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的百家姓

文化

鄉音篇

邱縣的行政地名、自然地名、民間地名、合併前後地名、聚落部分地名最大的特點是以姓氏命名的居多,遍布鄉村。這些地名,邱縣人能透過土地感受它散發的沁香,呤聽它濃濃方言迴蕩的鄉音,回味歷史長河中的地理滄桑,解密黃土深處的人文密碼。那年那人那些事兒,那林海綠城難忘的尋根情趣。

鄉土篇

邱縣地域上蘊含氏族文化信息,鄉土氣息十足的姓氏地名,其千絲萬縷的分布情況,大致可以描繪出部分姓氏族群的聚居形態和遷徒途徑。保護和發掘、繼傳承和發揚地名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以發展強村、靠建設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講文明興村、建法治安村、強班子帶村中發揮積極作用。對於在築夢路上,瞭望未來,描繪家園,外延農耕文化,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實作用。

鄉情

鄉韻篇

史志記載,邱縣70%以上村莊為洪洞縣一帶遷民而建。村名有7屯、3營、50莊,冠姓氏村莊95個,明洪武至永樂年間建村的共110個。縣民302個姓氏,236個包含於洪洞祭祖堂和521個姓氏之中。既有單姓,也有複姓(耶律)。

邱縣的姓氏地名不但數量多,而且歷史悠久,許多地名都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歷史。特別是明朝初期,各地大量的移民來到邱縣,使居民數量急劇增加,出現了許多新的村落,於是一些新的地名相繼誕生。一是多被稱為×(姓)村或×(姓)家村,如孟村、孟家村。×(姓)莊或×(姓)家莊,如李莊、李家莊。姓氏地名中,這類地名占的比例最大。二是相當數量的姓氏地名是以最初在此定居人的姓氏命名或某一姓氏的人家居多而得名。三是一個姓氏多個地名,字同音同,如以楊姓命名的就有楊省莊(古城營鄉)、楊莊(梁二莊鎮)、前楊街(邱城鎮前段寨村)、楊二莊(陳村鄉)等。四是以某一景物命名,如聶姓人家定居在土山旁,便將地名命名為聶山固。這些地名是先有景觀,後成地名。綜合分析起來,這些以姓氏命名的地名由來的特點是多冠以姓氏或由歷史事件變名。邱縣4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179個自然村,218個行政村,其名稱千差萬別,其來由各呈異彩。

俚語篇

邱縣個別村名的習慣特殊讀音:

儒林--榆林

北王樓--北王路

梁二莊--臘二莊

仁義莊--銀莊

恆莊--混莊

西留善固--西龍古

馬蘭--馬郎(la)兒

倪宋--姨宋

百戶寨--包袱寨

李二莊--林莊

聶樓--聶路

楊二莊--牙兒莊

杜莊--垛莊

大郭斗--大郭頭

小郭斗--小郭頭

程二寨--程兒寨

布路店--店當

旦寨--旦兒寨

石佛寺--石堡寺

宋八疃--宋馬疃

孟二莊--磨二莊

村名歇後語

褲子沒兜--混裝(指恆莊)

板凳不結實--夾寨(指賈寨)

石磙上寨撅子--難寨(指南寨)

老娘不在家--姨送(倪宋)

燒磚的老闆--窯頭(指姚四頭)

腳後跟摳一把--陳皴(指陳村)

地理

城鄉篇

城區:城區街道辦事處,曙光、新華、旭光、平恩、光明、西城、安康、朝陽社區居委會。

邱城鎮古老村落:邱城(東街、南街、西街、北街),東屯、西屯,南辛莊、大段寨[前段寨(前楊街)、中段寨(中郭街,含岳莊)、後段寨(後楊街)],孫莊、李家莊、郭門(孫莊、郭門、李家莊統稱漳村),石佛寺、新井頭、儒林。遷民立村:霍莊、孟固、尹莊(前尹莊、後尹莊)、元東堡、葛莊、桃寨(趙桃寨、郭桃寨、王桃寨)、大馬堡、南寨村、馬固(張街、石街、賈街、呂街、孟街)。

古城營鄉古老村落:古城營、東莊、城角、花台、南營、大省莊(東省莊、西省莊)、霍漳逯、張漳逯、李漳逯。遷民立村:孟村(東孟村、西孟村)、鮑莊、楊省莊、張省莊、王省莊、潘坡(東坡,明代前村名朱馬寨,明代潘姓遷民立村)、棗坡(後坡)、劉坡(西坡)、旦寨、宋八町、路莊、李莊、辛集、劉莊、北王樓、杜林疃(西杜林疃、東杜林疃)。

新馬頭鎮古老村落:馬頭(宋代稱白家灘,東街、西街、南街、新華街、東關)、聶山固、布固(布固前街、布固后街、布固河東)、雨莊(始稱禹莊,後改名為魚市莊,演變為雨莊)。遷民立村:宋莊、韓莊、東常屯、西常屯、沙辛莊、柳辛莊、禮村(李姓始建,始名李村,後演變為禮村)、百戶寨(初名大王莊)、小郭斗、大郭斗、蘭莊、馬莊、閻村、小寨、梁固、郭莊、賈寨(含邢莊)、恆莊、郭村(含趙莊)、杏園、孟家村、東棗園、西棗園、聶樓、李二莊、東韓固(韓東固、韓西固)、溫莊、鞠辛莊、布路店、賀堡(南賀堡、北賀堡、東賀堡)、鎮東堡(北大街、南大街、北孟街、王街、馮街)、李省莊、留固(原名谷屯)、褚莊(含王常村)、耶律寨、第四營、孝固村[初名霍家莊,易名孝固村。後孝固、中孝固、北孝固、西孝固、新太鎮(原名東孝固)]、新鮮莊、波流固。

陳村回族鄉遷民立村:陳村[陳一村(含胡南莊、吳街)、陳二村、陳三村、陳四村、楊二莊。

梁二莊鎮古老村落:焦路、郎二寨(前郎二寨、後郎二寨)、程二寨、興平堡(盧興平、靳興平、萬興平)、小段寨(郝段寨、劉段寨。戰國名賢段乾木故里,天下段姓出邱縣),小河套(前小河套、後小河套)、錨寨(東錨寨、西錨寨)。遷民立村:梁二莊(東梁二莊、西梁二莊)、姚四頭(東姚四頭、西姚四頭)、小侯仲、塢頭、孟二莊、張莊、七方(東七方、西七方)、張何村、霍趙屯(張何村、霍趙屯、楊莊三村,人們習稱賀寨)、徐申寨、李申寨、杜申寨、郭呂莊(時稱呂王莊),謝里莊、賈里莊(始稱李莊,演變謝李莊、賈李莊),龔堡。

南辛店鄉古老村落:黃河套(含籍屯)、大河套(前大河套、後大河套)。遷民立村:南辛店、高莊(始名顧家莊,後顧姓遷出高姓居多改稱高家莊,漸變高莊)、大槐樹(前大槐樹、後大槐樹)、倪宋(東倪宋、西倪宋)、劉保莊、大侯仲(東大侯仲、西大侯仲)、仁義莊(一度稱劉村,東仁義莊、西仁義莊、南仁義莊)、東布寨(始名李布寨,程布寨併入)、白六寨(初名西布寨、民間稱路布寨)、司家寨、八郎寨(初名王八郎寨,任屯、秦鋪、李寨併入)、林子(始稱高堡、郭屯)、潘官寨(東潘官寨、西潘官寨)、霍家莊、東目寨(東目寨、西目寨、後王莊)。

香城固鎮古老村落:香城固(自然村王家樓、中香城固、橋南莊、杏林村,行政村北香城固、中香城固、南關、東關)、南香城固、香城固新區、小屯、大臨河(東臨河、西臨河)、小臨河、西留善固。遷民立村:谷莊、莊頭、馬蘭、杜莊、傅辛莊(初名傅溫莊,行政村傅西、傅中、傅東)、東石彥固(亦稱韓王莊)、西石彥固、登雲寺、張家莊(曾稱清漳堡、高升鎮、義和莊、朱屯、王屯、耿屯、陳屯,行政村東張家莊、中張家莊、西張家莊)。馬落堡[原稱馬羅堡,安仁鎮、本馬堡、東趙屯(曾稱為東趙莊)、西趙屯、始合堡(俗稱羅街,曾叫始和堡、史莊、司廠、司街)、張家堡(曾稱張堡)、司莊(俗稱東莊)7個行政村]、南劉村、周莊(始名周陳莊)、劉雲固、張雲固(又稱張一莊、張二莊、張三莊)、焦雲固(又稱皋雲固)。

揭秘

飛地篇

飛地是元代採取“插楔子”、“摻沙子”的辦法,“跨州、跨路”設定飛地,互相牽制以使更有力地控制,加強統治鞏固其地位的做法。結果並沒如願以償,反而造成管理困難。飛地的產生與取消都是歷史變革的需要。歷史是發展的,地域變化、名稱更改都是很自然的,無所非議,應予歷史地看待。邱縣飛地,史志記載有“邱縣十八村”、“南五營”、“東四村”、“邱縣廠”。

邱縣十八村:邱縣在威縣境內的飛地俗稱“邱縣十八村”,共三片,即寺莊片、賀釗片和北十八村片,共二十八村。1945年劃歸威縣管轄。北常屯[翟孝樓(南常屯)、北常屯]、北辛店(東辛店、西辛店、北辛店)、高莊、安家莊、褚家莊、東馬莊、史家莊、東鄭店、西鄭店、東柳疃、西柳疃、後柳疃、夏家莊、邴家莊、西王母、楊家莊、狼窩(南頭)、宮家莊、梁家莊、郭固(前頭)、賀釗(東賀釗、西賀釗、西莊)、南寺莊、孫家莊。

南五營:邱縣在廣平縣西南的飛地村莊簡稱“南五營”。1738年改歸廣平縣轄,抗日戰爭爆發後,五營歸屬屢有變化,分別劃歸廣平縣管轄(勝營、崔營、辛莊營)。魏縣管轄(北羅營、王營)。成安縣管轄(姜營、胡營)。

東四村:邱縣在館陶東南的飛地稱“東四村”或“東南四村”,分兩片,共六村。解放前屬邱縣,解放後劃歸館陶縣,今統屬冠縣管轄[萬善、岳家莊(岳莊)、王家莊(王莊)、宋家莊(宋村)、段辛莊、甘官屯、乾集村]。

邱縣廠:1406年,明成祖朱棣興建北京城建設皇家宮殿,欽定臨清州邱縣建貢磚基地,邱縣在治東衛河西岸碼頭村北置地建官窯。官窯建在邱縣,主要是土質好、水質好和運輸方便。邱縣貢磚與其它貢磚一起築造起氣勢恢宏的皇家宮殿和北京城。1431年,農民繳糧由民運改為官軍兌運,邱縣遂在官窯旁建水次兌軍倉(廠),做為上繳糧草存放之地。1506-1521年建村,當地人謂銀家圈,亦稱邱縣廠。1875-1908年已分為西廠、東廠兩村,解放後劃歸館陶縣。

歷史

變遷篇

有的村莊,由於戰爭或自然災害的嚴重破壞,村莊泯沒或居民遷徒,但村名卻延續下來,如梁二莊、孟二莊、邱城鎮霍莊。

有的村莊,由於居民搬遷或行政建制原因,村莊分化易名,如許由村,後改大聖莊、大勝莊、大生莊,最後定名大省莊。

有的村莊,因諧音不雅而改名,王馬村,諧音王八村,1934年改石佛寺,1967年改新立村,1982年經縣政府批准,復為石佛寺。

有的村莊,由於地理的變遷,居民的遷徒和人口的興衰,新的村莊易名誕生,呂王莊,因王氏遷徒,郭姓強大,而改名郭呂莊。

有的村莊,因某姓遷徒而別姓強大,而維原姓保留,而始後來強大姓氏追前,如郝段寨、劉段寨(原名小段寨,相對大段寨而言)。

有的村莊,由於自然或社會的原因,因村莊浙大而另分設遷移了。有的村莊析分東西,有的村莊析分大小,有的村莊析分前中後,有的村莊析分東南西北等等不足而論。

還有因縣域變化分離的村莊,如東韓固(邱縣)、西韓固(曲周),西留善固(邱縣)、東留善固(臨西),北王樓(邱縣)、南王樓(曲周),新井頭(北辛頭,邱縣)、南辛頭(館陶),南辛店(邱縣)、北辛店(威縣),北常屯(威縣)、南常屯(邱縣),西馬家堡(大馬堡,邱縣)、東馬家堡(郭馬堡、韓馬堡,館陶)。

有的村莊變化很有趣,如魏徵故里本名曲城,後因遭戰火焚毀,為成片焦土,易名焦城,因系軍堡,加堡改為焦城堡,此名太暗淡,後因村有興平鹽店,遠近聞名,又易為興平堡,後又因村莊居住分散,不易另設,以主要姓氏為據,分為萬、靳、盧興平。

洪災篇

邱縣歷史上戰亂和自然災害不斷對人口變化影響較大。災害不斷、戰亂頻繁、政權更迭時人口銳減。於民休養生息、墾荒屯田、積極推行人口增殖措施時,人口瑞增。莊戶頂(位於古城營西南,消失於宋代戰亂)、籍家屯(位於黃河套西北,消失於明代戰亂)、古城村(位於百戶寨村北,消失於明代戰亂)、大王莊(位於百戶寨東北,消失於明代災荒)、莊戶井(位於後段寨東北,消失於明代災荒)、吳街(位於前段寨西南,消失於明代災荒)、大許村(位於中段寨村西,消失於明代戰亂,天下許姓出邱縣)、杜莊(位於東七方西北,消失於明代戰亂)、賈里莊(位於謝里莊東南角,併入謝里莊)、梨園(位於郭村南,消失於明代災荒)、楊莊(位於霍趙屯西北角,併入霍趙屯)、陳寨(位於靳興平村東,併入靳興平)、申莊(位於大郭斗村南,消失於民國戰亂)。

人文

黃漳篇

邱縣歷史上黃漳河徑流,僅居住地的村莊地名就有39個涉水而名的古村落,與黃漳河有關。據家譜和地名普查資料考證,黃漳河故道兩側多為古老村莊,其他多為移民立村。歌頌大禹治水命名者,如雨(禹)莊。標示村莊相對於黃漳河方位者,如黃河套、大河套、小河套、漳村、大臨河、小臨河、閻(沿)村、賀堡(河東堡)、波流固皆因臨近或環繞黃漳河而得名。以治黃等除害興利命名者,如梁固、聶山固、布固、韓固、留固、留善固、石彥固、劉雲固、張雲固、焦雲固、馬固、孟固等村莊,皆因某姓管理的這一段河堤固若金湯而得名。以黃漳河決口命名者,如布固,西靠老漳河,村南有蔣口、牛口、虞公堤。形容河勢形態者,如張漳逯、李漳逯、霍漳逯、杜林疃、宋八疃、潘坡、劉坡、棗坡等等。還有一些以黃漳河碼頭、城邑命名的地名。如邱城、香城固、古城營、南營、馬頭皆是古代黃漳河兩岸的重要城鎮或碼頭而得名。

人山篇

邱縣是革命老區,邱北抗日根據地涵蓋廣大區域,1156名熱血青年血灑抗日疆場。僅以在邱縣地域上以邱縣籍烈士、涉邱事件、在外邱縣籍烈士等命名的縣、村地名就有12個。1949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為防止黨內的驕傲、腐化、個人崇拜,規定了“不以人名作地名”。1951年12月,中央有關部門又發出了《關於更改地名的指示》,“紀念革命先烈,一般用碑、塔等方式,不更改地名。但已經更改,並經該地上級人民政府批准或民眾稱呼已成習慣的,仍可沿用。”至此,這些來自烈士名字的地名陸續在地圖上消失。保留至今的僅有4村,即:侍曾村、白六寨村、新太鎮村、成志莊村。企之縣,為紀念郭企之烈士命名。宏毅縣,為紀念楊宏明、孫毅民烈士命名。興祿鎮村(仁義莊村),為紀念郭興祿烈士命名。侍曾村(“邱縣十八村”賀釗鎮西莊),為紀念李侍曾烈士命名。杜平鎮村(賈寨村),為紀念杜平烈士命名。泰和村(西常屯村),為紀念石泰和烈士命名。白六寨村(西布寨村),為紀念白清和烈士命名。延握村(新馬頭鎮東關村),為紀念孫長安烈士命名。新太鎮村(東孝固村)、成志莊村(威縣陳莊),為紀念霍新太(原名霍新太,化名王成志)烈士命名。蘭茂寨村(南寨村),為紀念王蘭茂烈士命名。趙明村(武涉縣東張村),為紀念趙明烈士命名。地名中的抗日英烈,是矗立在“人山”上的永恆豐碑。

展望

鄉愁篇

鄉愁,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要在具體的事物上得到體現。而勾起我們鄉愁記憶,喚起我們鄉愁情感的事物,必定會有一個蘊含歷史典故、或者附帶神話傳說、或者紀念當地重大歷史事件的名字,而這個名字多為地名。地名是一個地方民眾的情感寄託,這是其他東西無法代替的,是無法估量的無形資產。地名記錄人類社會發展歷程、生活環境變化,根植於當地人記憶深處,是“鄉愁”的重要載體。單純討論地名,很多人可能會不以為然,不就是一個名字嘛。但是如果有人向我們提起一個藏在心底深處的地名,比如我們的家鄉,比如有特殊意義的一個地方,這些有溫度的名字能喚起我們對過往的美好回憶。這實際上就是鄉愁寄託的原因所在。對中華歷史文化更深了解,喚醒對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意識。讓寄託集體認同感的這份“鄉愁”在城鎮化的浪潮中延續。

回眸篇

地名,故鄉的地址。它繁殖記憶與情感,承載著人生活動和歲月內容;它儲存容顏和年輪,承載著人生能量和光陰故事;他消費詩意和影響,承載著人生舊影和往事青苔;他見證青春和童年,收藏著視覺憑證和歲月依據。我們頭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後的腳印、村莊、影子,早已無蹤。故鄉,我們已走了很遠很遠。回眸一笑,家鄉的輪廓,生活的空間,夢想的搖籃,理想的港灣,道德的彼岸,漸行漸遠。卻忘了寄自故鄉的明信片。陶淵明那首:“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皆可入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