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豬

外形是豬,卻長著可供人體移植的器官,四川省醫院將從哈佛大學引進基因工程豬後,許多人都對這些帶有人類基因的豬產生了濃厚興趣。 基因豬是通過克隆技術,抑制豬體內的“阿爾法1,3半乳糖轉移酶”,從而使得豬細胞不能產生一種糖分子。這種糖分子只在普通豬和其他一些哺乳動物體記憶體在,而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身上都沒有。如果將含有這種糖分子的動物器官移植給靈長類動物(包括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免疫系統會識別出來,產生激烈的排斥反應。因此,在提取了豬的DNA細胞後,科學家首先要剔除這種不利的“元素”,然後再轉入人體基因。

概述

基因豬是通過克隆技術,抑制豬體內的“阿爾法1,3半乳糖轉移酶”,從而使得豬細胞不能產生一種糖分子。這種糖分子只在普通豬和其他一些哺乳動物體記憶體在,而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身上都沒有。如果將含有這種糖分子的動物器官移植給靈長類動物(包括人類),靈長類動物的免疫系統會識別出來,產生激烈的排斥反應。因此,在提取了豬的DNA細胞後,科學家首先要剔除這種不利的“元素”,然後再轉入人體基因。
之所以要用經過20多代近親繁殖後的豬培育基因豬,就是因為這些豬的品種非常純,體內基因幾乎完全相同,這有利於科學實驗,如果用兩個基因相差很大的豬做實驗,結果可能就會不一樣。
在英國科幻作家布瑞恩創作的經典科幻小說《查莉的心愿》中,由於患有先心病,查莉不能像普通孩子一樣隨心所欲地玩耍,她的父母為她養了一隻小豬,這隻豬被植入查莉的基因,長著一顆人的心臟,這顆心臟最後將被移植到查莉體內,挽救她的生命……
或許不久後,科幻小說里的情節就將成為現實。昨日,省醫院與哈佛大學合作並首次引進四頭基因工程豬進入中國科研領域的簽約儀式舉行。也許將來某天,這些被轉入了人體基因的豬就可以為人類提供可供移植的肝、腎等器官,而基因豬的皮膚、血管甚至骨頭也都可能成為人身體的一部分。

引進

哈佛來的基因豬,不是吃的,是救命的!哈佛來的基因豬,不是吃的,是救命的!
2009年7月2日上午,成功培育出“基因工程豬”,並在國際領域被譽為“基因豬之父”的哈佛大學DavidH.Sachs博士和四川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楊洪吉博士等一道,前往省醫院位於雙流中和場的實驗動物研究所進行考察。
“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考察這裡的飼養設施、環境以及猴子的情況。”楊洪吉博士介紹,基因豬落戶成都後,他們會展開異種移植的臨床前實驗,而配合豬做實驗的就是這裡的猴子。楊博士稱,由於猴子和人類同為靈長類動物,用猴子做異種移植的臨床前實驗更具意義,因此對於實驗用猴子的種類、大小、繁殖情況甚至生物特性都有嚴格的要求,而DavidH.Sachs博士此行就是為了了解這些情況。
一排排整齊的房屋、良好的實驗動物飼養環境以及高科技實驗設備,省醫院實驗動物研究所里沒有想像中的動物的異味,還散發著淡淡清香。然而在看過了研究所實驗用豬的餵養條件後,DavidH.Sachs博士還是搖頭說“NO”,稱如果這裡要餵養基因豬還“不達標”。據了解,哈佛大學醫學院是國際上最早進入基因豬領域的機構,在餵養以及繁殖基因豬方面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經驗。“我們這裡已經算‘三星級’標準了,但餵養基因豬還需要更高星級的標準。”工作人員笑稱。
四川省醫院目前擁有位於簡陽的醫學實驗動物中心以及雙流中和場的實驗動物研究所兩處基地,至於4頭基因豬來川後到底將安家何處,專家還在仔細考量,“目前初步選在簡陽”。楊洪吉博士表示,由於基因豬身上凝聚著異種移植領域專家多年的科研結晶,價值難以衡量,此次哈佛向外提供基因豬在國際上也尚屬首次,因此省醫院非常珍惜,雙方今後會長期進行異種移植科研的交流,“爭取早日為患者帶來福音”。
據楊洪吉博士介紹,引進4頭基因豬來川的手續將由哈佛大學醫學院和省醫院共同完成,目前省醫院方面已著手開始和海關以及其他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動植物檢疫條例》要求的相關部門聯繫,諮詢並辦理相關檢疫、檢驗手續。楊博士笑著說,基因豬來蓉後,還會帶上足夠它們吃上一段時間的“哈佛口糧”,然後再慢慢過渡,改吃由專家配製的“本地口糧”。

研究

2010年9月2日,四川省科技廳、衛生廳聯合就“基因工程豬異種器官移植關鍵技術及平台建設”進行項目論證。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實等異種移植領域專家在聽取項目匯報後表示,該項目對促進我國異種器官移植的基礎和臨床前期研究工作具有重大意義,未來“基因豬”為人類提供器官移植將成為可能。
器官移植是治療終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技術方法,但移植器官短缺嚴重製約了此項技術的臨床套用,因此開展異種器官移植研究是世界公認的解決器官短缺重要途徑之一。由於豬器官大小及功能與人體器官比較一致且容易繁殖等因素,國際上把豬作為人體異種器官移植來源的首選動物。而在此項領域中,基因工程豬又因具有解剖、生理及形態學上與人類器官相似的優勢而備受青睞。目前,處於相關研究領先地位的美國哈佛大學已培育出20多代基因工程豬。
為在這一國際醫學尖端領域取得突破,2009年5月,四川“百人計畫”引進的第一人——曾任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移植中心胰島移植實驗室主任等職的鄧紹平,受聘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器官移植所所長,與多位在國外從事移植研究的學術骨幹組成博士科研團隊,實施“基因工程豬異種器官移植關鍵技術及平台建設”項目。目前,該項目不僅擁有專屬的實驗動物飼養基地、1000平方米專業實驗室,還通過與哈佛大學合作,引進國際領先的轉基因動物和Gal敲除豬,擬在國內建立基因工程豬繁育基地,並套用豬—猴的實驗動物模型開展肝臟離體器官灌注治療肝功能衰竭、胰島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和腎移植的免疫耐受誘導等研究。
鄧紹平表示,下一步項目組將建立國家級基因工程豬實驗動物養殖研究基地,為未來全面開展異種移植研究提供動物來源;建立異種器官移植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異種移植的臨床前期研究工作;建立國家級異種合作框架,促進異種移植研究健康發展和早期臨床套用。今後項目組涉及的研究領域將包括:針對臨床異種移植的前沿問題,在引進的基因工程豬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多基因修飾的基因工程豬,開展其在移植免疫領域的套用;建立轉基因豬的胰島分離純化技術,開展轉基因豬胰島移植給猴的臨床前研究;建立轉基因豬器官移植給的動物模型,採用蛋白質生物晶片技術等研究和評價異種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異種移植的臨床套用奠定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