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秋

坤秋

坤秋,清代后妃和旗人女性在冬季戴的一種便帽,一作“困秋”。

清代后妃和旗人女性在冬季戴的一種便帽,一作“困秋”。圓形圍檐,皮草為表,帽頂部多為如意雲頭的紋飾,貴重者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后妃“坤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后妃“坤秋”
飾以各式珠寶。帽後部有長飄帶二,上窄下寬,底端為三角狀,上有刺繡花紋。清代人戴坤秋時還習慣在前部兩側插花。清晚期從慈禧太后到一般旗人女性均有戴坤秋的各類照片存世。
清代滿族婦女不分老少貧富,秋冬日人戴一頂,帽式與男帽略同,帽頂六瓣摺疊為平式,施金銀彩線刺繡蓋花,朱絲線挽結於頂,帽後兩條上窄下寬的飄帶,長二尺余,其材質、飾紋均與頂同,亦有於飄帶兩角處綴鈴垂穗者,帽檐上仰,周邊不開張,以江獺、熏鼠、染海龍皮為之。如品秩相當,妻亦可以貂鼠皮為止。光緒、宣統之際大拉翅、兩把頭大興,滿族婦女戴坤秋者漸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