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甸

夏禹甸,男,漢族,共產黨員,1916年6月16日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埠,畢業於武漢大學農藝系,現就職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代表作品有《小麥苗期赤霉病的發生及其防治的初步試驗》、《小麥品種對赤霉病的抵抗性》、《江蘇省十二年來小麥鏽病的發生和防治研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夏禹甸,1916年6月16日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高河埠農村。他幼年入私塾,聰穎好學。少年時,以優異成績考入省立安慶中學。高中期間,不幸家道中落,幸得親友借貸,勉力完成高中學業。他深受農村經濟困難之苦,立志興農。
1936年,夏禹甸先後考取安徽省清寒學生助學貸金,進武漢大學農藝系。入學兩年,因抗日戰爭遷校,該系併入中央大學農學院,遂赴渝轉學,至1940年畢業。畢業後,由學校推薦到中央農業實驗所任職。在該所設在貴陽的貴州工作站,跟隨朱鳳美技正從事麥類黑穗病、小麥線蟲病的調查、試驗。他經常出差雲貴貧寒山區工作,備嘗艱辛。1944年冬在渝參加“租借法案”留美人員考試,錄入第二批。但直至1947年方始成行,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研究院,攻讀植物病理,半工(研究助理)半讀。由J.J.克里斯坦森(J.J.Christensen)和E.C.斯塔克曼(E.C.Stakman)指導,進行碩士論文“2,4-D對根腐病菌所致小麥苗腐的影響”研究。3年後取得碩士學位。時值新中國初建年余,正需建設人才,他懷著報國興農之心,於1950年底毅然回到祖國懷抱。在朱鳳美主持的華東農科所病蟲害系工作。他創建了麥類赤霉病和小麥鏽病研究課題組,擔任組長20年,取得了豐碩成果;發表論文、專著20餘篇(外文著作已散失)。“文化大革命”中,下放江蘇省“五七幹校”勞動,不幸於1971年2月16日辭世,時值盛年,令人扼腕。
夏禹甸極其熱心公益事業和社會活動,曾任江蘇省植物病理學會理事,九三學社中國農科院江蘇分院支社委員。

技術成就

1951年夏禹甸回國後,初始主持新麥病研究課題之際,突遇1952年蘇浙皖麥類赤霉病大流行,三麥生產損失重大。夏禹甸堅持帶領課題組和協作單位成員,在病區蹲點設站,進行紮實細緻的現場觀測和採樣分析,逐步摸清了赤霉病的主要菌源、發病條件和流行規律。他首先提出麥赤霉病的菌源主要來自土壤表面殘留的帶菌稻茬,還有腐生在墜落土際的棉鈴殼、玉米稈、芝麻秸、甘薯蔓、枯草莖等上。在一定的環境和雨濕條件下,這些基物上產生的病菌子囊殼,大量向空間散放子囊孢子,侵害開花期麥穗,然後迅速在病部生成紅霉狀的無數分生孢子,再度侵染,反覆擴展蔓延,造成短期內猖獗成災。
麥赤霉病的防治,一向視為世界難題。夏禹甸率領的協作組提出採取鹽水選種、藥劑拌種、深耕翻埋稻茬、挖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等輔助措施,重點抓住麥株抽穗揚花期,不失時機地噴布優良藥劑綜合防治該病的措施。他積極倡導並親臨蘇南地區,示範推廣富民隆汞製劑這一主選藥物。該藥一直沿用到70年代中期,對挽回大面積麥區損失,起到巨大作用。
為了更有效地防治赤霉病,夏禹甸等還總結出一系列長期和短期預測赤霉病發生的指標。他們將檢測稻茬帶菌率、空中孢子捕捉量和天氣預報情況三個方面列為預報重點,參考歷史資料,得出大、中、小流行年的必要條件,然後制訂出預測預報方案,為比較準確地近期測報提供了前提條件。這項工作對及時指導防治工作,確保藥劑使用的最大效果,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具有重要的實用意義和科學價值。
1950年小麥條鏽病在全國大發生,1956年小麥稈鏽病又在華東區大流行。夏禹甸於組建麥赤霉病防治研究的同時,還承擔小麥鏽病防治研究的雙重任務。
由夏禹甸主持設計並組織華東地區六省市共同建立的統一銹圃和空中孢子觀察,歷經數年,終於查明3種鏽病的越冬越夏情況和傳播徑路;發現稈鏽病的發源地在閩南麥區,每逢春夏之交,便由南向北遞次傳播;明確秋苗期和春夏季3種鏽病的發生髮展規律及環境特點,為制定鏽病的防治對策及病情預測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依據。在此基礎上,派員長期蹲點徐州,與徐州地區農科所密切協作,通過對小麥抗銹品種和稈鏽菌生理小種的鑑定,找到了一批抗源;弄清了稈銹的流行小種(21號)與稀有小種(34、40號);證實了一批主要小麥品種的抗銹性及其穩定程度,其中篩選出兼抗2個小種(21號和34號)的“歐柔”小麥,在閩南地區大力推廣種植,遏制源頭,大收杜絕菌源之效。這一研究對華東地區稈鏽病不再流行,起著舉足輕重的積極作用。他還為抗病育種提供了一批有價值的抗銹親本和抗銹品種,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為小麥防病保產和穩定增產取得極為明顯的效果。
在鏽病的藥劑防治研究方面,通過反覆試驗示範,找到了二硝散等保護劑和敵銹鈉等治療劑,具有顯著的防病增產實效。藥劑經過大面積推廣套用,收效甚佳,深得農民信賴。
夏禹甸對小麥鏽病,特別是稈鏽病的防治研究,對後來鏽病研究工作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帶出了隊伍,打好了基礎,為中國尤其是華東區小麥鏽病的有效防治,穩定增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夏禹甸一貫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試驗研究與大田生產相結合,主持單位與協作所站密切合作,互幫互學。他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足跡幾遍華東農村。他親自參與調查、試驗、示範,乃至推廣,努力做到科研成果具有實用價值,轉化為生產力。
至今同事們記憶猶新的是,夏禹甸搞科研,出差特別頻繁,為了方便行程,他的行囊很簡約,隨時準備好,提起就走,他甚至關照家人留下牙膏尾子,作為他出差的專用品。每當春夏時節,他最為繁忙,剛從望亭赤霉病試驗點回到南京,匆忙檢查部署了系內試驗,又馬上趕往山東省徐州,參加鏽病點工作。五六十年代的農村,生活十分艱苦,他風塵僕僕,不辭勞累,常忍受著胃病的折磨。一次從徐州歸來,身上染滿了虱子,一到家就病倒了,使七旬老母心疼得滾下熱淚。
夏禹甸的另一顯著特點是,十分注重套用型、操作型技能技巧的研究、示範與傳授。他認為:再好的科研成果,如果不能為廣大農民所掌握,那也是白搭。為此,每得出一項研究成果,他都要設計、制訂出一套實施方案,儘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簡便易學的方法,寫成淺說,便於農民實地套用。例如,在鏽病防治上,根據“動手早、收兵遲”的原則,對如何掌握氣象情況、病害檢測、藥劑配伍、噴布時機以至噴施機具等,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說明,深得民眾好評。

主要論著

1 夏禹甸.小麥苗期赤霉病的發生及其防治的初步試驗.農業科學與技術.1951(3):45~46
2 夏禹甸,肖慶璞.從小麥赤霉病的性質討論其防治問題.華東農業科學通報.1953(2):34~35
3 夏禹甸,肖慶璞,高傳勛.小麥品種對赤霉病的抵抗性.植物病理學報.1955,1(1):19~30
4 夏禹甸,肖慶璞,高傳勛.小麥赤霉病發生規律的研究:Ⅰ病菌孢子發生傳播及雨濕對病害的關係.植物病理學報.1956,2(2):187~202
5 夏禹甸等.小麥品種對赤霉病的抵抗性:Ⅱ人工接種方法及小麥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抵抗性.華東農業科學通報.1956(11):597~600
6 夏禹甸,肖慶璞,高傳勛.麥類赤霉病的發生和防治.中國植物保護科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61:314~344
7 夏禹甸等.江蘇省十二年來小麥鏽病的發生和防治研究.中國農科院江蘇分院植保系.1963:1~37
8 夏禹甸,徐和君,徐潤成.富民隆對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技術.單行本(署名中國農科院江蘇分院,蘇州專區農科所).1967:1~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