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渡口鎮

塘渡口鎮

2015年12月,邵陽縣鄉鎮區劃調整後,將黃塘、霞塘雲2個鄉、合併設立塘渡口鎮。塘渡口鎮轄沙坪、石灣、大嶺、雙合、桂竹山、鳳凰、峽山、紅石等8個居委會,江邊、梅溪、大壩、向陽、書堂山、雙沖、大坪、雲山、良山、廟元、桂花、岐山、塘萬寶、楠木、牡羊鋪、羊田、東山、廟沖、石橋、梅子院、五星、石虎、後田、孔塘、玉田、榨木橋、堆上、龍井、羅吉、新華、塘仁、巒山、石牛、蘆山、夏四、黃塘、石梅、大王、蛇灣、雙杏、合星、橫衝、牛牯坪、松合、小水、檀政、金桃、陡水、魚鱗、霞塘雲、雷公壩、石子江、真如庵、孟家塘、塔水橋、石禾塘、雙江口、朝陽、大沖、蔡山、雙河、石礦、牛軛塘、東道坳、永固、太山、太平67個建制村,總面積246.79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8.8萬人,鎮人民政府駐邵新街石灣社區

基本信息

位置結構

塘渡口新區 塘渡口新區

塘渡口鎮位於縣域中心,資江上游,夫夷水兩岸。(北緯27 °,東經111°)

塘渡口老城區 塘渡口老城區

東臨九公橋鎮、五峰鋪,西靠小溪市鄉、黃亭市鎮,南接白倉鎮,北連七里山場,面積246.79平方公里。明季,有唐姓族人捐置田產,在此擺設義渡,故名唐渡口,後訛為塘渡口。

塘渡口鎮 塘渡口鎮
邵陽縣新縣城 邵陽縣新縣城

鎮區於1951年12月闢為縣治,後一直為縣內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49年為長樂鄉屬地,1953年立塘渡口鎮,1962年屬塘渡口公社,1974年恢復鎮建制並升為區級鎮。1995年撤區並鄉時,塘渡口鄉和紅石鄉併入,2015年12月,邵陽縣鄉鎮區劃調整後,黃塘、霞塘雲2個鄉、塘渡口鎮合併設立塘渡口鎮,為全縣第一大鎮,鎮政府駐邵新街。

塘渡口新區蓮子湖美景 塘渡口新區蓮子湖美景

207國道自北向南穿境而過,省道S317線橫貫東西,另有縣道公路2條、鄉道公路5條、村級公路12條,全鎮公路總里程237公里。洛湛鐵路邵永段從鎮內6村經過,境內長度9.6公里,在紅石社區建有塘渡口火車站。芙夷水、郝水在鎮內匯合為資江北流。

塘渡口新區蓮子湖 塘渡口新區蓮子湖

邵陽縣塘渡口鎮是邵陽縣縣城所在地,轄67個行政村,8個社區,總面積246.79平方公里,總人口18.8萬餘人,該鎮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各項工作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全面加強:通過“抓班子,強核心;抓黨員,強整體;抓基層,強堡壘;抓骨幹,強後備”,鎮村兩級班子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創造力不斷增強,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塘渡口鎮轄:沙坪、石灣、大嶺、雙合、桂竹山、鳳凰、峽山、紅石等8個居委會,江邊、梅溪、大壩、向陽、書堂山、雙沖、大坪、雲山、良山、廟元、桂花、岐山、塘萬寶、楠木、牡羊鋪、羊田、東山、廟沖、石橋、梅子院、五星、石虎、後田、孔塘、玉田、榨木橋、堆上、龍井、羅吉、新華、塘仁、巒山、石牛、蘆山、夏四、黃塘、石梅、大王、蛇灣、雙杏、合星、橫衝、牛牯坪、松合、小水、檀政、金桃、陡水、魚鱗、霞塘雲、雷公壩、石子江、真如庵、孟家塘、塔水橋、石禾塘、雙江口、朝陽、大沖、蔡山、雙河、石礦、牛軛塘、東道坳、永固、太山、太平67個建制村。

塘渡口振羽新區 塘渡口振羽新區

塘渡口鎮鄉鎮企業有鐵絲、元釘、玻璃製品、製革、建築、塑膠等廠。主要農產品有稻穀、生豬、柑橘。

境內名勝有炎山嶺、馬鞍山、紅石橋、珍珠岩、旺爺山普濟寺、仙人庵、轉龍寺、青松公園等,沿河街漢代古窯址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鎮南2公里處斗篷嶺有明弘治年間刻的就石碑。

塘渡口振羽廣場 塘渡口振羽廣場

出生於鎮內的知名人物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唐健如等。

行政規劃

塘渡口新區 塘渡口新區
塘渡口鎮 塘渡口鎮

塘渡口鎮轄沙坪、石灣、大嶺、雙合、桂竹山、鳳凰、峽山、紅石等8個居委會,江邊、梅溪、大壩、向陽、書堂山、雙沖、大坪、雲山、良山、廟元、桂花、岐山、塘萬寶、楠木、牡羊鋪、羊田、東山、廟沖、石橋、梅子院、五星、石虎、後田、孔塘、玉田、榨木橋、堆上、龍井、羅吉、新華、塘仁、巒山、石牛、蘆山、夏四、黃塘、石梅、大王、蛇灣、雙杏、合星、橫衝、牛牯坪、松合、小水、檀政、金桃、陡水、魚鱗、霞塘雲、雷公壩、石子江、真如庵、孟家塘、塔水橋、石禾塘、雙江口、朝陽、大沖、蔡山、雙河、石礦、牛軛塘、東道坳、永固、太山、太平67個建制村,

經濟發展

塘渡口新區 塘渡口新區

鎮域經濟協調發展,企業發展迅速,2005年,全鎮非公有制企業達5180家,私營企業840家,規模工業企業110 家,個體工商戶4330家,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0.3億元,工業總產值3.4億元;大力招商引資,全年契約引進外資1.21億元;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興建了烤菸、優質雜交玉米、蔬菜、牲豬養殖、乳豬生產加工等八大基地,帶動了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的發展。城鎮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強力實施縣城“東拓西提”戰略,形成振羽生態文化區、火車站前工業園區、老城商業區三區一體框架,新增城區面積2.6平方公里,同時加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入,規範縣城客運秩序,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強化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綜治信息網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積極創建無毒、無賭、無黃單位,構建和諧、平安縣城。近幾年來該鎮先後被評為市雙文明單位、市先進黨組織、“五個好”鄉鎮黨委,2005年度該鎮獲得了縣級獎牌24塊。

塘渡口鎮 塘渡口鎮
塘渡口新區 塘渡口新區

近幾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鎮緊緊圍繞“保穩定,求發展”目標,突出“興工強鎮,和諧穩定”兩個重點,通過不斷最佳化執政環境、不斷最佳化服務環境、不斷最佳化企業環境,鎮村兩級班子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不斷提升,黨組織戰鬥力、凝聚力、創造力不斷增強,黨的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明顯加強,社會事業穩步推進;鎮域經濟協調發展,2008年非公有制企業達5378家,私營企業856家,規模工業企業121家,個體工商戶4523家,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5.2億元,工業總產值8.6億元;農村工作全面推進,烤菸、大棚無公害蔬菜、牲豬養殖、油茶四大產業發展迅速;全鎮基本實現了自然村的通達或通暢工程完成,培育了梅子院、牡羊鋪、大壩等五新、六新村。同時強力實施縣城“東拓西提”戰略,形成振羽生態文化區、火車站前工業園區,老城商業區三區一線框架,新增城區面積2.6平方公里;加大城市公共基礎設施投入;規範縣城客運秩序,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強化社會綜合治理力度和治安防控體系,健全綜治信息網路,嚴打違法犯罪,創建無毒、無賭、無黃單位,構建和諧、平安縣城。連續幾年獲得縣雙文明考核一等獎,獲得縣級獎牌數連續幾年為全縣鄉鎮之首。

建設成就

兩廣高速塘渡口段 兩廣高速塘渡口段

這是一幅美輪美奐的山水畫卷——在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二廣高速公路邵永段、洛湛鐵路邵永線、207國道暨邵塘大道3條大動脈由西直插東方地平線;而南邊滔滔的資江河水由東至西滾滾向前。近百米寬的振羽大道將這4條橫線相聯。如棋盤的紅丘陵土地上,街道及建築物依山傍水,山在城中立,水在城裡流。山水和城市相映生輝,錯落有致,和諧共生,互為依存。這裡是綠色的世界,這裡是花朵的海洋。特別是那兩條各1200多米長,在山頂上騰挪奔躍的紫荊花“龍”,“龍”尾直掃雲天,“龍”頭飲水資江。

邵陽縣塘渡口火車站 邵陽縣塘渡口火車站

“十一五”期間,邵陽縣委、縣政府領導以超前的戰略眼光,以驚人的氣魄膽識,提出並實踐了拓城的戰略決策,約12平方公里縣城新區在人們熱切的目光中華麗亮相。一個山水交融的邵陽市的後花園初現雛形。
“十一五” 早期,縣委審時度勢,在困難重重、議論紛紛的情況下,果敢地將縣城北延,開發了振羽新區和紅石新區,奠定了城鎮發展的良好基礎。此後,特別是在推行“新型城市化”的戰略過程中,縣委始終堅持“強化縣城龍頭地位,統籌城鄉共同發展”的理念,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設步伐,城鎮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的大發展。
首先是拉通了骨架,完善了路網體系。在振羽新區建成了以廣場路、龍華東路、金塘路、市場路、金源路、環湘路、金華路、蓮華路為主骨架,形成七縱五橫、千支相連的新區交通路網;紅石站前區完成了邵陽大道和紫陽大道建設工程,繪就了新區縱橫成網、內外成環道路框架。

特別是在歷經多年的艱辛打通了陡水洞“瓶頸”後,新舊城區渾然一體。接著,新區快速向北延伸。縣委縣政府藉助S317和邵新立項拓改之際,果斷提出“拉開城市框架,建設環城大道”的戰略決策。2011年福康路(振羽大道二期),夫夷路(邵新公路城區段)已全面完成路面硬化及附屬設施建設,並於2011年11月26日全線通車。塘渡口到新寧、東安再也不用翻越那又陡又急又窄令司機們提心弔膽的山路,一條六車道的新路由紅石直接黃塘,昔日險路變坦途。同時,兩座過江大橋在洶湧的資江中嶄露新姿,縣城南來北往不再是“獨木橋”了。一年後,三橋相聯聳立江中,不僅給人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也提升了縣城的交通樞紐地位。
中宏步行街 中宏步行街
兩廣高速塘渡口互通 兩廣高速塘渡口互通

正當“十一五”收官之時,有關方面又傳來喜訊:繼二廣高速邵永段市區至邵陽縣的高速公路通車後,邵陽縣城到邵陽市區的C207國家一級公路又獲得國家有關部門標準,這一全長22.5公里,寬60米(3×2車道),總投資達7.8億元的邵塘大道建成後,不僅縮短了市縣之間的距離,而且對邵陽縣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提速作用。
在縣城重點項目和水電設施建設方面,縣城新區投資1600萬元,完成了紅石引水一期工程,在振羽大道兩旁安裝供水主管道3.16千米,完成“七橫五縱”支路供水管道10.2千米。投資1700萬元完成了10KV開閒所建設,開發區電力布桿已全部到位。重點建設的石齊學校、汽車總站、疾控中心、渣灘小區、蓮花大廈、國土局機關、檢察院、紫陽大道、建業新園、鳳凰房產、九龍房產、油茶博覽園、紫荊花園、芙蓉花園、農貿市場、五金家電市場、建材城以及按四星級標準建築的中宏酒店等30多個項目拔地而起,一幢幢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而濱湖花園、菸酒副食品市場、夫夷新城、服裝市場、九龍地產、嘉美名都、縣城管、天然氣等14個大項目均已動工建設,工程進度順利。
舊城改造。一是道路改造加快步伐,先後完成了邵新路、大沖街、環山路、楊栗坳路、沿河街、環虎路和塘渡口大橋改造工程。二是亮化工程實現新飛躍。完成了丁沖街、大沖街、環山路、上下沖街路燈改造工程,完成楊栗坳路、環虎路、河西街路燈、大嶺背手術醫院至康豪井段路燈安裝工程,新裝路燈824盞,景觀燈26盞,永久性亮化廣告牌4塊。三是淨化工程有了新進展。完成河西街、大嶺背、梨山巷、白虎街下水道擴改工程和楊栗坳路,縣政府招待所下水道改造工程,完成丁沖街、大沖街、上大沖街、沿河街、渡口路、大橋至人代部人行道板改造工程,新建公共廁所3座,完成16座公廁改造工程,完成4座垃圾中轉站建設。縣城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竣工運行。縣城垃圾填埋場工程正有序推進。修補主街道人行道板3.2萬平方米,改造裝修1.6萬平方米臨街門面。四是綠化工程呈現新氣象。中心花壇升級改造,新植人行道風景樹1700餘株,新修小花圊136個,新增綠化面積8300餘平方米。2009年,縣城成功創建市級衛生縣城。

教育

高級中學

塘渡口學校 塘渡口學校

邵陽縣第一中學

石齊學校高中部

邵陽縣十一中高中部

職業學校

湖達職業技術學校

邵陽縣六中

邵陽縣衛校

初級中學

塘渡口鎮中學

玉田中學

紅石中學

邵陽縣十一中

石齊學校國中部

基礎國小

一完小

二完小

三完小

四完小

梅子院國小

雙合國小

峽山國小

大嶺國小

東山國小

玉田國小

茶油,龍牙百合, 水牛花,蕨菜,竹筍,野蘑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