圮上老人

這個黃石台就是漢代張良和他的老師“圯上老人”相約見面的地方。 據史料記載,就在張良拜師學藝之後,“圯上老人”就和張良相約:“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 ”十三年之後,張良跟隨漢高祖劉邦,路過濟北谷城,也就是今天的東阿鎮,曾遍訪“圯上老人”而未見。

【名稱】圯上老人
【拼音】yí shàng lǎo rén
【解釋】比喻為人所希冀仰慕的人
【故事】圯上老人《史記》中又稱之為黃石公。 傳說他傳兵法與張良,具體身世無人得知,可能是司馬遷杜撰,也可能是民間傳說被司馬遷採擷入史來描寫良大。在東阿鎮駐地北一公里處,有一座黃石山,在此山的山頂上有黃石台。這個黃石台就是漢代張良和他的老師“圯上老人”相約見面的地方。《水經注》里是這樣記載了這一傳說的:“谷城北有黃石台,黃石公與子房(張良)期處也。”張良在圮橋下“拾履拜師”的故事,可謂是婦孺皆知。據史料記載,就在張良拜師學藝之後,“圯上老人”就和張良相約:“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十三年之後,張良跟隨漢高祖劉邦,路過濟北谷城,也就是今天的東阿鎮,曾遍訪“圯上老人”而未見。後來,張良來到黃石台下,見一黃色巨石,恰似一位正襟危坐的仙翁,頗像當年的老師“圯上老人”,即認為這石頭就是老師化作而成,於是,張良便在此地建了祠堂,將這塊黃石供拜起來,以紀念老師授業之恩。因此,黃石台便成了東阿八大景之一的“黃石仙蹤”。如今的黃石山上,依舊保留著黃石仙洞,該洞高深三米,洞的正面依崖鑿壁雕有黃石公像一尊。左下為張良塑像,單膝而跪,雙手捧履,面目恭敬,惟妙惟肖,令人起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