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水庫

大同水庫

大同水庫位於湖北省蘄春縣境內,屬於長江中游的大(2)型水庫。水庫於1958 年 9月開工,1962年2月竣工,2002年對水庫主要建築物進行了除險加固。水庫功能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水產養殖及航運等綜合效益。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大同水庫位於湖北省蘄春縣境內,屬於長江中游的大(2)型水庫。

水庫功能

水庫功能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水產養殖及航運綜合效益。大同水庫為年調節水庫,正常蓄水位122米,死水位103.5米,設計洪水位為126.17米,校核洪水位為127.03米;總庫容為2.6億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651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60億立方米,死庫容3500萬立方米。書庫為河道型水庫,庫面南北長,東西狹,回水長為13.3萬立方米,水面面積12.17平方千米。

水庫樞紐工程

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溢洪道、泄洪、發電輸水管和電站。大壩大型為黏土木板心牆沙殼壩,壩頂高程128.49米,最大壩高37.5米,壩軸線長446米。正常泄洪道為敞開式寬頂堰,最大泄流量500立方米每秒;非常泄洪道為自潰壩,最大泄流量2200立方米每秒。泄洪、發電輸水管最大下泄流量150立方米每秒;電站為壩後式(裝機2台),發電引水流量16.4立方米每秒。

漁業潛力

水庫高水位時有養殖面積660平方公頃,占全縣水利系統養殖水面60%以上,最大水深30米,平均水深20米。

初級生產力及有關指標

初級產量日1.26克氧/平方米·日,初級產量年1061千卡/平方米·年, 魚產量27.3千卡/平方米·年,F/P2.58,生物量59.1克/平方米,日P/B0.13,總氮0.485 mg/L,無機氮0.202 mg/L,總磷0.019 mg/L,磷酸鹽0.005 mg/L,有機物耗氧5.84mg/L,透明度260厘米。

漁業生產力

浮游植物年平均數量和生 物量分別為1.09×106個/L和0.85mg/L,浮游植物理論魚產力為12. 2 kg/hm,浮遊動物年數量為1860個/L,生物量為3. 2mg/L、 浮遊動物理論魚產力為82. 8 kg/hm,水生植物分布面積550 hm,估算綜合魚產潛力為248. 28 kg/hm。

大同水庫 大同水庫

雞西市大同水庫

1958年3月,市人委動員全市機關、廠礦、農村1 000 多人,在蘭嶺鄉大通溝村北1.5公里處,牤牛河支流大通溝(河)上游開工興建。同年10月建成。國家補助24.3萬元。水庫工程用人工22.3萬個,車工6 800台(日),土石方30萬立方米。水庫壩高11米,壩長360 米,集水面積36平方公里,總庫容220萬立方米。水庫主要供應大通溝下游農田灌溉和大通溝煤礦工業與生活用水,由雞西市水利局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