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高島易斷

圖解高島易斷

《圖解高島易斷》(居家必藏版)在清代浙東學者王治本先生譯本的基礎上進行精心點校。為了彰顯蘊含的義理,我們專門創造了六十四卦圖解系統,採錄了清朝“四庫全書版”的卦畫和明朝的古插圖,並對所有的占題和實際占例進行了精心編排,希望能給讀者的閱讀和欣賞提供更大的便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易經》被譽為華夏文明之源。它的古老和深邃,使它當之無愧地成為世界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易經》很早就傳入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更成為改革運動的文化之魂。當時提出的組閣原則是"不知《易》者,不得入閣"。

高島吞象先生是明治維新時期湧現的易學大師,在日本有"易聖"之稱,他利用《易經》進行廣泛的占卜,小到尋物、天氣、婚姻、營商、疾病、個人氣運等,大到國家的軍事、政治、國際關係,有事必占,幾乎每占必中,許多占斷結果被日本天皇、內閣總理和各省大臣所採納。他曾準確預言了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其中包括定遠艦的沉沒和戰後條約的簽訂。

編輯推薦

《圖解高島易斷》(居家必藏版)日本“易聖”的絕世占書,再現易占失傳正法。

占例豐富:高島親斷占例500個,每個都經過歷史檢驗準確無誤

占事明了:問營商、問學業、問婚娶、問生育、問疾病、問失物,無論占得何卦,均能得到清晰明了的解釋

■預測出中日甲午戰爭及兩國的氣運結局

■預見我國定遠艦的沉沒及威海衛海軍基地的陷落

■知曉戰後大臣李鴻章赴日簽訂《馬關條約》的時間

■推測出條約簽訂後法、德、俄三國和日本的利益糾紛

《圖解高島易斷》(居家必藏版)將告訴你

《高島斷易》是日本有“易聖”之稱的高島吞象先生畢生實踐的結晶,它以多種文字流傳於世,在國際易學界有很大影響。高島吞象活動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以占卜參政,其占筮不離《易經》一句一字,堪稱占筮學之正脈。《圖解高島易斷》(居家必藏版)的占卜內容多涉及當時日本的軍政大事、國際關係,其中又以中日關係為重點,曾準確預言了中日甲午戰爭的結果,其中包括定遠艦的沉沒和戰後條約的簽訂。書中的很多占斷曾在報刊上公開發表,許多占斷分析被當時的日本政要所採納,在朝野有相當大的影響。

目錄

編者序/易以觀天下之變 10

漢譯者序 12

作者自序 13

栗本鋤雲序 20

副島種臣序 21

《周易·上經》

乾為天 28

坤為地 42

水雷屯 57

山水蒙 71

水天需 84

天水訟 98

地水師 109

水地比 120

風天小畜 131

天澤履 143

地天泰 155

天地否 167

天火同人 180

火天大有 193

地山謙 205

雷地豫 217

澤雷隨 229

山風蠱 243

地澤臨 256

風地觀 267

火雷噬嗑 281

山火賁 293

山地剝 305

地雷復 315

天雷無妄 326

山天大畜 338

山雷頤 350

澤風大過 363

坎為水 375

離為火 386

《周易·下經》

澤山鹹 398

雷風恆 408

天山遁 418

雷天大壯 428

火地晉 438

地火明夷 449

風火家人 460

火澤睽 471

水山蹇 483

雷水解 493

山澤損 504

風雷益 516

澤天 528

天風 540

澤地萃 552

地風升 562

澤水困 573

水風井 584

澤火革 596

火風鼎 607

震為雷 618

艮為山 630

風山漸 640

雷澤歸妹 650

雷火豐 660

火山旅 671

巽為風 681

兌為澤 691

風水渙 701

水澤節 712

風澤中孚 723

雷山小過 734

水火既濟 745

火水未濟 756

中村敬宇跋 767

……

文摘

插圖:

插圖:

作者自序

人雖有智愚、賢不肖、貴賤、貧富之殊,其處世也,各勞精於思慮,一日無有間斷。而其所志,或有為一家者,或有為一國者,或有為宇內之公益者,雖因各人天賦之能力不齊,而有大小輕重之差,大泛觀之,無非希望國家之富饒,世界之泰平也。何則?假令能得一家之治齊,而所居之國亂,則不得獨保其安也;又能得一國之治平,鄰國擾亂,則亦不得獨晏然於局外也。是理之所易睹也。

方今世運,益趨文明,學藝技術之進步,非復昔日之比也。博學高才之士不乏其人,治化之隆,如可翹足而待也。雖然,熟觀今世之現狀,皆以厚於己而薄於他為常,甲邦常思吞噬乙國,乙國亦常以抗之為事,人心益流於邪僻,仁義之風幾已掃地,優勝劣敗之勢日甚,弱肉強食之情益著,自王侯以至於庶人,如有不安於身後之計者也。夫賢智之士,日夜勞心力,而思慮計畫,尚且不自安,所以如此者何也?抑思慮之不足,而誤其方耶?不可不顧慮也。

余謂是由人人忘失至誠通神之道,為使神人之間隔絕也。夫不通神,則不能稟天命;不稟天命,則不能前知將來;不知將來,則不能知人事之極。故其志望無所歸著,而妄勞心力,是猶盲人而弄銃器,不能定標的而放彈,彼此皆受其害,豈不危險之甚乎?所謂不知天命而不畏之所致也。

今日之勢,既已如此,余為是懼,而憫人生之不幸,將濟之於迷途也。然而救濟之術,唯在於介神人之間,而通其意而已。人若知神明之德不晦於今,則英雄豪傑之士,方其有疑惑也,必請教於神明,畏憚天命之嚴肅,博識高才之人,亦破想像之迷夢,知人生志望之所歸著,則人心常有所戒懼修省,而自可生博愛之念也。於是風教亦自匡正,可得使天下之人,浴造化之恩澤也。是余之所希望,故今傳人以至誠通神之術,欲使得神人冥會也。然既已有術,則不可無書,《易》則通神之書也。雖然,古昔聖人之所述,後世學者未能得其真意,而用之於實際也。今以國文譯之,附以所見,欲使世人前知將來也。是所以述此書之大要也。

《易》之為書,明天地陰陽奇偶之理,以闡發造化之秘蘊。六十四卦,而網羅萬象,蓋宇宙間之事物,未有不陰陽相對者:有日則有月,有寒則有暑,有男則有女。且既有形而下之物,則必不可無形而上之道,亦猶人有可見之肉體,又必有不可見之心魂。心魂一脫去人身,則名之曰鬼神。鬼神雖不可見,人得以至誠通之,則依冥助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