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水堆

壓水堆

壓水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使用加壓輕水(即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且水在堆內不沸騰的核反應堆。燃料為低濃鈾。20世紀80年代,被公認為是技術最成熟,運行安全、經濟實用的堆型。

基本信息

發展史

壓水堆壓水堆
裝機總容量約占所有核電站各類反應堆總和的60%以上。最早用作核潛艇的軍用反應堆。1961年,美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用壓水堆核電站。壓水堆由壓力容器、堆芯、堆內構件及控制棒組件等構成。壓力容器的壽命期為40年。堆芯裝核燃料組件。秦山核電站就採用了國外現行壓水堆核電站較成熟的技術,並進行了相當規模的科研和試驗工作。

工作原理

採用二迴路發電,一般堆芯內氣壓為10MPa至20MPa,溫度為三百左右度,高壓使得冷卻水在此溫度下也不會氣化(我國秦山一期核電站反應堆壓力容器設計參數為工作壓力:15.2MPa,設計壓力:17.17MPa,設計溫度:350攝氏度)。當冷卻水帶著熱量來到蒸汽發生器時,通過數以萬計的傳熱管,把熱量傳給二迴路中的冷卻水,使二迴路的水沸騰,產生的蒸汽帶動汽輪機,從而發電。
一迴路的冷卻水還會再返回堆芯內,防止大面積核泄漏,三里島核電站就是這樣出現大面積泄漏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