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田

大同煤田為一軸向北東的向斜構造盆地,部分地表被第三紀和第四紀覆蓋,向斜軸部為中侏羅世雲崗組(J1t),翼部地層有早侏羅世大同組(J2y),晚二疊世上石盒子組,早二疊世下石盒子組、山西組,晚石炭世太原組、本溪組C0及奧陶紀、寒武紀等。

地質構造

大同煤田為一軸向北東的向斜構造盆地,部分地表第三紀第四紀覆蓋,向斜軸部為中侏羅世雲崗組(J1t),翼部地層有早侏羅世大同組(J2y),晚二疊世上石盒子組,早二疊世下石盒子組、山西組,晚石炭世太原組、本溪組C0及奧陶紀寒武紀等。向斜西北翼平緩,傾角小於10度,東南翼稍陡,一般傾角在20度左右,近邊部受向南傾斜的逆斷層影響岩層直立、倒轉。向斜內有次級小型寬緩褶皺,中、小型斷裂不甚發育。在東南部鵝毛口、魏家地一帶,有小型燕山期煌斑岩岩脈侵入石炭系、二疊系中。

3煤系

大同煤田中包含兩套煤系。①石炭二疊紀煤系,包括上石炭統下部本溪組、上石炭統上部太原組及下二疊統山西組。②早侏羅世煤系,即下侏羅統大同組。本溪組不含可採煤層。太原組由陸相濱海相砂岩、泥岩夾煤層及高嶺岩早組成,組厚36~95m,含可采及局部可採煤層10層,煤層總厚在20m以上。山西組由陸相砂岩夾煤及泥岩層組成,組厚45~60m,含1層可採煤層,厚0~3.8m。大同組由陸相砂岩夾泥岩及煤層組成,組厚0~264m(一般220m),含可採煤層14~21層,可採煤層總厚度18.7~24m。

資源

大同煤田煤炭資源量約42Gt,煤炭探明儲量達35Gt。其中,早侏羅世煤炭探明儲量約7Gt,煤種為弱粘煤灰分硫分含量低,系中國著名的優質動力用煤;石炭二疊紀煤炭探明儲量約28Gt,在煤田深部尚有近7Gt的預測資源量,煤種氣煤氣肥煤,中一高灰分、低一高硫分,為動力用煤。石炭二疊紀煤系底部,還有鋁土礦褐鐵礦層,其成分與質量變化大,僅局部達到可采品位。石炭二疊紀煤系中所夾數層高令岩(俗稱黑砂石),有良好開發前景。

開採地質條件

大同煤田早侏羅世煤層埋藏淺、傾角平緩、斷層少、煤層大多屬中厚及厚煤層,地下開採條件較好,但也存在下述問題。(1)煤層頂板一般為厚層狀砂岩,抗壓、抗拉強度大,不易冒落,當採空區頂板來壓時,堅硬頂板大面積突然冒落會造成嚴重災害。(2)煤田地下水地表水缺乏,嚴重影響礦區供水;礦井水文地質條件簡單,而大量古窯積水卻對開採帶來很大威脅。(3)礦井瓦斯在南部含量雖低,但北部含量高,忻州窯礦以北均屬高瓦斯礦井,有瓦斯突出危險。(4)煤層自燃發火現象比較普遍。大同煤田石炭二疊紀煤層目前開發僅限於淺部,除頂板管理較簡單外,瓦斯、煤層自燃發火、底板管理等,均比開採早侏羅世煤層複雜。

開發概況

大同煤田的煤炭開採大約始於南北朝。目前,早侏羅世煤層全部均已分片開發;石炭二疊紀煤層也已開始開採。近年,整個煤田的煤炭年產量已將近70MT。其中,大同礦各局的產能力約占近一半。

大同煤礦大同煤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