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間變化

基因間變化

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表文章稱,目前各國普遍在食品中添加葉酸的做法,可能會逐漸改變人類的基因構成,使未來人類更易罹患一些致命疾病。

葉酸大量攝入可能導致人類基因結構改變

英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發表文章稱,目前各國普遍在食品中添加葉酸的做法,可能會逐漸改變人類的基因構成,使未來人類更易罹患一些致命疾病。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對人體多項新陳代謝過程都至關重要。
很多國家法律規定,必須在麵粉穀物產品中添加葉酸。這樣做,可以保證孕婦在妊娠早期攝入足夠的葉酸,降低胎兒大腦和脊椎發育畸形的可能。

但是,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馬克·盧科克和英國利茲大學的佐薇·耶茨在最新一期《自然基因學評論》上撰文說,在食品中添加葉酸的做法,使大眾葉酸攝入量普遍提高,可能會使人類整體基因構成逐漸發生改變。

他們指出,有一些小型研究表明,與母親攝入葉酸不足的嬰兒相比,母親飲食中葉酸豐富的嬰兒體內一種名為677TMTHFR的基因更容易出現變異,該基因與體內維生素的新陳代謝相關。兩位科學家在文章中指出,由於越來越多的孕婦攝入過量或者足量的葉酸,因此未來人口中677TMTHFR基因出現變異的比例會越來越大。然而,數項研究證明,這種變異會使成年人罹患心臟病、多種癌症和妊娠合併症的可能性增加。

他們也指出,就目前而言,葉酸對人體健康的益處要大於未來的風險。但是,如果葉酸過量攝入的風險逐漸顯現,各國政府就應該考慮減少食品中葉酸的添加量

科學界對這項假設看法不一,一些人認為,該理論尚未得到足夠的證據支持,需要進一步的研究。而另一些專家認為,葉酸對人類基因構成的改變非常緩慢,幾乎不可能被察覺,因此不會構成任何威脅。

基因在花序結構的變化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植物種類根據它們各自開花的時間和地點而發生分化。花能通過頂端分生組織(apicalmeristem)、側生分生組織(lateralmeristem)分別產生,也可以通過以上兩者同時產生,這就分別產生了三種主要的花序種類:總狀花序(raceme)、聚傘花序cyme)以及圓錐花序(panicle)。其中產生總狀花序結構的機制已經在擬南芥(Arabidopsis)和金魚草(antirrhinum)中得到解釋,而為了了解聚傘花序結構是如何產生的,來自荷蘭的Rebocho等科學家研究了改變矮牽牛花序的一些基因變異,並且將研究的結果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在2008年9月16日出版的《發育細胞》(DevelopmentalCell)上。

參考資料:

http://health.sohu.com/20050309/n224601460.shtml

http://www.bbioo.com/Article/2008/22768.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