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體切除術

2.增殖體肥大致咽鼓管堵塞,屢發非化膿性中耳炎及化膿性中耳炎,久治不愈者。 4.用吸引器隨時將刮下的增殖體碎塊及血液吸出或挾出,以防墜入喉和氣管發生梗阻。 1.術後出血

適應症

1.兒童增殖體明顯肥大引起鼻塞、張口呼吸、睡時發鼾聲,發聲時帶鼻音者。
2.增殖體肥大致咽鼓管堵塞,屢發非化膿性中耳炎及化膿性中耳炎,久治不愈者。
3.有“增殖體面容”,伴有消瘦、發育障礙等,無其他病因可查知者。

手術器械

壓舌板、扁桃體止血鉗、張口器、吸引管及吸引器、增殖體切除器、增殖體刮匙()

術前準備

1.詳細了解病史,有無出血性疾病,傳染病等病史,並作體格檢查。
2.應作血液常規化驗及出凝血時間檢查,尿常規檢查,胸部透視檢查。
3.手術前應注意清潔口腔,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或鹽水漱口。
4.術前2h服用苯巴比妥0.1g,術前半小時皮下注射阿托品0.4mg,以減少手術時口腔分泌物過多的現象。兒童用量按年齡酌減。
5.術前要心理護理,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顧慮,以保症順利進行手術。

麻醉

兒童一般在表麻或全麻下手術。成人採用表面麻醉。

手術方法

1.仰臥位,兒童用張口器張口,手術者左手持吸引器代替壓舌板將舌壓下,右手持增殖體切除器,閉合刀片,將切除器從懸雍垂旁放入鼻咽部⑴,刀片一面朝上沿咽後壁之中線放置鼻咽頂後部⑵。
2.將切除器之柄貼近下列牙,退回刀片⑶,稍加壓力,使增殖體進入刀匣內,關閉刀片⑷,緊貼鼻咽頂後壁切下增殖體⑸。
3.取出切除器,張開刀片,檢查切下的增殖體是否完整,並用手指觸診,如有殘留,可用增殖體刮匙補充刮除。
4.用吸引器隨時將刮下的增殖體碎塊及血液吸出或挾出,以防墜入喉和氣管發生梗阻。亦可於鼻咽部用大小適合的尾線式紗球壓迫止血,線尾用止血鉗夾住置於口外。

注意事項

1.軟齶麻痹 多因損傷軟齶所致。
2.咽鼓管閉管 因手術中將咽鼓管口的軟骨誤刮,引起咽鼓管口閉塞,滲出性中耳炎等症。
3.咽壁損傷 若手術時創面颳得過大,損傷咽壁,使鼻咽部疤痕形成過多,引起咽部乾燥或異物感。
4.出血 多因增殖體未切除淨,殘留淋巴組織妨礙血管收縮所致,應及時將殘留組織切除,再行壓迫止血。
5.軟齶、咽鼓管口、咽壁損傷 多因手術時過於粗暴造成。
6.中耳炎、支氣管肺炎等 多因手術時將咽鼓管口的軟骨誤刮及手術時血液或分泌物未吸淨吸入呼吸道所致。

術後處理

1.術後出血 術後少量出血,多能自行止住。如出血較多,要採用後鼻孔堵塞止血。
2.鼻內滴用含抗生素的麻黃素溶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