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與生物地理

土壤地理與生物地理

第二章土壤的形成 一、土壤分類的概念 第二節土壤的分布

基本信息

作 者:陳炳濤 主編
出 版 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1-3-1
版 次:1頁 數:360字 數:300000 印刷時間:2005-1-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561706282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土壤地理與生物地理》這本教材,是根據國家教委師範教育司1989年編制的二年制師範院校地理專業本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編寫而成的。
本書的內容包括三部分:第一篇土壤地理,主要闡述土壤的基本屬性,土壤形成、類型和分布規律及其與成土因素之間的關係;第二篇生物地理,著重闡述生物群體的特性,群落演變、類型和分布規律及其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還介紹了生態系統的基本內容;第三篇自然地理環境,主要說明自然地理環境的綜合特徵、地域分異規律和介紹自然地理區劃與土地類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說明人類活動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此外,在本書後面還附有實驗、實習方面的指導書。
本課程在師範院校地理專業是一門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為了改變過去地理專業課程門類偏多的狀況,現將土壤地理、生物地理和綜合自然地理的基本內容組合成為一門課程是合理的。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土壤和生物是自然地理環境中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而且對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循環和能轉化起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若將它們組合成為一種自然地理系統,那是較為理想的。

目錄

第一篇 土壤地理
第一章 土壤剖析
第一節 慨述 
一、土壤剖面的發育
二、單個上體和聚合上體
三、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產力
第二節 土壤固體部分——土壤礦物質和土壤有機質
一、土壤礦物質
二、土壤有機質
一、土壤有機一無機複合體
第三節 土壤膠體與土壤吸收性
一、土壤膠體
二、土壤吸收性能
第四節 土壤孔隙、水分和空氣
一、土壤孔隙
二、土壤水分和土壤溶液
三、土壤空氣
第二章 土壤的形成
第一節 岩石風化與風化產物
一、風化作用
二、風化過程的階段性
三、風化產物的類型
第二節 土壤形成因素
一、土壤形成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
二、自然成土因素在成土過程中的作用
三、人為活動對土壤形成和演變的影響
第三節 土壤形成過程
一、土壤形成的基本概念
二、主要的成上過程
三、土體分異和土體構型
第三章 土壤的類型與分布
第一節 土壤的分類問題
一、土壤分類的概念
二、中國的土壤分類
三、國外土壤分類簡介
第二節 土壤的分布
一、世界土壤分布的基本輪廓
二、土壤的水平分布規律
三、土壤分布的垂直帶性
四、土壤的局地性分布
第三節 主要土壤類型
一、苔原土壤——冰沼土
二、森林土壤
三、草原土壤
四、荒漠土壤
五、鹽成土
六、水成土壤
七、岩成土壤 
八、山地土壤
九、水稻士
第二篇 生物地理
第四章 地球上的生物界
第一節 生物的主要類群
一、生物分類概述
……
第五章 生物與環境
第六章 種群與生物群落
第七章 生物群落的類型及其分布
第八章 生態系統
下篇 自然地理環境
第九章 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第十章 自然環境的地域分異
第十一章 人類與自然地理環境
附錄一 土壤剖面觀察與描述記載
附錄二 認識常見植物
附錄三 認識常見高等動物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