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固定波

設在地面上用於向通信衛星發射和從通信衛星接收無線電波的建築物和構築物。 新型標準地面站的天線底座和中央控制室多合為一體。 有不少地面站的天線基礎直接設在天然岩石地基上,以保證使用上的高精度要求。

簡介

設在地面上用於向通信衛星發射和從通信衛星接收無線電波的建築物和構築物。利用地球同步衛星轉發無線電波進行全球通信,是近二三十年內空間技術和通信技術發展的成果。1965年國際通信衛星Ⅰ號發射並投入使用時,世界上僅有美國的安多弗、加拿大的米爾維萊奇等 6個地面站。到1985年底,全世界地面站總數已達642 個。中國自1972年在北京首次建立國際衛星通信地面站,至1986年已經有4個國際衛星通信地面站。

構成

國際衛星通信系統中的地面站,多採用標準的大型固定式結構,由天線、發射、接收、通信控制、終端和電源系統構成。主體建築是頂部設有直徑約30米的天線、天線塔、天線驅動裝置、天線底座和中央控制室。新型標準地面站的天線底座和中央控制室多合為一體。

設計要點

主要包括:①選址應遠離市區,避免高大障礙物遮擋和電波干擾。天線主波束的方向必須避開居民點,以防天線產生的高頻電波影響人體健康。站址地基條件要好。②總體布局一般由天線和中央控制室以及儀表測試室等組成主體建築。主體建築、輔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均按功能分區布置。如1973年建成的上海國際衛星通信地面站(見圖)將主體建築布置在場地後部中央地段,輔助用房和生活用房布置在兩翼。③天線基礎設計要求嚴格,地基要有足夠剛度。有不少地面站的天線基礎直接設在天然岩石地基上,以保證使用上的高精度要求。④中央控制室需設空調,一般室溫要求冬季在20℃以上,夏季低於25℃;相對濕度不大於70%。中央控制室要作隔振和吸聲處理,以免空調系統影響通信設備。⑤ 供電設計可靠性要求高,除具備兩路外線電源和一路備用電源外,還要有自動切換裝置或確保交流電不間斷的電源設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