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棘馬夫魚

多棘馬夫魚

多棘馬夫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蝴蝶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本魚主要棲息於外礁斜坡。屬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珊瑚蟲等為食。為高價值觀賞魚,不供食用。

基本信息

基全信息

名稱:白關刀,俗稱:多棘馬夫魚

多棘馬夫魚 多棘馬夫魚

英文名:Falsemoorishidol

學名:Heniochusdiphreutes

分布:中、西太平洋

水流:強

飼養要求: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性較暴燥

最小水族箱尺寸:265升

食性:肉食性

體長:可達21(厘米)

種屬:海水魚類,輻鰭亞綱,鱸形目,蝴蝶魚科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南非、留尼旺、紅海馬爾地夫模里西斯日本菲律賓印尼澳洲紐西蘭關島夏威夷群島等海域。

深度

水深15至210米。

特徵

多棘馬夫魚 多棘馬夫魚

本魚體白色,體側上有三條褐色斜條紋,第一條從頭頂至眼睛上端;第二條從背鰭基底延伸至腹部;第三條從背鰭硬棘部至臀鰭軟條部。背鰭軟條部和尾鰭呈黃色。背鰭硬棘12至13枚;背鰭軟條23至25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7至19枚。體長可達21厘米。

身體呈三角形,拖著很長的背鰭,身上有兩條黑色條紋,背鰭和尾鰭為黃色,外洋性魚,喜歡在潮湍急的珊瑚區,集結成一大群,啄食浮游生物。色彩和關刀完全相同,只有胸部略為圓凸。

生態

外海性魚,喜在水流湍急的珊瑚礁區,聚集成群覓食浮游生物。可餵以動物性餌料,魚性較暴燥,網撈捕捉時防止其暴光而脫鱗受傷。

多棘馬夫魚多棘馬夫魚

本魚主要棲息於外礁斜坡。稚魚常結群在孤立的礁坪周圍,而成魚形成大群魚群在距離礁底一段距離的海域中遊動,屬肉食性,以浮遊動物珊瑚蟲等為食。

經濟利用

為高價值觀賞魚,不供食用。

異名

Heniochusdiphreustes Jordan,190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