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謝

堆謝,又名“拉薩踢踏舞”,西藏民間歌舞。廣泛流行於西藏各地。人數多少不拘。其伴奏樂器主要有:笛子、札木聶,二胡等。

堆謝

又名“拉薩踢踏舞”,西藏民間歌舞。廣泛流行於西藏各地。在藏文中,“堆”是“上”的意思,“謝”即歌曲。堆謝是指產生於雅魯藏布江上游(拉孜、薩迦、昂仁、薩噶)一帶的民間歌舞。公元13世紀(元朝),薩迦地區的經濟文化有了圈套的發展。由於出現了札木聶這種樂器,並為當地的歌舞——果謝——伴奏。於是,逐步形成了一種有固定前奏、間奏和尾聲的,具有完整結構形式的歌舞。這種歌舞被稱之為堆謝。堆謝的音樂可分為前後兩大部分,前部分稱“降謝”,速度較慢,抒情悠揚,富有濃厚的歌唱氣息;後部分稱“覺謝”,速度較快,輕鬆活潑,舞蹈氣氛強烈。最早時,舞蹈者限制在一塊木板上跳,現在經專業歌、舞工作者的改編和發展,舞蹈的形式多種多樣,人數多少不拘。其伴奏樂器主要有:笛子、札木聶,二胡等。
謝曲子:
《正月十五那一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