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埔村

坪埔村

坪埔村為一地名,在我國廣東、福建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基本信息

1、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坪埔村

(1)來由

坪埔村從陂蓬大隊分出,據說因該村地段平坦,一掌平,俗稱坪埔。 

(2)概況

該村有4個自然村20個合作社。共159戶714人。耕地面積有678畝,其中水田417畝,旱地271畝,山地面積4830畝,人均收入3949元,全村都姓陳,春分很熱鬧。

(3)坪埔村的落居祖

祖公押樑上京,無歸,三代同樣,去後不明,祖婆為準,葬在柏塘西山嶂,此名“美女獻花”住在徑南範圍內的“陳”姓都屬她的後裔。

(4)名勝古樹

該村烏石棟有一豬嫲仙人石(另作介紹),有著動人的傳說。在窩尾坳上有直徑約1米的檀樹,在新高排還有直徑1米左右的古松、樟樹。
植樹活動植樹活動

(5)名人鄉賢

舊時有清千總陳順生,功夫好,臂力過人,嘉應五州頗有勝名。處級幹部有陳茂興,國防科委的陳名珍,原雲浮硫鐵礦教育部部長陳耀雲,廣州鐵路鐵道教育局長陳二民,貴陽市商業局人事科長陳啟珍,旅泰華僑陳惠英女士興建坪埔國小,陳雲香出資50多萬元,陳定英6萬元鋪設水泥路,市政協代表陳其昌,原縣人大代表陳仕超。

(6)今日坪埔

全村共有黨員27名,村兩委幹部4人,村支書、村主任陳丙雲(興寧市第十二屆人大代表),副主任陳遠開,村委委員鍾小珍、陳茂昌,集體收入有果園、魚塘、茶山、豐產林等。[1]

2、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治平畲族鄉坪埔村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坪埔村系三明市寧化縣治平畲族鄉(舊稱寺背嶺)十二個行政村之一,屬治平中心部。汀江源頭山川秀麗,距鄉鎮所在地3公里。村落面積1.2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826人,186戶,轄18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全村畲族人口占二分之一,屬省定貧困村,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畲族同胞和漢族同胞世代和睦相處。歷史人文:坪埔村舊稱:福建省汀洲作邑寧化近縣寺背嶺坪埔(今治平畲族鄉坪埔村)。相傳:坪埔的連若超(族譜記載確有其人),屬寧化四大名人之一;舊稱寧化四大名人為(畫黃公茂[黃慎];寫:伊秉壽:講文張騰高;講武連若超),當時全國十三個省,共走遍九省,聲名遠揚。

建築景觀:坪埔村連氏宗祠屬寧化占地較大的三在宗祠之一;始建於清朝嘉慶丁卯年(1807年)規模較大,雄偉壯觀;後於1831年重修,歷時三載,今因年久失修,其木質結構部分已倒塌。在全村有被列為重點保護的桂花樹一棵,其四根主幹均要雙人合抱,乾粗葉茂;有保護較完好的古松林一處,兩處樹種較為密集的南方紅豆杉林。物產經濟:毛竹是全村的主要資源,人均山林面積近10畝,筍乾、冬筍是當地的主要產品;傳統的手工造紙業,由於工序複雜已面監失傳。新增的竹產品加工,烤菸種植產業逐步取代了相傳久遠的手工造紙業。[2]

3、福建惠安縣輞川鎮坪埔村

【地名含義】

坪埔村建立於450年,錢埔祖先由峰崎安撫儀第八代何大寬系遷錢埔開基,意為先祖開家居業之地,元、明時期隸屬惠安北門外,錦峯鋪錢埔村,建國後隸屬惠安輞川鎮錢埔村。

【歷史沿革】

元、明年代時期隸屬惠安北門外,錦峯鋪錢埔村。建國後,1961年政社分開,輞川人民公社立後,1978年由三鄉村委會析出,改變為坪埔村民委員會。

【行政隸屬與地理位置】

錢埔村324國道福廈公路橫跨本村,距縣城7公里,北公路直通泉港碼頭,福建煉油廠,地處走馬埭和企業科技示範園地。

【人口、土地面積】

行政區域面積約2.5平方公里,全村499戶,人口1717人,外來人口百餘人,現有耕地面積2000畝,

【氣候與物產經濟】

該村小資源豐富,有陳田、凌溪,二個水庫的乾渠道貫穿全境,流域廣,全年常流,電力供應保障穩定。福惠礦泉水、木雕工藝廠、機磚廠、包裝廠、針織廠、農業中和開發有限公司。山村地面積1800公畝,礦物產資源豐富,山清水秀。

【村容村貌】

幾年來,通過推行舊村改造,推動本村社會主義經濟和各項工作情況,在基層幹部帶領下,廣大村民、勤勞儉樸,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被評為縣、鎮以及村,村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稱號。

【下級組織】

下轄:錢埔村、山步村、三叉口3個自然村。編輯本段

4、福建省龍巖市蛟洋鄉坪埔村

作為工貿新城的坪埔村,村民正在從農民逐步轉型成為產業工人和商貿服務業從業者,過上了城鎮生活,但以前由於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影響,人們的生活觀念跟不上城鎮化的步伐。如在上世紀90年代,婦女認為在外面跳舞丟人現眼,以此為恥,但是近年來婦女有了展現自我的意識,開始從麻將桌走向公共場所,時尚入時地裝扮自己,並紛紛走向廣場、舞台,藉助於動感強烈的音樂、熱情奔放的舞姿,來展現她們的青春活力。大家都來跳舞,不僅身體得到很好的鍛鍊,生活也不會那么無聊。”近兩年,坪埔村兩委在推動建設生態型工貿新城的同時,十分注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引導民眾參加各種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農村民眾文化生活,提升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談起坪埔村唱大風廣場舞,看著這支三四百人的跳舞民眾,坪埔村村長袁桂山表示:“鄉裡面配套了燈光音響,村裡面就組織婦女出來活動,唱大風廣場屬於公共場所,和住宅區較近的距離,既能滿足大家健身的需求,又不存在擾民的情況。廣場周邊草坪上還坐著納涼的大人小孩,聽著音樂,看著舞蹈,其樂融融”

坪埔村周邊聚集著20萬噸銅冶煉及下游磷化工、豐農食品廠等工業園區企業,廣場舞蹈在外來人口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起到了潤滑作用。如今在坪埔村唱大風廣場舞蹈像磁鐵般吸引著在這裡務工的外來人員。一到夜晚,不管外來工還是本地居民都聚集在一起,共同體驗著廣場舞蹈這種因人群聚集而形成的壯觀藝術。廣場舞蹈為民眾提供了輕鬆有趣的聚會場所,營造了一個溫暖的氛圍,使外來人口擺脫了在異鄉打工的孤獨寂寞。廣場舞蹈的普適性讓本地人和外來工相處得非常融洽,使蛟洋新城生活充滿和諧溫馨。

如今,坪埔村全村村民正在全力推進坪埔工貿新城建設,努力把坪埔工貿新城打造成“閩西黃金通道,海西百億銅都,和諧發展典型”。廣場舞蹈為坪埔打造唱大風廣場文化品牌提供了突破口,已成為一道展示民眾文化生活的新城景觀。有效地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較好地展現了新農村、新女性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進而促進人們生活更加積極向上。以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推動工貿新城建設,這正是坪埔村著力打造生態工貿新城的一項重大舉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