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密度

土壤密度

土壤密度(soil particle density),又稱土壤比重。其大小與土壤的化學與礦物組成有關。單位體積土壤(不含孔隙)的烘乾重量,土壤物理參數之一,單位為Mg/m3。一般土壤的密度多在2.6~2.8Mg/m3範圍內,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密度較低。用它和土壤容重的數據可以計算出土壤總孔隙度,計算時通常採用平均密度值2.65Mg/m3。

基本信息

測量原理

土壤密度的測定(比重瓶法)

嚴格而言,土壤密度應稱為土壤固相密度或土粒平均密度。

測土壤密度通常採用比重瓶法。

原理:用已知質量的土樣放入水中或其他液體,排盡空氣,求出由土壤置換出的液體的體積。以烘乾土質量(105度)除以求得的土壤固體體積,即得土壤密度。

測定方式

土的密度一般是1.5~2.0噸/立方米(不可能是2.6~2.8,因為普通混凝土才最多2.5左右)。花園中的土的密度準確的數值誰也不能說清楚,只有通過試驗確定。一般土壤的密度可以採用環刀法試驗得到。

環刀法具體操作步驟:

土壤密度

(1)本試驗方法適用於細粒土。

(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

1)環刀:內徑61.8mm和79.8mm,高度20mm。

2)天平: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稱量200g,最小分度值為0.01g。

(3)環刀法測定密度,應在環刀內壁塗一薄層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將環刀垂直下壓,並用切土刀沿環刀外側切削土樣,邊壓邊削至土樣高出環刀。根據試樣的軟硬採用鋼絲鋸或切土刀整平環刀兩端土樣,擦淨環刀外壁,稱環刀和土的總質量。

(4)試樣的濕密度,應按下式計算:

ρ0=M0/V

式中ρ0——試樣的濕密度(g/cm3),準確到0.01g/cm3。

(5)試樣的乾密度,應按下式計算(見附屬檔案)。

(6)本試驗應進行兩次測定,兩次測定的差值不得大於0.03g/cm3,取兩次測值的平均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