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斷關河

夢斷關河

《夢斷關河》是一部以嶄新視角展現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長篇小說,是記述這段可歌功頌德可泣的民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夢斷關河》是著名歷史小說家、第三屆茅質文學獎獲得者凌力的又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力作。小說以鴉片戰爭為歷史大背景,以刻畫崑曲藝人的命運為中心,譜寫了一部歷史上平民百姓在民族危難中義薄雲天的抗爭史,展示了一代名優與時代風雨縱模交織的愛情傳奇故事。

《夢斷關河》以普通人的視角展現鴉片戰爭,不僅是創作視角和聚焦謀略的改變,而是歷史觀念和創作思想的新追求。普通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世俗的生活普遍而永恆,只有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深處,才能反映歷史的本真。小說把普通人的生活、把人生親情的東西拉近歷史,使英雄傳奇世俗化,使血與火的硬題材軟化、感情化,從而使重大題材的宏大敘事身輕若燕、親切感人、令人耳目一新;同時讓小說人物與歷史人物哀樂與共,更便於抒發思古之幽情,使心有所容,情有所寄,並加強某種臨場境界體認的藝術效果,加大了歷史的感染力度。小說寫定海抗戰六晝夜,總兵葛雲飛壯烈犧牲仍屹立不倒,他的小妾英蘭和天壽等在硝煙未散的月夜尋屍,就寫得極為悲壯酷烈,使人聯想起魯迅介紹的德國女版畫家珂勒惠支的《農民戰爭》:母親在屍橫遍野的黑夜躬背彎腰,風燈照出她多皺的老手在翻認兒子的屍體。小說與版畫異曲同工,都不是故事性的而是生命性的敘事,是與戰爭有過真正生命體驗的碰撞,是生命對戰爭的記憶、悲憤和呼號,這種主體內在的生命體驗,直逼人物生命的本質,歷史在人物心中,超過一切旁觀冷靜的描寫和評價。這也正顯示了這種創作新路的藝術力量。

作者簡介

凌力,本名曾黎力,籍貫江西,1942年2月生於陝西,1965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從事飛彈工程技術工作十二年後,於1978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開始歷史研究和文學創作至今。

自1980年起,陸續發表長篇歷史小說《星星草》、《少年天子》、《傾城傾國》、《暮鼓晨鐘——少年康熙》及《夢斷關疔》。其中,《少年天子》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夢斷關河》獲首屆老舍文學獎、北京市文學藝術和首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

書摘

"當然有啦。好多人都是這樣的,原本不想說謊的,可又不得不說。"

"那好吧,我就先來試試你。你還是冷眼看去,你師傅為什麼攜家帶口下廣州哇?"

"你們給的錢比別人多。"

"只為這個?"

"師傅不樂意我們三個進王府大班,可又不敢得罪王爺,只好躲開。"

"還有嗎?"

"還有……還有,我告訴您,您可不許對人說,千萬別當著我師傅說。"

"好,我答應。"

"我師傅是京師崑腔第一曲師。可現如今在人家裡、會館裡唱堂會崑腔還行,在園子裡就唱 不 過雜劇亂彈秦腔梆子了。師傅嘴裡不說,心裡特不高興,又怕敗在他們手下壞了自己名頭, 不如另尋路子。"

"啊,不錯,不錯。"

"我都說了,您呢?"

胡昭華咬住嘴唇,沉默片刻,後來說:"好吧,我承認,我是故意拖延行程,不想早回廣州 。你知道我是為什麼嗎?"

"我知道。"

胡昭華又一次感到意外:"你知道?你知道什麼?"

"我知道您去年進京會考落榜了,一直不肯回家,無顏見江東父老。"

自幼學戲的孩子,學的每本戲都少不了金榜題名,出口就是戲文,這不奇怪,倒是小小年紀 心思這么細密,叫胡昭華十分慨嘆,也很感動。他苦笑道:

"你說的算一件吧,還有更重要的,你猜不到,他們誰也猜不到,我就告訴你一個人,好不 好?……臘月二十三祭灶,灶王爺上天去了,從二十四到除夕這七天,我們這兒叫亂歲日, 因為灶王爺除夕午夜才回駕,無神監管,諸凶煞俱不用事,人們可以百無禁忌,婚嫁喜事多 選在這幾天,絕不會觸霉頭。我要躲的就是這七天……這個日子口到家,他們準會逼我結婚 !"

天壽奇怪了:"結婚不是大好事嗎?我們演的戲裡頭,好多人死去活來的,不都是因為娶不 成嫁不成嗎?到最後奉旨完婚大團圓,大家都開心呀!"

"大家開心算什麼?我不開心!"

"喔,我知道了,"天壽猛然醒悟,"您不好女色。"

胡昭華哭笑不得,究竟還是個小孩子!便搖搖頭嘆息道:"跟你說你也不懂。前朝高皇帝說 過一句話,你知道嗎?--'我若不是婦人生,天下婦人都殺盡!'"

天壽嚇了一大跳,以為自己聽錯了:"什麼?"

胡昭華自管往下說:"一位前賢作書,替我說了心裡話:婦人哪有一個好的?我這性情,和 婦人隔著三間屋就聞得見她的臭氣!"

天壽驚得口吃吃地說:"怎么,怎么會這樣的?……"

胡昭華苦澀地笑著,說:"天生的,沒法子。"

"那,那,"小天壽還是結巴不已,"那您的姐姐妹妹呢?您也恨?"

"兩碼事!那是血親,就像自己的五臟六腑胳膊腿,誰能恨自己討厭自己呢?"

"可是,恨婦人……為什麼呀?"

"她們臭!她們髒!心機深心腸毒!看外像軟玉溫香,一旦貼上個男人,恨不能敲骨吸髓,把 你活剝了,切成一片片吃了!……"胡昭華趕緊收住這些情不自禁的宣洩,"算了算了,你 弄不懂……除非,除非你跟我一樣,早晚就明白?了……?"

孩子似乎被他的話震驚,十分不安,長長的眼睫毛簌簌顫抖。

一看孩子小臉發白,胡昭華便後悔自己說得太多太露骨,於是小聲囑咐道:"這可是咱倆的 悄悄話,千萬別對人說去,好不好?"

孩子也嘆了口氣,點頭答應,接著又說了幾句大人話,顯然也是來自戲文:"不孝有三,無 後為大。結婚不就是為的養兒子傳宗接代嗎?您躲著不回去結婚,您爹您爺爺能饒您嗎?終究還是放不過您吧?您早晚總得結婚吧?"

胡昭華長嘆一聲,無話可說,臉色越發陰沉了。愣了好半天,他對天壽說了聲"走吧",兩 人一同出了雙源洞。

當晚胡昭華就命各船離肇慶直航廣州。這一行人眾終於在除夕那天的下午趕到了目的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