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蜈蚣

入地蜈蚣

入地蜈蚣是一種中藥材,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莖。可用於治療癆熱咳嗽,痢疾,跌打內傷,瘀血疼痛。

入地蜈蚣

正文

入地蜈蚣
(《廣西藥植名錄》)

別名

水娛蚣(《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

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莖。

植物形態

七指蕨、七葉一枝花、水上一枝花。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甸甸橫走,外面紫紅色,內面白色,有多數肉質粗根,形似蜈蚣。葉柄長20~30厘米,棕褐色;營養葉呈掌狀鳥足形,草質,無毛,通常3出,長15~25厘米,寬20~25厘米,基部羽片有短柄,長0.5~0.8厘米,2叉分,中央羽片3叉分或羽片分裂,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長8~14厘米,寬2~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邊緣有波浪形的小鋸齒或近全緣,主脈明顯隆起,側脈分離,1~2次分叉。孢子囊穗單生,從葉片基部中間長出,梗長7~9厘米,棕褐色,穗長8~12厘米,青綠色;孢子囊球形無柄,幾枚聚生於囊托上,頂端有不齊的雞冠狀突起;孢子卵形,平滑。
生於溪邊、溝邊或林中濕地。分布雲南,廣西、廣東、台灣等地。

採集

全年可采。

功用主治

除熱,去瘀,止痛。治癆熱咳嗽,痢疾,跌打內傷,瘀血疼痛。
①《廣西藥植圖志》:"清熱,化痰。治癆熱咳嗽及跌打內傷。"
②《廣西藥植名錄》:"止咳,去瘀生新,鎮痛。治痢疾,肺炎,蛇傷。"

選方

治跌打內傷,散瘀止痛:入地蜈蚣童便浸四十九日,洗淨曬乾,研末。每服六分,酒或開水送下。(《廣西藥植圖志》)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