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地理要素

地圖地理要素

地理要素:是地圖的主題。普通地圖上的地理要素是地球表面上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專題地圖上的地理要素分為地理基礎要素和主題要素。

地圖地理要素

正文

地圖上所表示的地表的基本要素,亦稱地圖地理基礎。構成地圖的內容區分為3部分,即數學基礎、地理要素和輔助要素。地理要素是地圖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地圖內容定向定位的基礎。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前者主要指地形、水系、海岸線、土質和植被等;後者指居民點、交通網、境界線等。地圖上自然地理要素反映地表上自然地理因素,相對穩定,變化較小。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反映人類活動的結果,變化較大,為保持地圖的現勢性,地圖上人文地理要素需要不斷更新。不同種類、不同用途、不同比例尺的地圖所表示的地理要素的類別與繁簡程度往往是不相同的。如普通地圖所表示的“六大地理要素”,即水系(包括海洋陸地水系)、地貌、土質與植被、居民點、交通與通訊網、政治與行政區劃及其中心,都居同等重要的地位。專題地圖則根據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選擇。地圖上所表示的各種地理要素,都是反映客觀存在於地表的各種地物實體或現象,應該注意反映它們的分布規律、數量特徵、相互聯繫以及時空的動態變化。如水系要素,要求正確反映水網結構和河流的主要形狀特徵、河流主支流的從屬關係、水網密度差異、以及水文要素與地貌要素之間的統一協調關係等;居民點要素,要正確反映城鎮或鄉村的屬性、類型、人口數量、發展規模與變化,在政治、經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居民點與地形、河流、交通線的相互關係等。

配圖

地圖地理要素地圖地理要素

相關連線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