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分析了城市化地區的降雨徑流特性,提出在城市化影響地區進行城市雨洪模擬的技術、方法和模型,以鄭州市龍湖水系與城市防洪關係研究為例,論證龍湖參與城市防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為分析龍湖水系規劃對鄭州市城市防洪的影響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城市人工水體水文效應與防災減災

本書分析了城市化地區的降雨徑流特性,提出在城市化影響地區進行城市雨洪模擬的技術、方法和模型,以鄭州市龍湖水系與城市防洪關係研究為例,論證龍湖參與城市防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為分析龍湖水系規劃對鄭州市城市防洪的影響提供了科學的依據。運用地下水環境系統動力學、地質工程學、環境地質學、災害地質學等理論和數值模擬、類比、統計等方法,探討和分析城市人工湖在開挖及運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環境地質問題。針對不同平均水深的湖體設計方案,進行成湖方案比選和最佳化、成湖前後地質災害預測評估。

本書可供從事城市防洪與排澇規劃、環境地質及相關專業研究人員,水利、市政、規劃等有關部門管理人員,以及大專院校相關專業教師和學生使用和參考。

目錄

城市人工水體建設叢書"序

前言

上篇:城市人工水體的地表水效應與防洪減災

第一章 上篇緒論

1.1 城市防洪概述

1.1.1 城市防洪排澇的重要性

1.1.2 城市防洪現狀

1.1.3 城市防洪主要任務

1.1.4 城市防洪排澇標準

1.2 城市化的水文效應

1.2.1 城市化對降水的影響

1.2.2 城市化對雨洪徑流的影響

1.3城市防洪與排水措施

1.3.1 工程措施

1.3.2 非工程措施

1.4 城市化地區水文計算方法分析

第二章 城市設計暴雨及產匯流計算

2.1 設計暴雨時空分布

2.1.1 設計暴雨時間分布

2.1.2 設計暴雨空間分布

2.2 暴雨資料的選樣

2.3 次暴雨過程的劃分

2.4設計暴雨計算

2.4.1 設計雨量計算

2.4.2 設計暴雨過程

2.5 城市下墊面特點及其分類

2.5.1 城市下墊面特點

2.5.2 城市下墊面分類

2.6 城市產匯流計算

2.6.1 水面產流計算

2.6.2 水田產流計算

2.6.3 旱地產流計算

2.6.4 城鎮產流計算

2.6.5 總產流量計算

2.6.6 坡面匯流計算

2.7 城市排水管網設計流量計算

第三章 平原河網水力計算

3.1 一維明渠非恆定流方程(組)

3.1.1聖維南方程組

3.1.2 聖維南方程組的數值求解

3.2 河網非恆定流水動力學數學模型

3.2.1 外河道計算

3.2.2 內河道計算

3.2.3 環狀河網的求解步驟

3.2.4 節點水位方程

3.3 河網概化

3.3.1 基本河道的概化

3.3.2 湖泊的概化

3.3.3 流域面上調蓄作用的概化

3.4 定解條件

3.4.1 外邊界條件

3.4.2 內邊界條件

3.5 圩區處理

第四章 城市雨洪模型

4.1 雨洪管理模型

4.2 蓄水、處理、溢流模型

4.3 沃林福特模型

4.4 伊利諾排水模型

第五章 龍湖水系與鄭州市城市防洪關係分析

5.1 研究目標

5.1.1 研究問題描述

5.1.2 研究目標

5.1.3 技術路線

5.2 計算方法

5.2.1 設計暴雨計算

5.2.2 建成區產匯流計算

5.2.3 天然流域產匯流計算

5.2.4 河道匯流計算

5.3 龍湖水系規劃條件

5.3.1 龍湖湖區工程

5.3.2 河道

5.3.3 市區排水系統

5.3.4 控制性水閘

5.4 計算結果及分析

5.4.1 設計暴雨

5.4.2 河網人流計算

5.4.3 河網水力計算

5.4.4 河網水力計算結果

5.4.5 成果分析

5.5 主要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下篇:城市人工水體的地下水效應與地質災害分析

第六章 下篇緒論

第七章 龍湖場區主要環境特徵

第八章 淺層地下水數值模擬與預測

第九章 成湖方案預測與最佳化

第十章 龍湖主湖區成湖及防滲工藝

第十一章 龍湖成湖前後地質災害問題的預測評估研究

參考文獻

前言

城市是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樞紐,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城市洪水災害不僅對城市造成嚴重影響,而且對整個社會發展造成較長時間的不良影響,甚至影響社會的穩定。因此,城市的防洪歷來是防洪的重點。搞好城市防洪,不僅對於城市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