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坪壩營國有林場的連片森林面積12164.shm , 有國內十分罕見的雲錦杜鵑古樹和杜鵑天然群落;有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林面積9252hmZ ,森林植物2000餘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0種;有各類野生動物25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近20種。

基本信息

簡介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坪壩營國有林場的連片森林面積12164.shm , 有國內十分罕見的雲錦杜鵑古樹和杜鵑天然群落;有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和天然林面積9252hmZ ,森林植物2000 余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0 種;有各類野生動物258 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近20 種。

自然景觀奇特。有隱藏在垂直深300m 溪流峽谷中的連續4 個穿洞、8 個溪潭、8 處瀑布的四洞峽,堪稱武陵之秀,華中一絕,國內罕見;有落差1490m 、泉流奔騰、溫泉噴涌、長灘急流的白家河大峽谷,國內罕見;有南國特有的雲海、日出、雪景、冰掛和霧淞等天象奇觀;有連片面積的江南高山草原;還有老山、石灰窯等4 處海拔1600 一19ll.sm 的絕頂山峰。

民族文化深厚。森林公園處在土家族聚居地區,民族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建設有土司山寨、森林別墅群、青雲閣、髯火廣場等。

景點介紹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坪壩營景區

位於坪壩營森林公園的中心地帶,現為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與省國有坪壩營林場的辦公地址,以及甲馬池鎮坪壩營村與民族國小所在地,面積約18 . okmZ ,占公園總面積的25 . 71 %。包括坪壩營生態城、瞭望塔(哨)、坪壩營度假村、野營基地、杜鵑湖等。

以坪壩營為中心,涵蓋生態旅遊觀光、度假、娛樂、教育等旅遊功能。

四洞峽景區

以一條峽谷和四個自然穿洞為主,地處坪壩營森林公園的南部,其東、西分別為白家河景區和杜鵑古樹林生態景區,面積n . 0 kmz , 占公園總面積的15 . 71 %。包括四洞峽、道佗休閒中心、狩獵場、青雲閣、石林、鳥語林等。以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娛樂為主要旅遊功能。

杜鵑古樹林生態景區

該景區位於坪壩營森林公園的西部,其西南與重慶的黔江市接壤,東與四洞峽景區相連,北至好漢坡原始古樹群落,面積10 . ok 砰,占公園總面積的14 . 29 %。包括大樹杜鵑生態群落、和原始古樹群落,目前己修建有簡易游道、具有野生植物觀賞、科普、考察、野外穿越等旅遊功能。

大馬岩塘景區

該區森林公園規劃區北部以國有林場分部為中心的周邊區域,西與重慶黔江市相鄰,面積10 . 0 kinZ ,占森林公園總面積的14 . 29 %。包括九牛困塘小區、生態教育基地、目前分場部周邊山體森林覆蓋率不高,多為經濟林砍伐區,可作為今後種植紀念林(樹),結合生態教育基地建設,開發九牛困塘自然景觀,生態遊覽、教育、觀光。

白家河景區

該區位於坪壩營景區東部的白家河流域,東與重慶市酉陽縣、恩施州來鳳縣接壤,南與酉陽連線,西與坪壩營景區相通,北至貝母沱景區,面積10 . 0 kinZ ,占公園總面積的14 . 29 %。包括白家河溫泉、峽谷、漂流河段、上游瀑布與溪潭等。具有溫泉浴、探險、漂流、科考、野營等旅遊功能。

貝母佗景區

占公園總面積的15 . 710 %。包括晨曦、日出、雲海、山川等氣象、地貌、山川等自然景觀的遊覽與觀光等功能。

生物景觀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天然森林景觀

原始杜鵑林景觀。坪壩營杜鵑花科植物多達5 屬n 種,年齡多在50 一800 年之間,樹高3 . 5 一12 . sm ,樹幹直徑8 . 5 一35cm ;分布面積達400hm , ,其中以雲錦杜鵑為主,最大單株樹幹直徑達6Ocm ,樹齡在1000 年以上,是目前國內已發現的最古老的雲錦杜鵑天然群落。

原始森林景觀。分布在雞公山地區的原始森林景觀,山坡向陽地帶以板栗為主的原始古樹群落、溪谷間的琪桐群落、青岡棟群落、木蘭科等植物群落,面積達2100 hmZ ,在國內森林公園中少見。由於空氣濕度大,日照少,水龍骨科等蔽類植物爬到大樹的凹陷處或枝婭平伸處紮根落戶;苔醉類植物從樹莞繁殖蔓延到枝梢長滿後倒掛形成長長的鬍鬚。一顆顆晶瑩欲墜露珠隨著幽涼微風徐徐擺動。林下的枯枝落葉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大一些的枯枝或枯木,表層木質部腐爛後長出了香菇、鳳尾菇的野生食用菌;在半陰處的大樹莞腐爛處可見到靈芝長出,彎彎曲曲的年輪,形如老太龍鐘的壽星面容。原始森林中儘是綠色,連光溜溜石板也長滿了綠茵茵的苔鮮,清澈明亮的溪水河灘為喜愛清泉流水的石葛蒲覆蓋,雖陽光微弱,依然鬱鬱蔥蔥。在幽靜的原始森林中歇息片刻,使人感覺特別地幽靜、清涼,說不出的爽身、愜意;在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時,畫眉、紅嘴相思鳥的美聲伴唱與彈琴蛙伴奏的森林協奏曲、綠色生態奏鳴曲將迎來一個又一個綠色之春、森林之夜。

馬尾松林景觀。在貝母沱,分布在海拔I000m 以下的林浪起伏,松濤陣陣;山下雲海翻騰,山巔日出磅礴,自然景色甚是迷人。

闊葉混交林景觀。白家河以東多為天然闊葉樹與柳杉、杉木、馬尾松等針葉樹形成的針闊混交林。春天有嫩綠的新色:夏天有東風掀起的綠浪;冬前有色彩斑斕的秋色,秋後有銀裝素裹的林海雪原。

毛竹林景觀。白家河東部小流域的中部成片分布的毛竹林,置身竹林,可見琅殲萬竿,竹蔭蔽天;春風時節,新筍齊發,白花爭艷;炎熱的夏季,新竹添翠,林風爽身;金色之秋,修墨如黛,有楓樹紅葉點綴;進入冬天,則是銀裝素裹,翡翠托玉。

人工森林景觀

柳杉林景觀。柳杉高大挺拔,四季常青;枝葉稠密,立木成蔭;單株成景,三木成林。柳杉生態綠化造林工程主要布局在棟樹等闊葉林之中的退耕坡地,在淡綠色的山地闊葉林景觀之中形成深綠色的色塊,隨闊葉林季節景觀的動態變化,柳杉林將以黑森林景觀色塊出現在林海之中。

鵝掌揪林景觀。春為掌葉伸展,夏季林中蔭濃涼爽;秋有枯葉飄零;東為枝幹敖立。

落葉松林景觀。春時新葉,融融嫩綠;夏天陰涼,清風徐徐;秋天紅葉,滿山紅片;冬天立乾,枝密層層。夏日地面,針葉鋪地墊,,樹冠遮陽,空氣清新,環境涼爽;冬天的陽光灑滿林地,把棕紅色的針葉地毯烘的溫暖、愜意。( 3 )古樹名木景觀。據縣林業局古樹名木普查資料,坪壩營森林公園除原始森林古樹之外,境內有散生的古樹名木8 個樹種,共133 株。

① 杜鵑古樹王。位於石灰窯附近,樹高12 . sm ,樹幹直徑100cm ,樹冠幅直徑12 一18m ,樹冠幅面積128 . sm , ,樹齡達1000 年以上。

② 杜鵑古樹林。分布在森林公園境內100 年以上的杜鵑古樹多達23 株。

③ 琪桐。樹齡約最大的一株約350 年,樹高約30m ,胸高圍徑197cm ,樹冠直徑20m ,生長在三川洞溪流邊。

④ 古板栗樹。共70 株,生長在公園的雞公山,樹齡在100 一200 年之間,樹高在15 一25m 之間,胸高圍徑123 一305 cm ,冠徑在7 一15m 。

⑤ 古銀杏樹。共3 株,生長在境內的乾河溝,樹齡150 、巧。和260 年,樹高分別為19 、13 、17m ;胸高圍徑分別為158 、130 、150cm ,樹冠分別為8 、5 、4m , 生長在乾河溝的坡麓。

⑥ 古楠木樹。樹齡160 年以上,樹高14m ,胸高圍徑113cm ,生長在公園境內的滿家坪。

古禪樹(大葉棒)。榆科,樣屬。共23 株,樹齡在100 一170 年,樹高15 一2 om ,生長在境內的連二佗17 株、滿家坪3 株、三力{洞3 株、十字南1 株。⑧ 古青岡棟樹。境內共8 株,樹齡150 一350 年,樹高巧一19m ,胸高圍徑125 一401cm ,生長在公園內的滿家坪(l 株)、雞公山(4 株)、連二佗(3 株)。

其它生物景觀

① 野生動物。過去可見到雲豹、金錢豹、大靈貓、小靈貓、稱猴,如今這些珍稀動物已十分少見。但林察、水獺、河鹿、野豬(常見,20 多頭一群)、刺猾、黃鼠狼、野貓、小鹿、花面狸、黃喉貂、草兔、華南兔、飛鼠、棕足黯鼠、毛耳飛鼠、果子狸、灰黯鼠、赤腹松鼠、黃鋤、竹鼠等獸類動物不時地還可見到。

鳥類可見到蒼鷹、金雕、鵲鶴、游華、白冠長尾雄、林鴿、長耳鴿、短耳鵑、火斑鴻、山斑雞、珠頸斑塢、畫眉、黑枕黃鵬、八哥、草鷺、紅腹錦雞、灰胸竹雞、白腹錦雞、大杜鵑、相思鳥、戴勝、布穀鳥、啄木鳥、岩燕、家燕、金腰燕、黃鵬、大山鵲、百靈鳥、紅嘴藍鵲、灰喜鵲、中白鷺、牛背鷺、秧雞、麻雀、白頸鴉、喜鴉、紅嘴相思鳥、林夜鷹、藍翠鳥、斑頭大翠鳥、雲雀、壽帶鳥、太陽鳥、繡眼鳥、黃鵲、紅尾伯勞等近200 多種。

② 觀賞植物。坪壩營地區有巴東木蓮、紫玉蘭、連香樹、月季、金櫻子、小果薔薇、桃、洋蹄甲、長春油麻藤、繡球、燈台樹、琪桐、忍冬、旱柳、龍爪柳、垂柳、銀樺、海桐、雲錦杜鵑、大雲錦杜鵑、映山紅、四川杜鵑、尖葉杜鵑、粉白杜鵑鄂西杜鵑長蕊杜鵑吊鐘花、馬醉木、石榴、大葉冬青、小果冬青胡禿子、蛇葡萄、紫金牛、柿、架樹、十大功勞、南天竺、毛竹、慈竹、水竹、芍藥、百合、蘭草等各類觀賞植物100 多種。

③ 山地草原。坪壩營地區有鑼鼓坪、岩坪(山)、四川婭口、天鵝抱蛋等多處山地草原(場),其中鑼鼓坪草場面積達4 . skm ,牧草豐富,為野兔、野雞、紅腹錦雞、鹿子、野豬等野生動物活動場所,既是夏季旅遊避暑、秋季滑草的良好去處,又是冬季滑雪、月夜遊牧之勝地。

④ 珍稀植物群落。有天然雲錦杜鵑生態群落、紅豆杉群落、琪桐群落、香果樹群落、連香樹群落、鄂掌揪群落等10 多種珍稀植物群落,是科學考察的物種寶庫。

水域風光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 l )河流。白家河:境內流域面積123 . 0km2 ,境內流長18 . okin :流經重慶市酉陽注入烏江;河床坡降4 . 735 % ;河流發源地― 坪壩營海拔1440m ,出境地點海拔638m ;多年平均流量3 . 6 ms / s ,枯水季節最小流量0 . 7 ms / s 。具有漂流、衝浪游泳等水上運動的良好資源條件,是坪壩營森林公園水上遊覽與運動的勝地。荊竹泉河:位於公園東南,常年流量0 . 2ms / s ;枯水季節0 . 05m 勺s 。河岸有灌溉梯田面積3 . 3lhmZ ,是一道別有情趣的田園景觀。

( 2 )瀑布。

白家河瀑布。白家河瀑布位於森林公園境內的白家河下遊河段峽谷深處,接近白家河溫泉,是該地區最大的瀑布之一。該瀑布水量大,地勢險要,瀑布高達70 一80m ,寬約110m ,遠看如巨大的白簾懸掛,近看河水轟然入潭,十分壯觀。此景為武陵山地的一大奇景。

四洞峽瀑布。四洞峽3 . skm 溪流落差490m ,瀑布群多達10 余處,特別在汛期,步步流瀑,處處飛濺,是十分罕見的飛瀑峽谷。

其它瀑布。由於坪壩營地勢高,切割深,溪流眾多,溪流河床落差大,瀑布更多,蜿蜒曲折地鑲嵌在茫茫林海之中,給予森林公園以很多的生動與靈氣。

( 3 )溪潭。境內溪潭多達數十處,其中四洞峽20 余處,白家河上游20 余處,金竹泉流域10 余處,其它支流10 多處。

( 4 )泉源。公園境內森林植被蓋度高,地下水資源豐富,出水泉源多達100 多處,出水流量在2 . om3 / s 以上。最大的泉眼出水流量達0 . lm 勺S 。最著名和最具開發價值的是白家河溫泉。該溫泉位於白家河右岸與酉陽縣曾家溝一側的省際交界處。溫泉常年水溫在34 ℃ 以上,流量約o . sm3 / s 。該溫泉共有10 余處泉眼,其中主泉眼在河谷山體的上部,河谷底部靠近河床也有一泉眼。另外還有10 余處泉眼。開發前尚須進一步勘察,設計開發利用方案。這一處地熱資源,在五陵山區尚屬少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經濟開發價值。

人文景觀

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

民族文化景觀

平壩營森林公園處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與湘西自治州為鄰,周圍居住著“世代相傳”的土家族、苗族居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患難與共,和睦相處,用勤勞的雙手艱難地發展經濟,在民居建築、生活文化、民俗風情、團結抗暴、朴勇忠義等各方面,澱積了數不盡的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包括:

( l )民族建築:四合天井、吊腳樓、古戲樓、宗族祠堂等;

( 3 )特色集市:步行街商業街、木樓古市等;

( 4 )民族風情:主要節日活動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 5 )民族服飾:有土家族、苗族等民族特色的服飾(包括頭飾、手飾等);

( 6 )民族歌舞:民歌、山歌、孝歌、秧歌,獅子舞、龍燈、花燈、彩龍船、擺手舞等;

( 7 )地方戲劇:南劇;

( 8 )民族藝術:竹器、編織、漆器、木雕(神完、窗花、家具、建築等); ― 歷史文化景觀。土司皇城古建築及其遺址等歷史文化資源較豐富。― 宗教文化景觀。坪壩營地區自古以來為原始森林區,一九五四年國有坪壩營林場建立後,該地區才一有人為活動。周圍地區的土家族居民也是近代才移居到甲馬池一帶開墾定居。過去,土家族居民多信仰佛教,故坪壩營及周圍地區寺廟遺蹟或遺址較多,佛教在當地的民族與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當地絕大多數民眾信仰佛教,少數信仰天主教;在森林公園周圍的居民基本為佛教信徒,森林公園境內有花江寺等廟宇遺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