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ErrolMorris),1948年2月5日出生於紐約,美國紀錄片導演。 他曾獲2004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2003年英國的《衛報》在史上四十佳導演專題中將他排在了第七位。他是當之無愧的美國紀錄片大腕,直接電影的大師級人物。多部作品如《細細的藍線》 《時間簡史》 《又快又賤又失控》都成為紀錄片史的經典之作。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1948年2月5日出生於紐約的Hewlett,兩歲時父親心臟病發作去世,畢業於朱利亞音樂學院的母親是一名音樂教師,她獨自將幾個兒子撫養長大。

十年級時,莫里斯被佛蒙特州的寄宿學校thePutneySchool錄取就讀。在那裡他開始學習大提琴,並花了整整一個夏天呆在法國,拜在大名鼎鼎的NadiaBoulanger門下學習音樂。Nadia當時是現代派音樂家菲利普·格拉斯的老師,格拉斯後來也為莫里斯的幾部電影配了樂,包括《細細的藍線》、《時間簡史》和《戰爭迷霧》。《紐約客》雜誌的作家MarkSinger是這樣描述少年時代的莫里斯的,“他熱愛《綠野仙蹤》系列小說,將大把的時間耗在了電視機前,疼愛他的姑媽也會定期帶他去做周六晨禱,雖然姑媽人不是太正常。正是在姑媽那兒,莫里斯看了一些經典恐怖片,比如《ThisIslandEarth》和《黑湖妖譚》,三十年後重看,這些電影似乎仍然能夠嚇倒他" 。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莫里斯後來去了UniversityofWisconsin-Madison大學就讀,1969年以歷史學學士畢業。畢業初莫里斯做過幾份短期工作,先是有線電視推銷員,而後又做過論文寫手。他申請學校的路子是非正統的-“登門拜訪以求錄取”。申請牛津和哈佛失敗後,莫里斯終於靠著嘴皮子扣開了普林斯頓的大門。在那兒莫里斯主修的是科學史,照他自己的說法就是”沒有任何背景知識“。對於所研究的物理學史,莫里斯感到枯燥乏味,必修課的成績也很不理想。再加上與自己的導師關係敵對。1972年莫里斯離開了普林斯頓,來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哲學博士學位。到了伯克利,莫里斯再度發現自己一點兒都不適合這門學科,他後來說道:”伯克利就是個老學究的世界,這一點真是令人震驚。我花了兩三年的時間主修哲學,感覺糟透了“。在那兒,他成了學校里太平洋電影資料館的常客。當時的館長TomLuddy日後回憶道:”他是個黑色電影的大影迷。他總是抱怨我們那兒放的不是正宗黑色電影,所以我就激他來編寫節目單。自那以後,他就養成了偷偷溜進去看電影事後卻予以否認的習慣。我告訴他哪怕是溜進去至少也該有種承認看過電影吧”。

對學業徹底失去興趣後,莫里斯於1975年走訪了威斯康星州的小鎮Plainfield。在那裡,他對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EdGein( 《驚魂記》 、 《德州鏈鋸狂殺人》 、 《沉默的羔羊》等電影的靈感源泉)舉行了多次採訪。而後他和德國導演沃納·赫爾佐格(二者由TomLuddy牽線結識)相約,準備於當年夏天回到Plainfield,將Gein母親的墳墓偷挖開來,以驗證二人所持Gein已將母親屍體私自掘出的論斷是否正確。赫爾佐格如期而至,莫里斯卻毀了約沒有過來,赫爾佐格也就沒把墳墓挖開。

演藝經歷

莫里斯後來又重回了Plainfield,這次呆了足有一年之久,累積了數百小時的採訪素材。他的目的是拍成一部電影(起名叫DiggingupthePast)或是著書出版,但這個關於EdGein的計畫最終並未完成。76年夏天,赫爾佐格再次來到Plainfield,為他的電影《史楚錫流浪記》拍些外景鏡頭。拍攝結束後,赫爾佐格遞給了莫里斯一個裝滿現金的信封。莫里斯徑直走到汽車旅館的窗邊,把信封直接扔到了窗外的停車場裡。赫爾佐格出去把錢檢了回來,又交給了莫里斯,嘴上補充了一句“請別再這么做了”。莫里斯收下了這兩千塊錢,籍此去了一趟佛羅里達州的Vernon鎮。Vernon鎮被人戲稱為“殘肢城”,因為那兒的居民有著一種極為病態的保險詐欺嗜好, 他們會故意切下自己的手腳,以此來獲取保險賠償金。”在他們的’殘肢‘等級里,最崇高、最划算的自我犧牲就是放棄一隻左手和一條右腿,這樣子‘事後,你還留有一手寫支票,一腳踩凱迪拉克的油缸踏板”。後來莫里斯的第二部電影《弗農,佛羅里達》就是以該鎮命了名,由於在調查過程中收到了死亡威脅-鎮民生怕把戲被揭穿,他沒能如願講述“殘肢城”的故事,最終掉轉矛頭,將內容聚集在了小鎮居民的其他特性上。 在Vernon鎮呆了兩周后,莫里斯回到了伯克利,開始創作一個叫“殘肢城”的劇情片本子。幾個月的徒勞無功後,莫里斯碰巧在《SanFranciscoChronicle》報上讀到了一篇文章“450隻死寵物向納帕谷進發”,他立即啟程前往納帕谷,在那兒拍攝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天國之門》。莫里斯一度對能否完成這部電影感到過猶疑不決,為了激勵他,赫爾佐格使了個激將法,和他打賭只要能完成電影,赫爾佐格會把自己的鞋煮來吃掉。1978年,在電影舉行了首映後,赫爾佐格當著眾人的面吃掉了自己的鞋子,這一舉動也被導演LesBlank記錄下來,剪成了一部叫做《赫爾佐格吃鞋》的短片。

1981年春,《天國之門》得以限量公映,影評人羅傑·埃伯特對該片推崇備至且熱情持續至今,將其列入了個人影史十佳榜單。莫里斯於79和80年先後兩次重訪Vernon,並在鎮上租了間寓所,對鎮民進行了大量的採訪。《弗農·佛羅里達》首映於1981年的紐約電影節, 《新聞周刊》稱之為“一部如其主題一般古怪、神秘,卻又相當難忘的電影”。這部電影就和《天國之門》一樣,為差勁的發行所累,沒有得到更廣泛的關注。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在完成《弗農·佛羅里達》後,莫里斯為接下來的項目尋找投資均以失敗告終。先是一個叫“路”的項目,講的是一個愚公移山式的故事-一個男子試圖建造一條橫穿明尼蘇達州北部的州際公路;然後是關於猶他州雷射誘導火球發明家RobertGolka的項目;還有個項目聚焦在了賓夕法尼亞的煤鎮Centralia上,小鎮在62年曾遭受一場“無法壓制的地下烈焰”浩劫;到了1983年,莫里斯終於籌資成功,寫了個本子,說的是一對密蘇里兄弟劫匪John和JimPardue的故事,二人謀殺了父親和祖母並成功搶劫了五家銀行。莫里斯的點子是這樣的:“大的連環銀行劫案總是發生在動盪的時代背景下。邦尼和克萊德是非政治的,但也不可能將他們的存在和大蕭條的背景分隔開來;Pardue兄弟是非政治的,但也不可能將他們的存在和越戰分隔開來”。莫里斯完成了劇本,希望讓湯姆·維茨和米基·洛克來演這對兄弟,計畫卻最終宣告流產;莫里斯此後又為其他幾個項目寫過本子,包括兩個注定失敗的史蒂芬·金小說改編劇本。 1984年莫里斯與JuliaSheehan結婚。兩人認識沒多久時,莫里斯曾對Julia說過一句:“我嘴上在和一個瘋狂殺手對話,腦子裡想著的卻全是你”,話剛說完自己就後悔了,生怕這話聽起來不像他構想的那般受用。但Julia卻是真的受寵若驚:“這是我這輩子聽過最甜蜜的話,這下子是很難再和別的男人交往了”。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1985年,莫里斯對一名達拉斯的精神病醫師JamesGrigson產生了興趣。德克薩斯州的法律規定,要對罪犯處以死刑判決,除陪審團判定有罪外,還須由精神病醫師鑑定確認(如不處死)該罪犯未來還會犯下暴力罪案。Grigson在這行已經幹了十五年,而他給出的鑑定幾乎都是一成不變的-照他的說法就是被告“百分百”還會繼續行兇。這也給Grigson帶來了一個綽號-“死亡醫生”。正是通過Grigson,莫里斯遇到了他下一部電影的主人公-36歲的囚犯RandallDaleAdams。Adams當時正在獄中服刑,他被控於1976年謀殺了達拉斯警官RobertWood,經一審判處死刑,後減為無期徒刑。Adams告訴莫里斯自己是被誣陷的,真正的兇手是DavidHarris,案件發生時他身在現場,並在審訊過程中做了首席證人。因為這個案子和Grigson有關,莫里斯著手開始了調查。起初他並不相信Adams是無辜的,但在閱讀了庭審記錄並和DavidHarris當面交談後,莫里斯的想法有了變化。

當時,莫里斯正靠著做私家偵探維持生計,他所供職的是一家長於華爾街事務的名社。莫里斯將做偵探累積的經驗和個人對謀殺、敘事與認識論的嗜好結合起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檔調查工作中。後來,未經剪輯的訪談中控方證人互相矛盾的說辭被當作證詞,用在了86年的一場人身保護令聽證會上,以決定是否對Adams一案予以重審。訪談中DavidHarris也以婉轉的方式承認是自己殺害了Wood。經過多年的法律程式處理,Adams最終被無罪釋放。雖然聽證會的法官曾公開聲稱“關於那些錄像訪談,可講的東西多得很,但在本法庭前都起不了任何作用”,但民間普遍認為莫里斯的紀錄片《細細的藍線》才是讓Adams出獄的最大動力。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調查,1988年《細細的藍線》上了幾十位影評人的 十佳榜單,上榜次數在同年電影中高居第一。影片最終贏取了紐約影評人協會(NewYorkFilmCriticsCircle)和美國影評人協會(NationalSocietyofFilmCritics)的最佳紀錄片獎。儘管廣受好評,片子卻連奧斯卡的提名都沒拿到,原因是學院並不認為《細細的藍線》是部正宗的紀錄片,片中有演員再現兇案現場的段落,而是將該片劃入了“非虛構”類型。這在當時引起了一定的爭議,也讓奧斯卡的提名機制受到了質疑。時至今日,《細細的藍線》仍是影史最受好評的紀錄片之一。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在出獄後不久, Adams起訴了莫里斯。在2000年《試金石》雜誌(TheTouchstone)的一篇訪談上,Adams說道“莫里斯先生認為他擁有了我人生故事的獨家著作權...因此,在這問題上我有必要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這樁事兒在沒上法庭前就已經私下了結了。莫里斯先生不情願地承認我對自己的人生故事擁有唯一著作權。儘管媒體有著這樣那樣的誤導,但我起訴埃羅爾·莫里斯絕不是為了金錢,也沒想過從《細細的藍線》收益中拿到任何好處”。莫里斯從他的角度回憶道“他從牢里出來後,對曾簽下契約轉讓故事著作權一事感到非常憤怒,覺得像是我從他身上偷了什麼東西去似的。也許是我錯了,也許只是我體會不到呆了這么久的冤獄是種什麼樣的感覺。從某種意義上說,圍繞契約的整檔子瘋狂事兒是因我和他律師的糾葛而點燃的。這是個長而複雜的故事,但我想只要是有人摻和的事兒,總會有什麼環節產生混亂”。

在紀錄片領域大獲成功後,1991年莫里斯執導了劇情片處女作《TheDarkWind》。因為和執行製片羅伯特·雷德福(RobertRedford)的“藝術分歧”,莫里斯沒等收工就被炒了魷魚。片子上映後票房和口碑雙重慘敗,莫里斯也再未踏入劇情片的圈子。

進入九十年代,莫里斯陸續拍了幾部紀錄片《時間簡史》 、《Fast,Cheap&OutofControl》、《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他的事業在2004年到達了頂峰,對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的專訪紀錄片《戰爭迷霧》獲得了2004年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獎。2008年4月,莫里斯的新片《標準流程》在美公映。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標準流程》

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The79thAnnualAcademyAwards-------(2007)

戰爭的霧:羅伯特生活11課TheFogofWar:ElevenLessonsfromtheLifeofRobertS.McNamara-------(2003)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The74thAnnualAcademyAwards-------(2002)

"FirstPerson"-------(2000)

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1999)

又快又賤又失控Fast,Cheap&OutofControl-------(1997)

TheDarkWind-------(1991)

時間簡史ABriefHistoryofTime-------(1991)

細藍線TheThinBlueLine-------(1988)

弗農,佛羅里達Vernon,Florida-------(1982)

天堂之門GatesofHeaven-------(1980)

演員作品

ManufacturingDissent-------(2007)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The76thAnnualAcademyAwards-------(2004)

戰爭的霧:羅伯特生活11課TheFogofWar:ElevenLessonsfromtheLifeofRobertS.McNamara-------(2003)

ABriefHistoryofErrolMorris-------(2000)

"FirstPerson"-------(2000)

Film-FestDVD:Issue3-Toronto-------(2000)

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1999)

編劇作品

細藍線TheThinBlueLine-------(1988)

製片人作品

埃羅爾·莫里斯圖片 埃羅爾·莫里斯圖片

《天堂之門》

標準流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2008)

戰爭的霧:羅伯特生活11課TheFogofWar:ElevenLessonsfromtheLifeofRobertS.McNamara-------(2003)

"FirstPerson"-------(2000)

Mr.Death:TheRiseandFallofFredA.Leuchter,Jr.-------(1999)

又快又賤又失控Fast,Cheap&OutofControl-------(1997)

弗農,佛羅里達Vernon,Florida-------(1982)

天堂之門GatesofHeaven-------(1980)

電影剪輯作品

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The74thAnnualAcademyAwards-------(2002)

天堂之門GatesofHeaven-------(1980)

音效作品

Eigawaikimononokirokudearu:TsuchimotoNoriakinoshigoto-------(2007)

WernerHerzogEatsHisShoe-------(1980)

其他作品

史楚錫流浪記Stroszek-------(1977)

獲獎記錄

《標準流程》2008年

《戰爭迷霧》

埃羅爾·莫里斯 埃羅爾·莫里斯

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

《戰爭迷霧》2003年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芝加哥影評人協會、華盛頓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紀錄片獎

《細細的藍線》1988年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電影

紐約影評人協會、美國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紀錄片獎

台北金馬影展最佳外語片獎

美國偵探作家協會年度最佳電影愛德加獎

2001年12月,被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基金會選中,進入國會圖書館的國家電影保護資料庫

2002年國際紀錄片協會評選的史上二十佳紀錄片中排名第2

Fast,CheapandOutofControl1997年

2002年國際紀錄片協會評選的史上二十佳紀錄片中排名第14

2001年,為PBS電視網拍攝的照相亭(Photobooth)廣告獲艾美獎最佳廣告獎

1989年,埃羅爾·莫里斯獲麥克阿瑟基金會的MacArthurFellowship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