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地震災害與減災對策

圖說地震災害與減災對策

《圖說地震災害與減災對策》是由宋波,黃世敏編著,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於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圖說地震災害與減災對策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首先介紹了地震的基本知識,在對城市地表災害等物理現象進行分析基礎上,對建築結構,橋樑,公路,鐵路,管線等城鎮生命線工程災害進行了歸類和介紹。圍繞城鎮災後的主要特徵,對災後應急救援及恢復重建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論述。

本書可作為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城市規劃、土建、交通等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施政決策的參考。也可以為大專院校,科研單位、設計、施工單位指導震災之後的恢復和重建提供依據;也可以作為普及培訓抗震減災人員專業知識的輔助教材。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近年來國內外的大地震

1.2 地球構造

1.3 地震及其成因

1.4 地震波、震級及地震烈度

1.5 我國的地震活動地區

1.6 地震的震害現象及對人類的影響

第二章 地表災害現象

2.1 斷層破壞

2.2 地基的砂土液化

2.3 滑坡

2.4 震後對邊坡的臨時加固

2.5 地面的不均勻下沉

第三章 建築結構典型災害事例與解說

3.1 建築結構基礎的破壞

顯示全部信息

部分章節

第一章 緒論

地震俗稱地動,是一種具有突發性的自然現象。地震按其發生的原因,主要有火山地震、陷落地震、人工誘發地震以及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破壞作用大,影響範圍廣,是房屋建築抗震研究的主要對象。在建築抗震設計中,所指的地震是由於地殼構造運動(岩層構造狀態的變動)使岩層發生斷裂、錯動而引起的地面振動,這種地面振動稱為構造地震,簡稱地震。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每天都在發生地震,一年約有500萬次。其中約5萬次人們可以感覺到,能造成破壞的約有1000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幾次。目前記錄到的世界上最大地震是8.9級,發生於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地震。

1.1 近年來國內外的大地震

近年來國內外發生了多次較為強烈的地震,例如:中國唐山地震、美國加州北嶺地震、日本阪神地震、中國台灣集集地震、印度大地震等。

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地震,震級為7.6級,震中區烈度11度。150萬人口中死亡24萬,傷16萬.直接經濟損失100億元,震後重建費用100億元。

1994年1月17日發生的美國加州北嶺地震,震級為7.0級,2400棟建築被毀,多處高架公路橋受損,死亡61人,傷7300人,直接經濟損失300億美元。

1995年1月17日發生的日本阪神地震,震級為7.2級,22萬棟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死亡6348人,傷4萬人,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

1999年9月21日發生的台灣集集地震,震級為7.6級,死亡0.24萬人,經濟損失118億美元。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發生地震。據印度地震部門測定,這次地震為芮氏7.9級,死亡人數達16403人,受傷人數達55863人,經濟損失45億美元。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