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莢草

多莢草

多莢草,直立或披散草本。分布於雲南南部至西南部地區。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多莢草,Polycarponprostratum

多莢草多莢草

種中文名:多莢草

種拉丁名:Polycarponpostratum(Forsskal)Ascherson.etSchweinfurth

科中文名:石竹科

科拉丁名:Caryophyllaceae

屬中文名:多莢草屬

屬拉丁名:Polycarpon

形態特徵

多莢草PolscarponProstratum(Forsk.)As-chers.etSchwein.exAschers.直立或披散草本。通常被柔毛,分枝長10~25cm。葉線狀倒披針形或匙形,長6~18mm,頂端急關或純,基部楔形;托葉白色,乾膜質,每節2~4片,長2~3mm。聚傘花序頂生或生於分枝上,簇生呈圓錐狀;花直徑約3mm;萼片近等大,狹披針形,長2.5~3mm,頂端鈍或漸失,中部厚而有顏色,邊緣白色;花瓣5,線狀長圓形,比萼片短,白而透明;雄蕊比萼片短。蒴果卵形,頂端有短尖頭,成熟時黃褐色。生於海拔300~1500m的河灘草地。分布於雲南南部至西南部地區。

分布情況

國內分布:福建、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國外分布:亞洲非洲熱帶地區

生長環境

海拔:300-1500

採收加工

多用鮮品,隨用隨采,或曬乾備用。

藥用價值

性味

多莢草多莢草

味麻,性熱。有毒。入風塔。

功效

祛風,殺蟲,止癢。

主治

主治“攏習都”(麻風病),“攏習哈習毫”(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鮮品搗汁擦。

注意事項

本品有毒,慎內服。

附方

1.治“攏習都”多莢草10g,大風子10g。煎湯內服。(《西雙版納傣藥志》)

2.治“攏習哈習毫”多莢草鮮品適量。搗爛,取汁,擦患處。(景洪市名傣醫康郎侖驗方)
藥物分類植物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