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山鄉

壁山鄉位於岳陽市臨湘市市境東部,地處湘鄂交界的藥姑山腹地。東鄰湖北省通城縣大坪鄉,南連詹橋鎮,西接忠防鎮,北抵文白鄉、龍源鄉。面積47平方公里,轄壁山、長浩、星明、黃泥、長坪、余灣6個村、9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520人。耕地5400畝,山地60000畝。因境內有陡削如壁的山崖,故名壁山。該鄉山區風光奇秀,有雪嶺林濤、桃櫥林海、小橋流水、將軍奇石、燕子飛崖、古櫥老井等。該鄉礦藏資源豐富。有長石、石英、高嶺土,儲量大、質量好,產品遠銷全國各地。該鄉林業資源豐富,有活立木蓄積量6.5萬立方米,有杉、松、竹、樟、雜木及眾多的稀有珍貴樹木品種,鄉辦林場為最大的省級林場之一。

基本信息

壁山鄉位於臨湘市市境東部,地處湘鄂交界的藥姑山腹地。東鄰湖北省通城縣大坪鄉,南連詹橋鎮,西接忠防鎮,北抵文白鄉龍源鄉。面積47平方公里,轄壁山、長浩、星明、黃泥、長坪、余灣6個村、9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520人。耕地5400畝,山地60000畝。因境內有陡削如壁的山崖,故名壁山。
該鄉屬革命老區。1929年彭德懷率領的工農紅軍由湘去贛,途經壁山,留下了以趙琪為團長的獨立團700餘人。1930年,陳文恆等7位農民知識分子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成立中共蘇維埃壁山區委員會,並相繼成立了農民協會、共青團、兒童團、婦委會。國民黨反動派曾先後多次進山圍剿。1932年,區委書記陳文恆被捕,英勇犧牲。戰爭年代,壁山共發生大小戰鬥160多次、犧牲紅軍戰士及家屬500多人。1956年湖南省政府批准將壁山定為革命老區,1994年又被定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建有烈士碑亭。
該鄉山區風光奇秀,有雪嶺林濤、桃櫥林海、小橋流水、將軍奇石、燕子飛崖、古櫥老井等。無不情味十足,更有那緬懷先烈、啟迪後人的紀念勝地割耳坡、印刷坡(冷石坑)、曬穀石、南亭嶺,都有著悲壯的歷史。
該鄉林業資源豐富,有活立木蓄積量6.5萬立方米,有杉、松、竹、樟、雜木及眾多的稀有珍貴樹木品種。鄉辦林場為最大的省級林場之一,
該鄉礦藏資源豐富。有長石、石英、高嶺土,儲量大、質量好,產品遠銷全國各地。高山雲霧出好茶。壁山出產的龍窯銀針、毛尖、龍井、綠茶均獲岳陽市級名茶和優質茶稱號。又盛產野生植物,如蕨菜、野菜、小竹筍、山果等,具有很高的藥用和營養價值。
該鄉全年生產總值1828萬元,各類稅收70萬元,鄉級財政收入120萬元。鄉政府機關駐廟坡。原為壁山大隊駐地。1984年設鄉後機關駐此,逐漸形成集鎮。集鎮建成區面積約0.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人,街道兩條,,總長200米,房屋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有中學、國小各1所,衛生院1個,店鋪20餘家,小型加工廠4家,年生產總值700萬元。
2007年初,臨湘市委、市政府為了精簡機構,決定在去年將文白鄉、龍源鄉撤併羊樓司鎮後,再次將賀畈鄉、壁山鄉撤併詹橋鎮。通過這次綜合配套改革,詹橋鎮機關內設機構由原來三個鄉的12個,減為3個。即黨政綜合辦公室(加掛“綜治辦”牌子)、經濟發展辦公室(加掛“安監辦”牌子)、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計生辦”牌子)。領導職數也由原來28名精減為11名。行政編制由原來的56名精減為35名。事業站所由原來的24個,精減為4個事業機構。即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社會事業發展中心、計生服務所、國土資源所。人員事業編制也由原來的76名精減為40名。撤併前的賀畈鄉只有42平方公里,轄11個村,9000人,壁山鄉更小,只有6個村,6000多人。合併後,總面積達151平方公里,30個村1個居委會,人口達到43000人。通過這兩年改革,臨湘市由原來的2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減少為20個(其中13個鎮、5個鄉、2個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