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邏輯與展開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研究

二、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城市治理的理論基礎 一、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治理的特徵 二、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城市治理的角色

圖書信息

作者:吳新葉
出版日期:2010
頁數:234
分類: 經濟管理>總論及其他

內容摘要

本書是上海市教委社科項目之一種,通過對城市治理理論的梳理,研究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作為治理主體的結構、功能與機制,及其在城市治理中的行動邏輯與實踐。

章節目錄

第一章 城市治理的理論基礎與實踐展開
第一節 治理的興起
一、治理的理論視界
二、治理理論在中國:共識與發展
第二節 城市治理在中國:理論與實踐的展開
一、城市治理的功能
二、城市治理的維度
三、我國的城市治理:背景與意義
四、我國城市治理的實踐展開
五、執政黨是城市治理的當然主體
第三節 爭論中的城市治理
一、理論界關於治理與城市治理的爭鳴
二、城市治理績效的測評及其標準的爭論
三、治理自身的工具與價值的爭論
四、國外城市治理經驗本土化的選擇立場
第二章 城市草根政治中的非政府公共組織:結構、屬性與機制
第一節 非政府公共組織概說
一、問題的提出
二、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城市治理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城市治理中的非政府公共組織:結構功能與組織變遷
一、規範與制度化的政治性組織
二、政府之“腳”的準政府公共組織
三、從事公益活動的社會組織
四、市場類的中介組織
五、民眾性自治類組織主體
六、宗教性質的組織
第三節 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城市治理的機制與方式
一、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治理的特徵
二、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城市治理的角色
三、非政府公共組織參與城市治理的機制與意義
第三章 執政與領導:執政黨的基層治理機制
第一節 執政黨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方式
一、領導國家政權建設:實現政黨目標與提高執政合法性
二、嵌入社會:構建社會支持系統
第二節 黨治理城市的實踐展開:執政與領導
一、基層社會動員方式的變革
二、從邊緣到核心:居委會自治載體的變遷
三、城市基層自治的拓展:業委會的出現
四、城市社會整合的新機制:新社會組織方興未艾
五、城市基層治理主體:重大關係的梳理
六、執政者與領導者:黨的角色
第三節 執政黨的政治領導:基層社會組織黨建的考察
一、革命法寶的傳承與發揚
二、城市基層社會組織黨建:問題與成因
三、作為治理的黨建及其績效評價
四、城市基層黨建的執政策略與戰略方向
第四章 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的國際比較
第一節 西方主要已開發國家的執政黨城市治理經驗
一、城市治理的意識形態轉型:接近基層社會
二、回應利益訴求:社會改革與福利保障創新
三、藉助不同的主體渠道,更新黨的組織結構
四、直接面對非政府公共組織:政治利用與政策輸出
第二節 亞洲的經驗:日本與新加坡
一、日本的自民黨執政經驗
二、新加坡的經驗與做法
第三節 開發中國家的主要經驗
一、印度的經驗與啟示
二、奈及利亞公民社會:政黨參與的嘗試
三、巴西的經驗
第四節 國外執政黨的城市治理啟示
一、城市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
二、政黨組織是城市治理的關鍵性主體
三、公民社會是實現社會管理革命的重要途徑
四、民主是城市治理的政治目標
五、高科技是執政黨可資利用的有效治理工具
第五章 城市治理中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政治定位與發展機制
第一節 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的主體間關係
一、作為參與者的治理主體:解釋的框架
二、政治治理視域中的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
第二節 組織吸納:黨對非政府公共組織的領導
一、“組織吸納”的涵義
二、組織吸納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三、組織吸納的具體政策與策略
四、組織吸納的執政原則
第三節 包容與溝通:執政黨與非政府公共組織的互動
一、包容與溝通的涵義及其理論依據
二、包容溝通的執政方法及其套用
第四節 執政黨與非政府組織:政治的治理與執政的政策
一、深化執政認同是前提
二、以黨的政策服務替代組織全履蓋:非政府組織黨建的總結
三、執政黨的社會管理與執政策略
四、發育社會與社會資本的聚集
第五節 總結:執政黨領導城市治理的新思維
一、作為公共權力者層面的執政與領導:構建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二、作為國家政權建設層面的執政與領導:治理與合法性
三、作為民主政治層面的執政與領導:模式的選擇與實現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