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與詩[現代詩]

夢與詩[現代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夢與詩》是現代詩人胡適於1920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這首詩節奏明快、主題明確,在作者眼中,做詩和做夢卻是相通的:我做我的詩,你做你的夢,只有投身其中,才能體會到樂趣。詩和夢可以相互引用,卻不能取而代之。這首簡短而明快的小詩,通俗易懂,自然樸質,具有初期白話詩的顯著特徵。

作品原文

夢與詩

都是平常經驗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夢中來

變幻出多少新奇花樣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語

偶然碰著個詩人

變幻出多少新奇詩句

醉過才知酒濃

愛過才知情重 ——

你不能做我的詩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創作背景

在“五四”時代,文化發展正處於一種新舊交替、東西交替的狀態,雙方爭論不斷升級、熾熱化。人們可以假設:一種觀點是夢,另一種觀點是詩。那么,這兩種觀點的對立是無可厚非的。胡適強調“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表面上看來是有關風月,其實不然,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只是個開端,它的好壞應該由實踐來評判。

這首詩是胡適在“五四”時代的作品,一首簡短而明快的小詩,將“夢”與“詩”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東西聯繫在一起。並在胡適嫻熟的技巧下讓人尋不出一絲一毫的不和諧。在胡適眼中夢與詩是相通的,都是寄託著平常生活中的期待。夢也許這是常人共有的模糊的經歷,在胡適筆下的詩中找到了契合點,在夢與詩間變得清晰明了。

文學賞析

日有所思,才夜有所夢,而詩人總以為自己比別人看得更遠,所以才變幻出多少新奇的詩句。夢和詩是相對獨立的概念,也許在一般人看來,找不出任何關聯,而在作者眼中,做詩和做夢卻是相通的:我做我的詩,你做你的夢,只有投身其中,才能體會到樂趣。詩和夢可以相互引用,卻不能取而代之。

《夢與詩》分三節,都用韻。第一節寫“夢”的神奇的“變幻”能力,它可以將許多“平常”的“經驗”和“影像”進行任意的變形,從而產生出種種神奇的夢境。第二節與第一節對舉,寫“詩人”仿佛擁有“夢”一般神奇的能力,可以將許多平常的“情感”和“言語”“變幻”出美妙的詩句來。詩人的工作就像做夢,帶有天然的幻想色彩,只有這樣才能化腐朽為神奇,言平常人、平常話所不可言之理與事。

詩的第三節最妙,不僅對上面的意思進一步深化和進行形象化的概括,而且自身就以奇妙的詩句證明了詩人夢幻一般神奇的語言能力:“醉過才知酒濃/愛過才知情重”這兩句可與古人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之句對讀。人世的一切經驗,只有局中人方知其中味,真是如鴨飲水,冷暖自知。適之先生在這首詩的“自跋”中說:“這是我的‘詩的經驗主義’”,以反對一些不尊重經驗,濫用語言的詩歌現象。人所共知,適之先生曾是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弟子,而實用主義與英國的經驗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首詩作為“詩的經驗主義”頗有今日大行其道的“元詩”的味道。所謂“元詩”即關於詩歌的詩,類於中國古代之“以詩論詩”。該詩討論夢與詩的關係,二者互為隱喻,顯然涉及到詩的本質問題,所以是一首關於詩的詩。同時,從這首詩還可以看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漢語詩界高高飄揚的“個人化寫作”、“私人經驗”的旗幟原來並不是什麼不得了的新東西,適之先生早已“題詩在上頭”:“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名家點評

近代新月派代表詩人徐志摩《民國最美的情詩》:胡適這首詩寫的淺暢明白,通俗感人。通俗易懂,自然樸質,這是初期白話詩的顯著特徵。

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戴望舒《民國最美的情詩》:《夢與詩》是胡適在“五四”時代的作品,這首簡短而明快的小詩,將“夢”與“詩”兩個完全不同概念的東西聯繫在一起。並在胡適嫻熟的技巧下讓人尋不出一絲一毫的不和諧。在胡適眼中夢與詩是相通的,都是寄託著平常生活中的期待。夢也許這是常人共有的模糊的經歷,在胡適筆下的詩中找到了契合點,在夢與詩間變得清晰明了。

《新創作》雜誌主編彭國梁《世界文學史上最美的詩歌》:胡適的《嘗試集》是中國新詩的第一部詩集。也可以說他是中國新詩的開山祖師。胡適曾在這首詩的後面附了一個“自跋”,跋云:“這是我的‘詩的經驗主義’”簡單一句話:做夢尚且要經驗做底子,何況做詩?現在人的大毛病就在愛做沒有經驗做底子……這詩是說理的,但讀起來有音的美,有理的趣。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年),漢族,徽州績溪縣上莊村人。現代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主要著作有《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胡適文存》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