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馬尼亞奧腹菌

塔斯馬尼亞奧腹菌

塔斯馬尼亞奧腹菌,菌類。擔子果近球形至不規則,寬1-2cm,具一基部菌絲索。包被白色至奶油色,薄,厚150-200μm,由直徑5-10μm的菌絲交織而成,有時稍呈假薄壁組織狀。分布在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北美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塔斯馬尼亞奧腹菌塔斯馬尼亞奧腹菌

擔子果近球形至不規則,寬1-2cm,具一基部菌絲索。包被白色至奶油色,薄,厚150-200μm,由直徑5-10μm的菌絲交織而成,有時稍呈假薄壁組織狀。孢體銹色,被白色脈絡分開;小腔不規則,寬1-3mm,較大的向著中央,充塞型的;有一不育基部;中柱缺如;菌髓片厚60μm,由直徑5μm的無色、薄壁的菌絲交織而成,局部膠質化。擔孢子球圓至近球圓形,直徑10-12.5μm,有小刺,深褐色,非澱粉質的,壁厚1μm,小刺長達4μm。

中國分布:

山西陽城縣桑林鄉面人圪垞,海拔660m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下2-10cm深土中,1987年7月28日,常明昌202(MHSU1481),山茱蓃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下,1987年8月28日,常明昌209(MHSU1482);山西垣曲縣歷山鄉,海拔1800m花揪Sorbussp.下2-7cm深土中,1987年9月8日,常明昌206(MHSU1483);山西曆山,海拔1500m連翹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下10-15cm深土中,1987年9月10日,常明昌207(MHSU1484),櫟Quercussp.下2-15cm深地下,1987年9月15日,常明昌、王建林205(MHSU1485),海拔1300m連翹下5-10cm深土中,1987年9月7日,常明昌204(MHSU1486);山西舜王坪,海拔1900m山坡岩石背陰處落葉層下,1987年7月24日,常明昌208(MHSU1487);山西夏縣祁家河林場,海拔790m櫟林內落葉層下3cm深土中,1990年8月19日,喬斌210(MHSU2204);山西陽城縣蟒河自然保護區楊莊河,標下5cm深土中,1987年8月,常明昌、馬勇315(MHSU2205)。湖北十堰市茅塔鄉東溝,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下枯葉層中2-5cm處,1995年10月4日,常明昌、韓英9501(MHSU2248),9502(MHSU2247)。  

世界分布:

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北美洲。

模式產地:

模式標本產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  

本種特徵

G.H.Cunningham(1944)記錄該種包被顏色呈銹色或某些標本幾乎呈黑色,厚為120-300μm,小腔寬3-4mm,菌髓片厚100-150μm,擔孢子直徑12-22μm(包括小刺)。筆者的標本所有擔孢子直徑均較之為小。

盤點真菌微生物系列(一)

真菌(fungus;eumycetes)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種超過10萬個。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