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經信委

主要職責

(一)協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
(二)提出全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制定並組織實施全縣工業行業、信息化規劃和年度計畫;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意見,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指導工業園區的建設發展,推動產業聚集。
(三)監測、分析全縣工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工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運行煤、電、油、運、氣等生產要素及重要物資協調保障工作;負責減輕企業負擔工作;負責煤炭市場監管及煤炭經營資格的審核申報工作;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有關工作。
(四)負責提出全縣工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國家和省、市、縣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意見;按縣政府規定許可權,審批、核准、備案縣規劃內和年度計畫規模內工業、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
(五)提出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計畫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擬訂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信息產業等新興產業的規劃和標準並組織實施;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省、市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全縣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協調推進工業系統名牌戰略工作;負責淘汰工業落後產能及清理整頓“五小”工作。
(六)負責全縣裝備製造、原材料、消費品、信息產業等工業行業管理;編制全縣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指導企業改革和管理創新,推進企業聯合重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指導工業行業安全生產和工業行業協會、企業聯合會工作。
(七)擬訂全縣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和規劃並組織實施;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節能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套用。
(八)負責對全縣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的巨觀指導,組織擬訂全縣發展中小企業、民營經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發展規劃、推進全民創業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負責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創業輔導基地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擬訂和組織實施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年度計畫;提出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措施,建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推進企業上市;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推進中小企業信用和擔保體系建設。
(九)統籌推進全縣信息化工作,組織擬訂相關政策並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負責組織協調推進電子政務發展,推動互聯互通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組織制定通信管線、公共通信網、專用信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的規劃並承擔管理工作;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網際網路融合;負責組織智慧卡的套用推廣工作;負責縣信息化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指導重點電子政務項目建設,開展績效評估工作。
(十)負責協調維護全縣信息安全和保障體系建設,指導監督全縣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參與協調處理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承擔跨部門、跨地區和重要時期的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及國防。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設內設機構:
(一)辦公廳。
負責機關文電、信息、安全保衛、保密、信訪等工作;負責機關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查;承擔政務公開、新聞發布等工作。
(二)政策法規司。
研究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問題;組織研究工業、通信業、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提出政策建議;組織起草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法律法規草案和規章;負責機關有關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工作;承擔重要檔案起草工作。
(三)規劃司。
組織擬訂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工業、通信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中央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建議;承擔固定資產投資審核的相關工作。
(四)財務司。
編報部門預決算和管理資金的使用;組織實施內部審計和績效檢查;提出行業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建議;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
(五)產業政策司。
組織擬訂工業、通信業產業政策並監督執行,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擬訂和修訂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相關內容,參與投資項目審核;制定相關行業準入條件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方面實施汽車、農藥的準入管理事項。
(六)科技司。
組織擬訂並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的規劃、政策和標準;組織擬訂行業技術規範和標準,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行業技術基礎工作;組織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
(七)運行監測協調局。
監測分析工業、通信業日常運行,分析國內外工業、通信業形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承擔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
(八)中小企業司。
承擔中小企業發展的巨觀指導,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促進對外交流合作,推動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九)節能與綜合利用司。
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通信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和污染控制政策,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套用。
(十)安全生產司。
指導工業、通信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指導重點行業排查治理隱患,參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民爆器材的行業及生產、流通安全的監督管理。
(十一)原材料工業司(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辦公室)。
承擔鋼鐵、有色、黃金、稀土、石化(不含煉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的行業管理工作;研究國內外原材料市場情況並提出建議;承擔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農業化學物質行政保護有關工作。
(十二)裝備工業司。
承擔通用機械、汽車、民用飛機、民用船舶、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十三)消費品工業司。
承擔輕工、紡織、食品、醫藥、家電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擬訂捲菸、食鹽和糖精的生產計畫;承擔鹽業和國家儲備鹽行政管理、中藥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國家藥品儲備管理工作。
(十四)軍民結合推進司。
提出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軍民通用標準體系建設等軍民結合發展規劃,擬訂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推進相關體制改革。
(十五)電子信息司。
承擔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的行業管理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組織協調國家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技術推廣套用。
(十六)軟體服務業司。
指導軟體業發展;擬訂並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範和標準;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外包;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
(十七)通信發展司。
協調公用通信網、網際網路、專用通信網的建設,促進網路資源共享;擬訂網路技術發展政策;負責重要通信設施建設管理;監督管理通信建設市場;會同有關方面擬訂電信業務資費政策和標準並監督實施。
(十八)電信管理局。
依法對電信與信息服務實行監管,提出市場監管和開放政策;負責市場準入管理,監管服務質量;保障普遍服務,維護國家和用戶利益;擬訂電信網間互聯互通與結算辦法並監督執行;負責通信網碼號、網際網路域名、地址等資源的管理及國際協調;承擔管理國家通信出入口局的工作;指揮協調救災應急通信及其它重要通信,承擔戰備通信相關工作。
(十九)通信保障局。
組織研究國家通信網路及相關信息安全問題並提出政策措施;協調管理電信網、網際網路網路信息安全平台;組織開展網路環境和信息治理,配合處理網上有害信息;擬訂電信網路安全防護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網路安全應急管理和處置;負責特殊通信管理,擬訂通信管制和網路管制政策措施;管理黨政專用通信工作。
(二十)無線電管理局(國家無線電辦公室)。
編制無線電頻譜規劃;負責無線電頻率的劃分、分配與指配;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負責衛星軌道位置協調和管理;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負責涉外無線電管理工作。
(二十一)信息化推進司。
指導推進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承辦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