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熱紅樓文學十講

《紅樓夢》的念頭,應是對《紅樓夢》創作衝動最合理的判斷。 確立“恨”的主題是沒有疑問的,《紅樓夢》的創作衝動就產生於“恨”。 三、《紅樓夢》的創作手法洪升的代表作是《長生殿》傳奇。

圖書介紹

土默熱紅樓文學十講點擊查看大圖
- 土默熱紅樓文學十講
首先必須明確:《紅樓夢》是一部小說,不是信史。小說創作自有其一般規律,《紅樓夢》當然也不例外。作者的創作衝動如何產生,創作主題如何確定,創作素材如何收集,創作手法如何謀劃,都可以根據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去分析判斷,跳出規律之外的文學創作活動是不存在的。 當今紅學不論考證、索隱、評點、探佚各派,都不去研究《紅樓夢》的文學創作過程,而是採取削足適履的荒誕附會方法,把曹雪芹打扮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天才,把《紅樓夢》粉飾為一部憑空杜撰的作品,把《紅樓夢》的創作過程描繪成一場莫名其妙的鬧劇,滑向了“曹學”歧途,陷入了主觀唯心主義的泥潭。 本文根據文學創作的一般規律,通過對《紅樓夢》創作過程的分析,試圖揭示出《紅樓夢》產生的真相,真正還紅學以“學”的地位。一、《紅樓夢》的創作衝動 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其創作之初,作者都必然有一種強烈的創作衝動,充溢於胸膛中的創作激情達到了不可遏制的程度,從心底里發出我要寫、我必須寫、我馬上寫的吶喊。雨果的《悲慘世界》、托翁的《安娜·卡列尼娜》、魯迅的《狂人日記》、《為了忘卻的紀念》等,莫不如此。《紅樓夢》的作者在創作之初也必然有同樣的創作衝動。 《紅樓夢》開篇,在“作者自雲”中,就交代了這樣的創作衝動:作者 “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正處於“愧則有餘、悔則無益之大無可奈何之日”,“欲將以往所賴,上賴天恩,下承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飴甘饜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負師兄規訓之德,以致今日一事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紅樓夢》作者的創作衝動起因是經歷了“一場夢幻”,使自己陷人了絕望的“大無可奈何”境地。這場“夢幻”就是作者洪升的“仕途經濟”夢想徹底破滅。康熙二十八年秋,因在“國喪”期間“聚演”《長生殿》,洪升被朝廷逮捕下獄,革去了“國子監生”的功名,徹底斷絕了仕進之路。 出獄後,洪升自感“愧則有餘,悔則無益”,激憤無奈之下,一個人跑到了京郊盤山,在青溝禪院“參禪”了“旬日”時間。洪升的創作衝動,就應該是在盤山“參禪”期間產生的。 盤山有盤古寺,相傳是盤古從混沌中開闢“大荒”的地方;盤山多大石,青溝禪院旁的“風動石”,相傳是女媧補天棄置不用的一塊石頭。此時處於絕望心境中的洪升,以這塊頑石自譬,產生以自己的經歷,“編述一記” 《紅樓夢》的念頭,應是對《紅樓夢》創作衝動最合理的判斷。二、《紅樓夢》的創作主題 紅學界對《紅樓夢》的作品主題沒有疑義,都認為《紅樓夢》有“情” 、“恨”和“空”的三重主題。但對《紅樓夢》為什麼確立“情”、“恨” 和“空”這樣三重主題,似乎迄今沒有哪個學者能說得清楚。 洪升在盤山產生了《紅樓夢》創作衝動之後,首先必須明確創作主題,即自己要寫什麼,要表達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確立“恨”的主題是沒有疑問的,《紅樓夢》的創作衝動就產生於“恨”。恨什麼?恨誰?一恨那個棄用石頭補天的“女媧”,也就是恨那個革去了自己功名前程的朝廷;二恨“風塵碌碌,一事無成”的自己,在錦衣玉食時“耽擱花箋彩紙”,不務正業,無能不肖,以致今日窮困潦倒,“於國於家無望”。 洪升為什麼確立“情”的主題呢?這是洪升人生的感情經歷決定的。洪升有兩個聰明美麗的親妹妹,還有諸多“霜管花生艷,雲箋玉不如”的表妹,從洪升形容她們的詩句中可以看出,她們都是才女,都與洪升從小一起聯句酬唱。她們的命運都很悲慘,洪升的兩個妹妹,都因為婚姻不幸,年輕輕就夭亡了。洪升的妻子黃蕙,字蘭次,是洪升的嫡親表妹,從小青梅竹馬,前半生與洪升的感情經歷十分纏綿,後半生又同洪升相濡以沫,過著貧苦困頓的生活,可謂為洪升還了一輩子眼淚。洪升的十二個表姐妹,個個美麗聰明,都是當時著名的女詩人,在那特定的歷史時期,又全部落得“千紅一哭 ”的悲慘命運。在《紅樓夢》的創作中,“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表現 “閨閣中歷歷有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洪升為什麼還要確立“空”的主題,寫“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呢?這是由洪升家庭的真實經歷決定的。洪升出生於杭州這個“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洪家是一個經歷了一百多年繁華的東南“望族”。到了清初,由於改朝換代的原因,洪家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家族把振興的希望,寄托在洪升身上,而洪升卻因為自己的“荒唐”,永遠斷絕了仕進前程,也同時永遠斷絕了洪家在新王朝復興的希望。事實上,洪家在洪升生前,就親人流離星散,富貴一敗塗地了,真可謂一片茫茫白地,洪升由此確立“空”的創作主題,是勢在必然的。三、《紅樓夢》的創作手法 洪升的代表作是《長生殿》傳奇。《長生殿》創作於康熙二十七年前,是洪升年輕時的作品。《長生殿》創作傾注了洪升十年心血,先後三易其稿。洪升終生都為《長生殿》感到自豪。《紅樓夢》的創作手法,自覺不自覺地因襲《長生殿》的謀篇布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首先是在外殼上,採用夢幻和寫實交織的創作方法。《長生殿》的主人公是來自“蓬萊仙境”的“孔升真人”和“蓬萊仙子”,《紅樓夢》的主人公是來自“太虛幻境”的“神瑛侍者”和“絳珠仙子”;《長生殿》的人物命運由“牛郎真人”、“織女大士”和“月宮仙女”安排擺布,《紅樓夢》的人物命運由“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和“警幻仙姑”安排擺布;《長生殿》的女主人人生記載在“宮嬪冊”“妃後編”中,《紅樓夢》的女主人人生記載在“薄命司冊子”中。 其次是在內涵上,採用描寫多角戀愛的純情“意淫”手法。《長生殿》的主人公唐明皇與玉環和梅妃鬧三角戀愛,愛情在三角關係中游移不定,及至在“長生殿”密誓後轉為忠貞;《紅樓夢》主人公賈寶玉與寶姐姐和林妹妹鬧三角戀愛,見了姐姐就往往忘了妹妹,及至在“大觀園”中互訴衷曲後轉為堅定。《長生殿》在創作過程中,“一涉穢跡,絕不闌入”,寫李楊二人的純真愛情;《紅樓夢》在創作過程中,專寫“意淫”,排斥“皮膚濫淫 ”,寫寶黛二人的心心相印。四、《紅樓夢》的創作素材 《紅樓夢》創作的基本素材,是洪舁及其家庭的真實生活,這是毫無疑義的。書中賈府的衰落史,就是洪家的衰落史;書中寶玉的感情生活,就是洪升同妻子黃蕙、妹妹和表妹們的感情糾葛;書中寶玉拒絕走仕途經濟道路的叛逆性格,就是對洪升自己經歷的真實刻畫;書中眾兒女的樂園“大觀園 ”,就是根據洪家的後花園創作的,洪家宅園是宋朝皇帝御賜的,“大觀” 是宋徽宗的年號。 《紅樓夢》畢竟是小說,創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吸收一些作者所見所聞的其他素材。從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文學作品看,《紅樓夢》吸收的這些素材,都與洪升的生活經歷有直接關係。在妙玉身上,有陳妙常的影子,妙玉的名字、身份、感情都與陳妙常相關。明末清初,陳妙常的故事廣泛流傳於蘇杭一帶,洪升當耳熟能詳。 在黛玉身上,有馮小青的影子。馮小青的故事,是杭州最著名的傳說之一。小青是出生於淮揚的才貌雙全的妓女,年十六嫁杭州馮生為妾,由於大婦悍妒異常,小青被迫在西湖孤島別居,年十八便抑鬱而死。小青遺詩與黛玉詩有升 曲同工之妙,小青焚稿與黛玉斷情也有連帶關係。 黛玉葬花,明顯是抄襲唐寅葬花的故事,《葬花詞》就是唐寅詩的翻版,不僅內容相近,好多詞句也完全相同。根據《洪舁年譜》記載,洪舁晚年,曾專門去蘇州桃花塢拜謁唐寅墓。在桃花塢,洪升比較自己和唐寅的命運,感慨系之,曾賦詩四首,其中有“不知他日西陵路,誰吊春風柳七郎”的句子。“柳七郎”就是宋代的柳蓍卿,洪家刊刻的《清平山堂話本》記載了他的故事。洪升以“柳七郎”自譬,哀嘆他日誰吊,與《紅樓夢》中黛玉哀嘆“他年葬依知是誰”,完全是一樣心境。五、《紅樓夢》的創作過程康熙二十八年到洪升去世,十五年中,洪升似乎沒有停止過《紅樓夢》的創作。其間幾易其稿,已不可考,但從書中記載的《紅樓夢》的幾個別名,似乎體現出了洪升創作的幾個階段。 康熙二十八年,洪升在遭受人生最重大的打擊之後,於京郊盤山的大石頭下,醞釀創作的作品,主要是以無才補天的石頭自譬,寫自己“於國於家無望”的“恨”和“悔”。此時作品的題名,似應是《石頭記》。 康熙三十年,洪升回到了故鄉杭州,在故土撫今追昔,必然轉而寫“情 ”。從杭州天竺寺的“三生石”故事出發,又產生了“神瑛”和“絳珠”的形象,產生了“還淚”說。此時作品的名稱,似應更改為《情僧錄》。 康熙三十八年,洪升父母已亡故,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也夭亡了,東南 “望族”的洪氏家族,已“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幾代人的繁華夢,至此徹底破滅了。洪升在遷葬弟妹遺骨後,哀痛不已。此時作品的內容,必然大量增寫“空幻”,作品的名稱,似應定為《紅樓夢》。 此後直到康熙四十三年落水溺死,洪升的虛無主義思想愈趨嚴重。此期間洪升的兒子之震又開始了求取功名,孫子也漸漸長大,杭州的年輕才俊,又多有投到洪升門下學習者。為了教誨年輕人,避免走自己年輕時“荒唐” 的老路,將作品更名為《風月寶鑑》,大概是言之成理的。康熙四十三年,洪升應曹寅之約,到江寧織造府“暢演”三日《長生殿》。據曹寅贈洪升詩記載,洪升把“行卷”帶到了曹府,曹寅讀了“行卷” ,見其中記載的內容是“稱心歲月荒唐過,垂老文章恐懼成”。由此不難看出,洪升的“行卷”,不正是《紅樓夢》書稿么?洪升歸家途中就不幸淹死了,兩年後,曹寅也病死了,隨後曹家被抄,誰還會為洪升的“行卷”出版而操持?傳到曹雪芹,大概感到書中內容與己家相類,故此對洪升的“行卷 ”加以“披閱增刪”,並更名為《金陵十二釵》,傳抄問世。脂批記載“雪芹舊有《風月寶鑑》”,說的就應該是洪升留下的“行卷”。題名為《金陵十二釵》的作品並未流傳下來,今天所能見到的只有題名為《石頭記》和《紅樓夢》的作品,可能是曹雪芹改動不大,基本保持洪升作品原貌的書稿。

作者介紹

- 土默熱紅樓文學十講
土默熱,蒙古族,一生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學術生涯主攻明清史。對《紅樓夢》的研究有獨到見解且自成體系,已發表100萬字的學術論文,出版了《土默熱紅學》等著作。

圖書目錄

- 土默熱紅樓文學十講
前言 《紅樓夢》文學創作過程分析
第一講 《紅樓夢》文學比較
第二講 《紅樓夢》文學背景
第三講 《紅樓夢》文學創作
第四講 《紅樓夢》文學宗旨
第五講 《紅樓夢》文學藝術
第六講 《紅樓夢》文學底色
第七講 《紅樓夢》文學傳承
第八講 《紅樓夢》文學評點
第九講 《紅樓夢》文學流傳
第十講 《紅樓夢》文學流派
後記 紅學各流派兼容互補的結合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