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曼海

塔斯曼海是西南太平洋屬海。位於紐西蘭以西,澳大利亞以東。北以南緯30度緯線連珊瑚海,西南經巴斯海峽與印度洋相通。

概述

塔斯曼海(tasman Sea)
 荷蘭航海家阿培爾·塔斯曼在1642年航行於這一海域,故名。1770年代英國海員科克(James Cook)船長等人探勘了其紐西蘭澳大利亞的海岸線一帶。
西南太平洋的邊緣海。位於澳大利亞東南岸、塔斯馬尼亞(西)和紐西蘭(東)之間,北與珊瑚海相連,海域寬約2,250公里(1,400哩),面積約230萬平方公里(90萬平方哩)。 西南以巴斯海峽(Bass Strait)與印度洋相連,東有科克海峽(紐西蘭南、北島之間)與太平洋相通。 不同的洋流使塔斯曼海南部通常為溫帶氣候,北部為亞熱帶氣候。位於這個地帶的西風稱咆哮西風帶(roaring forties, 又稱四十度帶),塔斯曼海以多風暴聞名。紐西蘭、澳大利亞東南部和塔斯馬尼亞之間有海洋航線,其經濟資源包括漁產,以及巴斯海峽東端吉普斯蘭海盆(Gippsland Basin)中的石油蘊藏。

地質

東西最寬2,250公里。面積約230萬平方公里。最深處5,943米。表層水溫冬季(8月)北部22℃,南部9℃;夏季(2月)相應為25℃和15℃。鹽度約35‰。
海岸邊地形各異,澳大利亞沿岸山地逼近海岸,沿岸平原狹窄,局部地段有平原和較寬的海灘,多數為溺谷型海岸,塔斯馬尼亞島南岸和紐西蘭南島的西北岸為曲折的峽灣海岸北島西岸岸線曲折,多半島和港灣,其他海岸大都較為平直。海區沿岸大陸架大多較狹窄,一般不足10千米,只有巴斯海峽和庫克海峽附近有較寬廣的大陸架。在海域西部和南部深於4000米的海盆占了全海域面積的一半,其他地勢平坦。海盆東北海域水深由東北方向的淺海逐漸向西南加深至4000米,最深處5943米。在超過600米至1000米深的海下有起伏的海底山丘和陡峭的死火山

洋流活動

塔斯曼海最突出的海底地形是塔斯曼海盆。南赤道洋流和信風飄流在這裡向南補給形成東澳大利亞洋流,對澳大利亞海岸有重大影響。7∼12月影響最小,冷水從南方流入,往北最遠到達南緯32°的地方。豪勳爵島(Lord Howe Island)位於平行方向,代表了最南部的現代珊瑚礁島的發展。在塔斯曼海東部,表面環流1∼6月受來自西太平洋洋流的控制,而7∼12月則受來自亞南極向北運動通過科克海峽的較冷海流的控制。

其他

港口

沿岸主要港口有悉尼(澳)、奧克蘭(新)等。塔斯曼海是一個深水漁場,在超過600米至1000米深的海下有起伏的海底山丘和陡峭的死火山。

漁產

產鮪、鯡、旗魚、飛魚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