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煙墩台遺址

順治五年十二月,鄭成功與叔父鄭鴻逵及林勝、楊才、甘輝等合兵,共1.2萬人。分乘艨艟戰船至揭陽,船隊停在地美都(現今揭東縣地都鎮)瀕海水域處。順治十八年,鄭成功率水師橫渡海峽,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此後留部分武裝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鬥爭。康熙元年,清政府為阻斷民眾對鄭成功軍隊的支援,強令沿海居民內遷,禁止船隻下海,史稱“海禁”。《揭陽縣大事記》載:“康熙元年一月,遷近海居民入內地五十里。揭陽共遷地美都十餘鄉,並在沿海建墩台五處。”康熙元年,清政府對東南沿海實行“海禁”。揭陽地美都十餘鄉被劃界定為禁區,並在桑浦山西麓的山頭,建煙墩台五處:一在鄒堂鄉,一在楓仙鄉,一在古德院,一在塔崗鄉,一在洪崗鄉。派兵把守,嚴禁民眾越界,進入禁區。
煙墩台是守衛瞭望,傳遞警報的軍事設施。明代建立以後,元朝統治者逃回北方,不斷南下騷擾掠奪。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視北方防務。建國之初,就派大將軍徐達修築長城,此後大規模修築長城,達18次之多。嘉靖年間,兵部尚書翁萬達,號東涯,揭陽 江里舉登村人。任總制“三邊”軍務進,修八達嶺長城1000多里,並建立完善的“煙燧”報警制度,稱為煙墩台,或日墩台。構成一道“城堡互通,煙燧相望”堅固嚴密的軍事防線。若有敵情,便點燃煙火報警,白天點菸,夜間放火。放煙火時,加上硫磺、硝石助燃,煙火猛烈持續。後方得到警報,立即派兵救援。煙墩台在古代戰爭中,是不可或缺的防禦設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清初年間,由於政治、軍事形勢發生變化,軍事防務重點從北方轉移至東南沿海。康熙帝“防務經營移海涯”,遂有“海禁”,在東南沿海劃界內遷,並建煙墩台的軍事措施。迨至康熙二十一年,清政府收復台灣後,歷時長達20多年的“海禁”,宣告解除,駐軍撤離煙墩台。
二十世紀80年代初,揭陽縣文物普查隊,沿桑浦山西麓一帶,對煙墩台遺址進行實地勘查。現今地都鎮仙埔與楓美交界的獅尾山煙墩台和烏美山煙墩台,尚保存完好。煙墩台高3.5米,底部為花崗石條基座,周圍用貝灰“三合土”夯築。火口依山勢朝向西坡,雖頂部下塌填塞火口,但整體結構清晰可辨。距煙墩台西側約十米處,有駐軍房屋及積薪殘跡。地都獅尾山和烏美山煙墩台,歷滄桑歲月遺址猶存,是清代遺留的軍事設施。對於了解當年“海禁”內遷情況,提供實物證據,具重要歷史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