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徐公

城北徐公

中文:城北徐公拼音:chéng,běi,xú,gōng解釋:公,古代對尊長和平輩的敬稱。城北徐公,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作美男子的代稱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一》:“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古邳、邳州一帶更是熟知此事,鄒忌自嘆不如的徐公,這位古代的美男子是下邳城北人。

基本信息

成語釋義

1.原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後作美男子的代稱。

2.公,古代對尊長和平輩的敬稱。城北徐公,指戰國時期齊國姓徐的美男子,作美男子的代稱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一》:“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詞語解析

原文: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指美男子

成語故事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齊國大臣鄒忌身高八尺多(戰國時期的一尺是23.1厘米也184.8cm以上),容貌漂亮,他穿上華麗的衣服問自己的妻子,自己與城北美男徐公誰美?妻子與妾都說他最美。第二天又問家裡的來客,客人也是如此說。然而城北徐公來了,鄒忌照了照鏡子,感到自愧弗如。

今天,《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個古代故事廣泛流傳著。古邳、邳州一帶更是熟知此事,鄒忌自嘆不如的徐公,這位古代的美男子是下邳城北人。至今古邳前徐、後徐兩村徐姓人稱他們為徐公後代,看來是有一定道理的。

相關人物

鄒忌

鄒忌鄒忌

鄒忌(約前385---前319),戰國時齊國大臣。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相國,封於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稱成侯。勸說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革新政治,修訂法律,選拔人才,獎勵賢臣,處罰奸吏,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從此齊國漸強。

鄒忌,《史記》作騶忌子,齊國人。田齊桓公(不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個公子小白,是田氏代齊之後的齊國君主)時就任大臣,威王時為相,封於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號成侯。後又事齊宣王。

齊威王立志改革,思賢若渴。他鼓琴自薦,被任為相國,封於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稱成侯。勸說威王獎勵群臣吏民進諫,主張修訂法律,監督官吏,嚴明賞罰,並選薦得力大臣堅守四境。推行的改革,使齊國國力漸強。時勢造就英雄,鄒忌有才華有才幹,大度頗有君子風範.是齊威王的得力助手,幫助他持政,出謀劃策.後孫臏、田忌威望提高,鄒忌因擔心相位不穩而置田忌於死地。此外,鄒忌還以相貌著稱。

齊王

齊威王(前378~前320)早在古齊國時,田氏奪取11個姜氏的政權,建立了田氏齊國。齊威王、齊宣王是兩位比較賢明的國君,他們招賢納士,將國家治理的很強盛,列戰國“七雄”之首。

齊王齊王

因齊初立,見吳越兩國俱稱王,自己不甘居下,也便自稱“齊王”。

齊威王以鄒忌為相國,用田忌為司馬,孫臏為軍師,教兵習戰,以謀征伐。

齊國是天下大變化的樞紐,齊威王田因齊即位三十餘年,做了三件大事,每件事都改變了天下格局!第一件,鐵腕整肅吏治,啟動了戰國之世第二次變法的潮流,帶出了韓秦變法;第二件,與魏國霸權對抗,打了圍魏救趙、圍魏救韓兩場大勝仗,使魏國霸權一落千丈,天下由魏國獨霸變為齊秦魏三強鼎立;第三件,建立稷下學宮,使天下士子由爭相“留魏”變成了爭相“留齊”,天下文明潮頭自然也由魏國轉到了齊國。在三十年里,齊國能夠從中等戰國一躍成為首強,自然是齊威王扭轉乾坤。秦孝公英年早逝在方今天下君主中,齊威王就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雄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