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山西省運城市夏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夏縣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全年氣候溫和,無霜期平均205天,年均降雨量500-600毫米,適宜種植西瓜。夏縣西瓜瓜型端正飽滿、色澤鮮亮、皮薄瓤沙、營養豐富、口感酥脆香甜、糖度高、水分足。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夏縣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夏縣西瓜瓜型端正飽滿、色澤鮮亮、皮薄瓤沙、營養豐富、口感酥脆香甜、糖度高、水分足。蔗糖5-7克/100克,總糖9.5-11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10.8%-13%,硒含量15-50微克/千克。

藥用價值

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

西瓜有利於開胃口,助消化,利泌尿,促代謝,去暑疾,滋身體。對西瓜的作用《本草綱目》上有這樣的記載:“消煩解渴,解暑熱,療喉痹,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血毒。”近代醫藥學認為:西瓜瓤汁含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配糖體具有降血壓作用。新鮮的西瓜汁和鮮嫩的瓜皮可增加皮膚彈性,減少皺紋,增添光澤。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夏縣轄區地貌可分為三大部分:東部山地、中部邊山台地和西部裂陷盆地。地勢東高西低,分為山區、丘陵、平川三個區域。土質主要為褐土和草甸土。夏縣西瓜種植區域主要在丘陵至平川區域,以黃綿土為主,土壤質地疏鬆多孔,耕性良好,礦質養分豐富,特殊的土壤適合西瓜生長。

•水文情況

夏縣西瓜的種植區域水資源比較豐富,地下水為淡水,配套深井,使用節水灌溉,境內河流眾多,總長209公里,總流量1.2億方。受地形限制,可分為黃河支流水系、姚暹渠水系和涑水河水系三大水系,共有較大河流27條,其中直接入黃河支流的5條,通過姚暹渠入涑水河的22條,可以引來用於灌溉,符合國家農用水標準。

•氣候情況

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

夏縣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2.8℃。全年氣候溫和,無霜期平均205天,年均降雨量500-600毫米,完全符合優質西瓜的獨特生長氣候條件。

歷史淵源

2006年,夏縣基地全部採用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模式,技術由基地技術組提供。

2007年,夏縣始建夏樂西瓜科普示範基地。

2008年,開始在夏縣部分鄉鎮和運城市各縣市進行推廣。

2012年,夏縣成立西瓜種植專業合作社。

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

2016年,夏縣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打造優勢產業功能區,培育七大特色產業,做亮了“夏樂”西瓜等一大批農業特色品牌,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擴張農產品市場份額。

生產情況

2016年,“夏樂”西瓜的種植面積達2600餘畝,產區覆蓋夏縣、聞喜、鹽湖3縣(區)6鄉(鎮)16個村,年上市西瓜2000萬公斤。

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

2017年,夏縣西瓜生產面積688.33千公頃,年產量5.16萬噸。

產品榮譽

夏縣西瓜 夏縣西瓜

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夏縣西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夏縣西瓜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夏縣所轄禹王鄉、水頭鎮、南大里鄉、尉郭鄉總計4個鄉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11°02′-111°41′,北緯34°55′-35°19′。

質量技術要求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

選擇地勢較平坦、灌溉方便、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

夏縣西瓜品種以早佳(8424)為主,為主,近年推廣的有“漢城蜜、金夏美、墨童”等品種。

(3)西瓜生產過程管理

1.1採用設施技術栽培

1.1.1地膜覆蓋

1.1.2小拱棚加地膜覆蓋

1.1.3大棚覆蓋

1.2栽培技術要點

1.2.1育苗管理

選用抗病蟲、易坐果、外觀和內在品質好的品種。西瓜的種子質量標準應符合GB/T16715.1--1996中雜交種二級以上指標。種子處理,將種子放入55℃的溫水中浸泡。

1.2.2播種

播種期間,10厘米深的土壤溫度穩定通過15℃,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8℃時為地膜覆蓋栽培的直播或定植時間。

播種方法,應選晴天上午播種。

1.3苗床管理

溫度管理,出苗前苗床應密閉,溫度保持30℃-35℃。出苗後至第一片真葉出現前,溫度控制在20℃-25℃,定植前一周溫度控制在20℃-25℃。

1.4其他管理

及時摘除夾在葉子上的種皮,採用嫁接育苗時,應及時摘除砧木上萌發的不定芽。

1.5苗期管理

定植,採用全覆蓋栽培和半覆蓋栽培時,當能確保棚內10厘米深土壤溫度穩定在15℃以上,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8℃以上,凌晨最低氣溫不低於5℃

時即可定植。

緩苗期管理,防治病蟲危害。死苗後應及時補苗,一般底墒充足,定植水足量時,在緩苗期間不需要澆水。

伸蔓管理,採用全覆蓋和半覆蓋栽培時,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25℃-28℃,夜間棚內溫度控制在13℃以上,20℃以下。

1.6開花坐果期管理

溫度管理,白天溫度要保持在30℃左右,夜間不低於15℃。

水肥管理,不追肥,嚴格控制澆水。在土壤墒情差到影響坐果時,可澆小水。

人工輔助授粉,每天上午9時以前用雄花的花粉塗抹在雌花的柱頭上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1.7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管理

採用全覆蓋栽培時,此時外界氣溫已較高,要適時通風降溫,把棚內氣溫控制在35℃以下,但夜間溫度不得低於18℃。

果實停止生長後進行翻瓜,翻瓜要在下午進行,順一個方向翻,每次的翻轉角度不超過30°,每個瓜翻2次--3次即可。

1.8採收

在一天中,10時-14時為最佳採收時間,採收時用剪刀將果柄從基部剪斷,每個果保留一段綠色的果柄。

1.9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以猝倒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為主;蟲害以種蠅、蟲蚜、瓜葉蝸為主。

農業防治

a育苗期間儘量少澆水。

b重茬種植時採用嫁接栽培或選用抗枯萎病品種。

c春季徹底清除瓜田內和四周的雜草。

d及時防治蚜蟲,拔除或銷毀田間發現的重病植株。

物理防治

a誘殺

b選用銀灰色地膜覆蓋,可收到避蚜的效果。

c生物防治

d藥劑防治

(4)生產記錄要求

建立夏縣西瓜農產品地理標誌生產檔案,詳細記載產地環境、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和採收各環節所採取的具體措施。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符合有關國家要求。

•標誌使用規定

在夏縣西瓜地理標誌地域範圍內的西瓜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