由弧線三角形和柳葉紋組成流暢的圖案,造型優美,動人心弦。在寬頻紋環底型號陶體內壁已發現有十多種獨特的彩色符號,距今7000年,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字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新資料。大地灣遺址出土的石斧、石刀、陶刀等農業生產工具數量很多,貯存物品的大袋形窯穴的建造,大型陶瓮、缸、罐等貯藏器的大量出現,還有我國最早的農業標本炭化稷和油菜籽的發現,都說明和反映了其經濟形態屬於定居的以農業為主的類型。大地灣遺址根據地層可分為四期:即大地灣一期,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它的發現,大考古學上不僅對探討甘肅東部地區考古編年與序列有羊現實意義,也為研究仰韶文化的起源及文化多源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和資料。[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