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下

《在網下》是現代的一部非情節小說,作者是艾麗斯·默多克。本書很有些英國流浪漢小說的味道,主要敘述“我”無家無業,是個靠筆桿子維生的知識分子所經歷的故事。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在網下創作年代:現代作者:艾麗斯·默多克作品體裁:小說

內容概要

當我走出站口看見菲恩來接我,就知道是出事了。菲恩是我的朋友,在別人眼裡他是我的隨從,其實並不是。他告訴我麥格黛恩把我們趕出來了,因為她要結婚,那男的是個賭賽馬的,很有幾個錢。我們找到麥格黛恩,請她寬容些,但遭到了拒絕。我溜躂到汀克漢姆太太書店前,看見她手裡拿著本《奇異的故事》,坐在她養的一群貓中間,旁邊的半導體傳出低弱的音樂聲。我和她聊起了心煩的事。回想起我曾與麥格黛恩的一次吵架。那次我有事沒能赴約,她把我快寫成的史詩撕得粉碎。她曾暗示她想結婚,而我想的卻是另一回事。我想寫小說,想翻譯法國作家J·皮埃爾的作品。我新近剛譯完他的小說《木夜鶯》,這本書若能出版,我將獲得一筆數目可觀的稿酬。我叫詹姆斯·堂納格休,愛爾蘭人,不過我只回都柏林一次。30齣頭的我年輕有為,只是我很懶,以寫作為生。我個頭不高,會柔道,還患有神精衰弱症。因而我害怕孤獨,需要菲恩的幫助。菲恩這時走來,提議我們去找戴伍幫忙。戴伍是個哲學教師,正與一群年輕人高談闊論,於是我去找女友安娜幫忙。我曾經非常愛她,但總不能了解她。她的歌唱得十分動聽,我就是在一次演唱會時認識她的。她的妹妹薩迪是電影明星,安娜不知為什麼從來不想進入影視界,我覺得她在這方面很有潛力。我找到了安挪所在的劇院。走進一間屋子,我發現周圍掛著一幅幅面具。正當我不知所措時,我聽見另一屋子傳來聲音。順著聲音我走進房間,看見了安娜。我想過去親吻她,就象以前我教她柔道時把她摔倒後親吻她那樣。我這樣做了,並向她說我愛她。但她顯出厭煩的樣子。我問她在乾什麼,她告訴我她已經放棄了唱歌,正從事戲劇事業。她很忙,建議我去找薩迪幫忙,因為她正需要一個照料她房子的人。我在一家美發廳見到了薩迪。她十分高興,叫我儘快去她家做管理人。因為有個男人常來纏她,這個男人叫貝爾方德。聽到這個名字我心中一驚。因為我和他曾有過一段難忘的交往。雨果·貝爾方德以前不姓貝爾方德。他的父母是德國人,到英國後做軍火買賣。為了過個吉利,改姓貝爾方德。後來果真生意興隆。雨果繼承父親的產業時,工廠辦得正紅火。但雨果是個和平主義者,轉產火箭和煙火。然而他還是發了財。但雨果仍然生活簡樸,還常和工人一起幹活。我和他是在一家療養院認識的。那時我得了感冒,作為治療試驗對象住在那兒。我的同伴就是雨果。當我和他交談後,我發現他是個最冷靜最客觀的人。我們的談話涉及了各種問題。治療結束後我們各奔東西。後來我從法國回來,又常與雨果見面。有時我回家後把我倆的談話記下來,過一個時期拿出來看又覺得很不連貫,於是就作些補充潤色。本來我記下我們的談話只是為自己看,就沒有對他提起此事。 

 一天我忍不住把手稿拿給戴伍看,他覺得挺好,又傳給一些朋友看。不少人建議我發表這本書。終於我經不住誘惑把手稿送給了出版商。不久它以《沉默者》發表。當時,我的心情恨沉重,覺得對不起雨果,不該把和朋友的私下談話公之於眾。從此我害怕看見雨果,而那時雨果辦起電影業並享有名聲,漸漸我們的關係就疏遠了。沒想到現在薩迪又提起了他。我到薩迪家後無所事事,無意中在書架上發現了一本《沉默者》。這又勾起我的往事。我決定向雨果說明真清。但房門都鎖著,是菲恩幫忙,用鐵絲撬開廚房的側門,我才得以走出薩迪的家。菲恩、戴伍和我四處找雨果,結果雨果沒找到,卻在一家酒店認識了社會主義者萊夫特。他和我一起喝酒談政治,然後我們四人夜遊泰吾土河,直到天亮才分手。清晨我與戴伍一起喝茶,他給我一封安娜的信,信中讓我快去找她。但等我找到她的劇場,那裡已經人去屋空。聽說她要去好萊塢演戲,我心情惆悵。最後決定我應該修改《沉默者》。我想去薩迪家拿這本書,但走到她家門口,聽到她正和山姆(麥格黛恩的情人)談有關我的事。山姆拿到了我譯的《木夜鶯》手稿,已聯繫雨果的電影廠把這篇小說改編成電影,他鼓動薩迪參加演出。我聽了非常生氣,決心一定要找到雨果,告訴他山姆卑鄙的計畫。首先我得從山姆那兒把我的手稿弄回來,使他的電影拍不成。我找菲恩幫忙,告訴他我的計畫。菲恩仍用鐵絲撬開了山姆家的門,沒想到在他家有一條大狗鎖在房中央的籠中,它也是山姆用來拍電影的。我們四處翻找,但仍未發現我的手稿。一氣之下我們劫走了那條狗。我牽著狗去找雨果。來到電影廠,那裡正在開大會。講話的正是萊夫特。他在講社會主義,聽眾群情激昂。雨果也在其中。我拉他到一旁,向他講了山姆的陰謀,但他以乎不以為然,又轉身去聽演講。忽然一陣警笛聲,人群騷動。雨果沖向講台幫助萊夫特逃跑,而他卻在與警察的衝突中受了傷。我因為帶著狗,躲過了警察的扣留。第二天我找到戴伍,商量對付山姆的辦法。我們決定他以我的口氣給薩迪寫封信,讓他們用錢來換狗。我去法國找麥格黛恩,因為她來電報叫我去。在巴黎我見到她,她告訴我她為我找到了一個好工作——做一家電影公司的編劇,我不用乾什事就可以賺錢。我拒絕了她。我問起她《木夜鶯》手稿落到山姆手裡的事。她得意地告訴我山姆受騙了,那個電影根本拍不成。回到英國後我大病一場。病好後我在那家醫院找了個活。無意中我發現雨果在這裡治傷。深夜我找到他,向他說了一切。他告訴我不必為《沉默者》的事煩惱。他還告訴我他並不愛安娜而是安挪在追求他。他愛的是薩迪,而薩迪愛的卻是我。這真是出平我的意料。雨果讓我幫他逃出醫院,我雖不情願,還是冒著丟掉工作的危險,為他偷出他的衣服,逃出醫院。分手時他告訴我他不再搞電影而準備做生產表的生意。他還告訴我在他家有一筆錢,一部分是給萊夫特的,一部分是給我的。我找到他家,拿了他保存的那本《沉默者》,一些書信和一些錢。我又來到汀克漢姆太太店前,她交給我幾封信。一封是萊夫特的,他在信中說如果我能做些革命工作,他會很高興。另一封是J·皮埃爾的,他送給我一本他新近寫的獲獎小說。還有一封是菲恩的,他說他回都柏林了,因為他早就想回去。最後我打開薩迪的信。信中說她並不想買回那條狗。她最近很忙,但不久也許我們會再相見的。我很高興。我打算重新開始。[1]
編輯本段作品賞析
艾麗斯·默多克與許多英格蘭、愛爾蘭作家如J·喬伊斯、S·貝克特等一樣,是個既特殊又有天才的作家。小說《在網下》極其具有默多克風格,發表後曾轟動一時,以致使她後來寫的幾部小說顯得相形見絀。《在網下》並不是情節小說,它很有些英國流浪漢小說的味道。敘述人“我”無家無業,是個靠筆桿子維生的知識分子。他從被趕出麥格黛恩家後,從一處到另一處,幾乎處處都不能讓他順心如意。同時通過“我”的見聞和經歷,讀者看到紛亂的花花世界和各種類型的人物。《在網下》也是一部沒有主人公的小說。讀者隨著“我”的生活旅程——漫無目的的旅程,見到了待人誠懇樸實的菲恩、善於高談闊論的戴伍、堅定的社會主義者萊夫特、實業家雨果以有善於投機取巧的山姆和四個性格分明的婦女形象:麥格黛恩、汀克漢姆太太、安娜與薩迪。在這些不同層次的人中,敘述人“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雨果。他是“我”,甚至是作者默多克的一個理想人物。作者的哲學觀點主要是通過“我”與雨果的談話體現出來的。首先,小說中“我”對事態分析、判斷的一次次失誤體現了柏拉圖、蘇格拉底哲學中否認人可以認識現實的觀點。“我”所見、所描述的現實其實都不一定是真正的現實。“我”自以為薩迪愛的是雨果,安娜愛的是“我”,而事實卻正相反。書名《在網下》出自德國哲學家維根斯坦《邏輯哲學》中的術語,意為:語言就像一張網,蓋在多彩的世界上。語言既能反映現實,也能掩蓋現實。小說第四章“我”與雨果的談話之一,就是關於語言的特性。他們談到了普魯斯特的意識流。“‘描寫人的感情這事有點玄,’雨果說,‘這些描寫太做作。’‘為什麼?’我問。‘因為,’雨果說,‘一開始寫,事情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最終他們得出結論:唯一的希望就是別說,別寫,因為“語言根本無法讓你表現實際是怎樣”,“語言是一部製造謊言的機器。”“只有我們的行動才是真實的。”其次,小說中“我”對雨果的尊敬、歉意和敬而遠之的態度,表現了作者在生活中的道德哲學觀。雨果是默多克小說中少有的正面人物。他克己無私、實幹敢幹、厭惡名利、生活檢朴、待人誠懇。不顧危險去救社會主義者萊夫特,並給予他們經濟上的支持。他熱戀著薩迪,最終看清無望而激流勇退。雨果的才華、追求,體現了作者善與美的人主觀。因而有人又稱默多克的哲學為“道德哲學”。《在網下》不僅包含著豐富的哲學內容,而且藝術性很強。小說的敘述語言流暢自然、幽默風趣,同時體現出“我”的性格特徵。“我”在別人眼裡是個有才華但又不願做事的人,是個不願受人控制、影響、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也是個對社會主義既懷疑又報有好感的有頭腦的人。“我”這個形象在二戰後的英國很有代表性,以往的熱情已過,他們開始冷眼看世界,試圖對事情做出自己的判斷。然而作者不時暗示讀者,人們追求自由選擇,但是在虛幻複雜的世界上,面對選擇並非易事。這點也正是默多克對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補充。《在網下》的流浪漢小說結構也表達了默多克的哲學觀點。世界是複雜多樣的,生活是變化多姿的,人物是相互關聯又各自獨立的。因而作者結構小說的方法也是開放式的。敘述人“我”在讀者面前像是畫了一棵大樹,樹枝伸向四面八方,就像人們的生活道路一樣。然而藝術絕非等於無序的生活。這棵樹的輪廓是清晰的,枝蔓是健壯的,體現了作者的嚴謹構思和嫻熟技巧。小說20章,其中第4、8、12、16和20章構成全書的骨架,使敘述自然有機地連繫在一起。書中的敘述人“我”是個男性,與作者正相反。而且,在她以後的數部第一人稱小說中“我”也都是男性。默多克更關心異性——男性的心態,這是她不同於當代眾多女作家的獨特之處。

作者簡介

艾麗斯·默多克,英國小說家。1919年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英格蘭——愛爾蘭家庭。自幼遷居倫敦,曾受教於布里斯托白德明頓學校,後進入倫敦的弗羅拜爾教育學院。1938—1912在牛津薩默維爾學院學習古典名著,廣泛涉及了古典歷史、文學和哲學。1942—1944年在英財政部工作,其後的兩年服務於聯合國救濟總署,曾赴比利時、奧地利從事救濟難民的工作。戰後的歐洲滿目瘡痍,千百萬人無家可歸,這些使她對存在主義哲學產生了興趣。1947年她獲劍橋大學紐漢姆學院獎學金學習哲學,1948年畢業後受聘於牛津、聖安尼學院,此後至1963年在該學院教授哲學,同時開始寫作小說。1953年發表哲學著作《薩特:浪漫的唯理論者》,1956年她與同事約翰·貝雷教授結婚。在默多克的創作中,哲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她把小說視為解釋哲學的工具,但又不失文學作品的生動活潑。她的第一部小說《在網下》(1956)奠定了她在英國當代文壇中的地位。作品有《鍾》(1958)、《砍掉的頭》(1961)、《沙中樓閣》(1957)、《紅與綠》(1965)、《布魯諾的夢》(1969)、《黑王子》(1973)、《海,海》(1978)、《修女與士兵》(1980)、《哲學家的學生》(1983)、《好學徒》(1985)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