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學專業

地球化學專業

地球化學是研究地球及其子系統(包括部分宇宙體)的化學組成和化學演化的一門學科。主要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體)的化學組成;研究地質過程中化學作用機制和條件、元素的共生組合及其賦存形式及元素的遷移和循環等等的學科。

基本信息

設定背景

地球化學專業培養具備地球化學和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機構、學校從事地球化學研究或教學工作,在資源、能源、材料、環境、基礎工程等方面從事生產、測試、技術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主要學習地球化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科學思維和科學實踐的訓練,掌握野外和室內地質及地球化學的基本技能。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數學、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和地質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以及野外和室內地質及地球化學的研究工作方法、有關測試手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專業的-般原理和知識;

4.了解國家科學技術政策、智慧財產權及可持續發展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地球化學的理論前沿、套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

6.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設計實驗,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主幹學科

地質學、化學

相近專業

地質學 地球化學 資源勘查

主幹課程

地球科學概論、構造地質學、結晶學與礦物學、岩石學、礦床學、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等。

實踐教學

主要課程的實驗和實習在課程內安排。野外地質實習、畢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12周。

核心知識領域

本專業的知識領域由構造地質學、礦物岩石學、地球化學、環境科學、現代儀器分析等知識單元組成。

核心課程事例

示例一:普通地質學(48學時)、結晶學與礦物學(80學時)、晶體光學與光性礦物學(40學時)、岩石學(112學時)、古生物學和地史學(96學時)、地球化學(48學時)、勘查地球化學(40學時)、資源地質學(56學時)。

示例二:地球科學概論(72學時)、地球化學(72學時)、地球物理學導論(72學時)、結晶學與礦物學(72學時)、晶體光學與岩石學(180學時)、古生物學、地史學(108學時)、環境地球化學(32學時)、元素地球化學(32學時)。

示例三:普通地質學(52學時)、結晶學與礦物學(68學時)、晶體光學(44學時)、岩石學(82學時)、古生物地層學(45學時)、地球化學原理(45學時)、環境地球化學(30學時)、元素地球化學(45學時)。

發展前景

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地球化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資源、能源、材料、環境、基礎工程等領域的生產、測試、技術管理工作;行政部門的管理工作。

開設院校

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江蘇南京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安徽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甘肅蘭州大學

四川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江西東華理工大學

黑龍江東北石油大學

湖北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長江大學

陝西西北大學、長安大學

雲南昆明理工大學

吉林吉林大學

浙江浙江大學

廣西桂林理工大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