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是2006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傅濤陳吉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書名: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定價:15

條形碼:9787112079384

ISBN:ISBN 7-112-07938-1

作者:傅濤 陳吉寧

印刷日期:2006-1-1

出版日期:2006-1-1

精裝平裝_開本_頁數:平裝32開,143頁

簡介

本書是由清華大學環境系水業政策研究中心組織撰寫的12篇關於城市水業改革政策、管理、戰略以及綜合性技術問題的戰略研究報告的合集。文章以系列"水業高級戰略沙龍"和"水業高級技術沙龍"的討論為基礎。"沙龍"是清華大學環境系和中國水網共同發起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由水業政府界、企業界、學術界有關高層人土共同參加,對水業所涉及的管理、政策、市場、社會、技術政策等諸多焦點、熱點問題進行自由而深入的討論和交流。目前,沙龍已經成為中國水業市場化改革進程中重要的高層交流活動。

本書匯集的12篇文章涉及城市水業改革進程中必須面對的12個難點和敏感問題。分別涉及市場化體制下的政府角色、水業企業的產權改革、水業投融資體制、BOT及法律問題、水的流域管理、水價機制、特許經營模式與監管、稅收政策、案例分析以及污泥技術政策、標準體系、系統規劃與設計等問題。

本書語言精煉,觀點鮮明,直面問題,建議中肯,系統論述了推進改革過程中的關鍵事項。書中觀點不僅依託於系列沙龍的討論,而且以作者深入而大量的案例研究、實地考察調研以及政策諮詢工作為基礎,論述和提出了大量推進市政公用事業領域改革的問題、觀點和戰略思考。

本書是各級政府部門推進城市水業市場化改革指導性書籍,對城市市政公用事業的改革也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本書也是城市水業戰略性投資和經營企業以及學術領域的研究參考書籍。

目錄

城市水業的認識誤區與政府角色1

一、中國水業市場化的背景1

二、中國的水業市場化推進缺乏系統性的戰略規劃2

三、市場化不意味著政府將從水業投資主體中退出4

四、水業市場化不等同於私有化和國際化6

五、水業市場化進程中政府角色認識的錯位6

六、城市政府普遍忽略了水業市場化下的監管8

七、如何建立科學的市場監管體系 10

城市水業的產權問題和產業化12

一、關於產權、產業化和市場化12

二、產權改革標誌水業市場化進入實質階段13

三、水業產業結構不能適應市場化需要15

四、如何完成城市水業的產業整合16

五、產權多元化將有效增加投資18

六、產權多元化解決企業主體缺位問題19

七、資產結構的不合理制約了產權改革 20

城市水業投融資機制與資本戰略23

一、城市水業進入資本拉動時代23

二、投資不足成為城市水業發展的主要制約 24

三、政府主體在水業投融資中的困境 26

四、地方政府的商業融資出路何在29

五、企業投資主體的市場機遇30

六、水業市場的資本需求具有周期性31

七、現代水業企業的資本戰略33

城市水業的BOT及其法律問題35

一、BOT及其適用性35

二、城市水業面臨BOT的選擇難題37

三、準BOT成為主要矛盾的焦點 40

四、政府角色是BOT項目的問題核心 42

五、關於特許協定雙方的對等性 44

六、BOT項目是不是固定回報45

流域的水業管理與體制創新48

一、引言 48

二、可持續發展才是硬道理49

三、淮河流域治理的責任主體嚴重缺位50

四、流域間協調機制是確保治污成效的必要條件51

五、務實、統一的流域規劃是治污的基礎 52

六、將地方政府作為被監督管理的重要對象53

七、政府投資仍然是流域治理的重要支撐55

八、設施建設運營的市場化是擴大資金來源和

實現效率的根本56

九、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是流域綜合管理的必要補充57

城市水價的定價目標、構成和原則59

一、水價是城市水管理的核心環節59

二、水價構成伴隨城市的發展逐漸豐富60

三、水價定價目標是政府、消費者和企業三方利益的均衡61

四、水價從屬性上分為資源水價、環境水價和工程水價 62

五、資源水價的合理形式是水資源稅63

六、環境水價是政府的事業性收費63

七、科學水價形成機制的前提是工程水價的完整分離 65

八、工程水價的定價基礎是全成本核算66

九、全成本核算不僅適用於工程水價 67

十、遠距離調水是城市解決水資源問題排在最

後的措施68

城市水業的特許經營模式與監管70

一、水業市場化改革的兩大動機70

二、水業市場化改革逐步進入第三階段71

三、模式的確定是進一步完善水業市場化改革的關鍵73

四、特許經營可以分為競爭性和專營式兩大類 75

五、競爭性特許經營需要通過競爭獲得經營權76

六、專營模式必須強化過程監管78

七、中國水業目前是多種模式並存79

八、競爭性特許經營模式是目前的主導模式80

九、中國水業的特許經營體系需要多種模式的結合81

十、組合模式之下的體制支撐82

城市水業市場化與稅收減免84

一、稅賦問題在水業市場化改革中不可迴避 84

二、城市水業稅收優惠讓公眾和政府受益85

三、稅收優惠是改革過渡期的國際通行做法87

四、我國水業現行稅收政策亟需規範88

五、不規範的稅費體系阻礙了市場化改革進程 89

六、稅賦政策的引導使多方受益91

七、流轉稅和所得稅是水業稅收優惠的重點 93

水業特許經營的案例分析與操作實務95

一、對資金和效率的不同取捨95

二、市場化投資體系中的政府投資責任 97

三、城市水業的定性和管網投資控股的限制 99

四、水業資產轉讓與經營權轉讓的關係101

五、水業資產的溢價處置103

六、水業資產的處置方式與收益保障104

七、水廠局部市場化與水系統整體市場化的取捨106污泥處理、處置的認識誤區與控制對策108

背景108

一、我國污泥處理、處置的背景與問題109

二、污泥處理、處置的國際經驗110

三、污泥處理、處置術語111

四、污泥處理、處置的責任主體112

五、污泥監管嚴重缺位113

六、相關標準缺乏系統性、科學性114

七、污泥技術路線的若乾誤區116

八、技術政策基本空白118

水業標準體系面臨結構性升級120

一、現行水業標準體系不能滿足市場體制的要求120

二、水業標準體系的組成內容應分解為

技術法規和標準122

三、支撐中國水業標準體系的基礎研究薄弱123

四、地方政府應通過地方標準擔負其相應的責任125

五、水業標準體系在管理與實施上的不適應126

六、明確環境質量標準與污染物排放標

準之間的有機關聯128

七、標準體系需要與法律體系以及行業

組織的發展相協調130

城市水系統的系統規劃與設計132

一、城市水系統的不合理規劃不容忽視132

二、基礎性工作匱乏,規劃的科學依據不足134

三、"造水"、"沖水"運動需要理性控制 135

四、雨水徑流污染問題源於排水體制的不合理137

五、城市水系統應當向綜合性集成和系統多樣化發展139

後 記14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