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號丹霞,重慶人,現居西安。擅長畫山水及墨竹,長期致力於中國繪畫研究,參禪悟道,師法自然,能自出心意。現為:陝西省國畫院特聘畫師、陝西山水畫研究會理事、西安新長安畫派畫院理事、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幼離蜀地,久居長安為客,終成南腔北調之人。不知畫林高手如雲,竟向其間舞筆弄墨,貽笑大方。順閒情自樂,臥遊雲煙,縱然記得終南萬壑千峰,待到畫時,又了無跡象,應是無形而為形也。十五年前,迫於作畫無餘暇,辭去公職,棲身斗室做寂寞之人,門前青苔,喜無俗客屐印。廢紙三千讀閒書,不知窗外梧桐幾度殘落。江山依然風月,閒者即是主人。腕底起山雨,心中了無塵。竹陰林下閒坐,禪思幽發,偶來寫取兩三枝,楮墨之間,竟成一片清涼淨地,樂在其中。

代表作品

作品曾在《西安晚報》、《藝術界》、《文化藝術報》、《百花》等多家報刊發表。作品《樓外青山》參加“95中韓國際書藝展”並得獲獎證書;作品《竹石圖》參加“市人大成立50周年畫展”、《終南秀色》參加“和諧陝西優秀書畫展”

堯國章的山水畫

淺談堯國章的山水畫藝術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詩經》云:“洵美且都”,都,閒雅也。“關陝自古帝王都,鹹陽原址埋皇上”,說的是一種地氣,一種文脈。據考證,古都城歷時之久,首推西安(長安),為1077年,歷史的久遠,文化的滲透,創造了千古的光榮和夢想,也成了類似某一個豐美、燦爛之秋的記憶符號,鐫刻在了恆久的時空之間。縱觀現古,歷數輝煌,被譽為"國粹"的中國繪畫,以其特有的筆、墨、宣、絹為繪畫材質,兼以盡顯人文特質的魅力,卓然嶺立於世界民族文化的歷史舞台。遠在唐宋時期,長安畫壇已經是群星璀璨,名家紛紜,諸如閻立本、張萱、范寬等代表性畫家,他們不僅為後人開創了民族繪畫之先河,而且將中國繪畫推向了一個歷史的極致。在這塊積澱了數千年華夏文明精粹的土地上,後繼者踵事增華,來自西安的山水畫家堯國章先生,即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人物。他的一系列繪畫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品格,反映了清醒的當代意識和當代的地域性意識,突出了將西北自然與當代形式結合起來的觀照角度與表現方式。堯國章先生的山水畫作品構圖謹嚴,一絲不苟,寂靜幽深,氣勢宏大。每幅畫中皆透出一種風骨奇峭,雄強瘦硬的氣度。在磊磊怪石中,在不同的構圖布局上,一股潛在內涌的力量感,讓觀者無時不感覺得出,這種隱寓的情愫,也正是畫家自己思想情感在其作品裡的寄託與表現。試想,一個優秀的畫家,如果沒有強烈的精神氣質,那么他的作品也難以產生感動人的生動之處。一個藝術家的成功,除去他的師傳統、師造化的根底外,最具有決定意義的,乃是其本身的修養與精神氣質。從某種角度看,中國山水畫的發展歷程是一個與儒、釋、道不斷糅合的過程,儒、釋、道思想的介入,使得山水畫創作在意境上,審美上及繪畫表現上,開拓了一層更深的境界,豐富了山水畫的內涵,使山水畫從被動地描繪自然轉向成為表現藝術家個人思想意識、生活理想的中介與媒體。道教的精義,禪理的幽微,獨處大自然的歡娛,在堯國章的作品中表現的完全無遺。所謂:“幽人日無事,坐聽山鳥鳴”——蓋因畫家心性豁達,超然物外,順乎自然的寄樂與超脫。藝術家看山與常人有別,能看到山的真正內質。黃賓虹對“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說感悟尤深。古人論畫謂:“造化入神,畫奪造化;有形影常人可見,取之較易,造化有神韻;此中內美,常人不得見,畫者能奪其神韻,才是真畫;徒取形影如案頭置盆景,非真畫也”。又說:“吾人惟有看山入骨髓,才能寫山之真,才能心手相應,益臻化境”。一個“入”字,則把畫家寫生時的心態,神情的極端關注,表現的淋漓盡致。

堯國章 堯國章

關陝的地域環境屬於北方的粗獷質直形態,堯國章長期生活於斯,耳濡目染,對山川景物的理解與把握自然更深一層,強化到自己的精神意識里,隨著表現欲的驅使,通過筆墨形式一一展開。他的山水畫作品,沉雄博大,氣勢壓人,極好地表現了北方山川的精神與氣質,使觀者一望而知;他善用積墨,層層加深,墨氣森重,古樸厚密。如他的《群峰競秀》,重峰疊巒,蒼茫渾厚,筆力沉著雄強,皴筆漸積漸多,層層加染,秀潤厚重,覽之覺墨氣直撲面目。《江上清風》,全用墨筆寫成。此圖山石分成三段,下景近處山石,中景江邊山腳,上景山崖,以白雲截開,下景、中景用樹木統之,變化有致,構圖新奇,用線頓挫有力,山石造型多呈捲曲狀,玲瓏秀美……生活中,堯國章先生是一個極講究的人,一派中正儒雅,舉手投足略帶元明文士風範;他亦是堅守傳統一路,沃游飽覽,摹寫化工,出筆有其家源,有自家法。從整體看來,堯國章先生的山水畫作品,恰到好處地汲取了中國文化的“和諧圓滿”、“山青水秀”的理念,將山水畫的符號,筆墨“轉譯”為“新家園”的圖式、語言,並力求達到一種局部精緻與整體渾然的完美與統一,使觀者玩味不盡。

(本文作者 雁飛:原名尹延元,曾用筆名尹伊、易水寒等,詩人、學者、美術評論家;9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作家班,曾任記者、編輯多年。主編《二十世紀華語著名青年實力詩人代表選》叢書多部,著有《當代中國畫名家精品賞析》;繪畫作品入選《2011年:中國書畫四大家》;美術評論作品主要散見於“美術報”、“中國書畫報”、"鑑賞收藏”、“美術世界”“藝術與價值”等報刊。現為《大地》報美術版主編。)

腕底雲嶺起山雨

丁亥初秋,陝西省作家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隆重召開,晚間休息時,我和幾位書畫發燒友的與會代表探討陝西書畫藝術。小說家馬奇昌先生當眾播放了《堯齋映月——堯國章中國畫印象》光碟,聽古琴之雅韻,觀精品之聯翩,這80餘幅佳作,其山光水色,竹影婆娑,太美了。長安畫壇,臥虎藏龍。堯國章先生就是紮根這方藝土,在固守傳統的同時,不斷推陳出新,向藝術高峰奮勇攀登的隱逸之士。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26年前,年輕的堯國章辭去公職,不畏生活艱辛,抱誠守真,潛心畫學。宋代范寬的槍筆雄峻,董源、巨然的長短披麻,米芾的雲山煙樹;元代黃公望的筆意簡遠,倪雲林的蕭散秀潤,吳鎮的筆墨蒼厚;明代沈周的老筆紛披,唐寅的秀潤縝密,均對他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加深了對積墨、破墨法的理解,從而逐漸形成了乾筆皴擦而不失秀潤、淡墨渲染而不失淳厚的筆風,其韻度清灑、意境幽遠閒放。近年來,堯國章致力於師法造化,常入終南山中,搜寫奇峰, 參悟禪機,聽松風流泉,察自然妙理。深知作畫之功,全在無畫處致力。師古人之形,莫如師古人之心。師古人之心,莫如師自然之理。因之道理,物理,情理,三者具備,故能放浪形骸之外,止於意象之中。雖是心存諸法,胸有丘壑,待到畫時,卻又了無一物,如無人操舟,而舉止自若,風行水上,自成文理,達到了寂靜空明的境界。未久,與國章約見,對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深一層的感佩,祝國章勇猛精進。 (本文作者趙剛:陝西省作家協會專業委員會委員)

浸泡於傳統中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書畫界浸泡於傳統中的人可謂鳳毛麟角,汲汲與名利奔走於商賈者多矣。而堯國章三四十年如一日,醉心於傳統不能自拔。其人也,亦淳淳焉穆穆然有溫良恭儉之古代君子之風。國章長年根植傳統,與受教相關,其弱冠之年即行走於古都老書畫家陳瑤生門下,習學畫竹及花鳥,及至中學聆教於鍾明善先生(其時值“文革”,鍾先生任其語文老師和書畫老師),有名師耳提面命,遂為中國傳統國畫只忠實門徒。國章寫竹,得其師真傳,非瘋竹狂葉,而是沐於春風中的墨竹。虛心有節,洒然清風,飄逸淡泊。“我自不開花,免療蜂與蝶”(鄭燮詩)。竹君子之風度躍然於紙上。

國章亦攻山水,筆墨紮實,端穆謹嚴,有“仁者樂山”之概貌,亦得力於傳統,時見黃賓虹等大家之影 。其山水畫以厚重為基,輔之以明麗,點線色塊交錯之間,白水明田,碧峰抱雲;閒花岩谷,啼鳥臨澗,天地之變幻,自然之時序呼出於胸中,現之於眼前。

其實,最讓我吃驚的是,忠厚如斯的國章兄居然也畫鷹,瘦骨嶙峋的。康總曉寧打趣:一天到晚不吃肉,畫的鷹也有骨無肉。我卻刮目,遂在其寫鷹圖上題小詩一首:蒼鷹兀立傲蒼穹,俯視人間流俗風。金睛胸倪無礙物,振翼扶搖萬峰青。這可能也是我對國章君的希冀,在傳統中浸淫得太久,一旦越出,那是什麼境況呢? (石夫強)

陝南煙雲

陝南煙雲 陝南煙雲

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這是極美的唐人詩句。棄岸登舟,首次行於 江中,往事如逝多年了。其境正如詩境,那時是多么閒適愜懷啊!—— 我在陝南度過的兩年的青少年時光,至今使人難以忘懷。

彼岸山川蒼鬱,與江北蕭疏不同。閒來橫江而渡,放跡於峰嶺山谷間,竹林山家院中的扶桑正怒放,溪旁沁著蘭的幽香。松崗林下的枯葉間不時還能採到菌蓋盈尺的靈芝。

現在正如何呢?肩了藝術和生活的重負前行,欲狂而腳力消歇,難作少年調度,使人惆悵。孤燈與縑素間往昔的夢時常被追憶,籍以暫遣愁懷。將這些夢的片段寫出並連綴起來,將有數十幅了。若要確指這其中的景色出處來,又如同煙雲而渺漫了。 (堯國章)

堯國章作品賞析

堯國章畫集 堯國章畫集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
堯國章墨竹作品 堯國章墨竹作品
堯國章 堯國章

國章作品

93年臨八大山人《松鷹圖》 93年臨八大山人《松鷹圖》
十年前所臨唐寅作品:桐蔭清夢圖 十年前所臨唐寅作品:桐蔭清夢圖
十年前臨唐寅作品:秋風紈扇圖 十年前臨唐寅作品:秋風紈扇圖
山水畫集 山水畫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