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佛教一本通

《圖解佛教一本通》,是編田燈燃著,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圖解佛教一本通
作 者: 田燈燃 審校
出 版 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1
字 數: 190000
版 次: 2
頁 數: 467
印刷時間: 2009-11-1
開 本: 1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61340073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哲學/宗教 >> 宗教 >> 佛教
定價:¥68.00

內容簡介

從前,印度的悉達多王子毅然拋棄世間繁華,探索出一條解脫痛苦的成佛之路。2500年過去了,佛教已經從它的母國印度散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無數身處各種人生窘境中的人們看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希望。它曾與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各種文化發生過激烈的碰撞,並最終以其廣博的包容性從彼此間找到了互證。2500年的故事,2500年的法脈承延,如何才能用最簡短的文字敘述清楚?這也許是每一個想要真正了解佛教的人都關心的問題。
美國學者蓋瑞·賈許的《佛教一本通》就是這樣一本簡易而方便的指南,他以其對宗教和文化的廣博見識及親身修行的體驗與心得,為讀者描繪出一幅清晰展示佛教脈絡的藍圖。不僅如此,書中處處散發著西方人特有的睿智與幽默,將佛教與人際關係、日常飲食、工作、文化、藝術、科學等,都做了廣泛而深入的聯繫與探討。難怪《佛教一本通》自2002年在美國首次出版後,立即成為西方最暢銷的佛教讀本,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播到世界各地。近年來,作者不斷將他最新的修行感悟與研究成果補充進來,對原作進行一絲不苟的修訂。此次引進的中國大陸簡體版,即其2009年最新升級版,相對於台灣最專業的佛教類書籍出版社——橡樹林出版社2006年引進的繁體中文版,內容更豐富,可讀性也更強。
即便是對佛教一無所知的人,也會被這本書的敘述所打動:原來佛教就是生活與文化的一部分,宛如空氣與水一樣自然和熟悉。佛教的智慧確實能讓我們體驗真正的快樂,它並不遙遠。而那些對佛教有所研究和修行的人,則可以從本書中發現與中國式的教條敘述完全不同的角度。總之,如果你從不曾認識佛教,或者想更清晰地了解佛教,那么就從這本書開始吧!

作者簡介

蓋瑞·賈許(Gary Gach) 1947年出生於洛杉磯,在UCLA-SFSU(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舊金山州立大學)獲得英文學士學位,外加一年的研究生研究。有兩年的時間,賈許擔任《亞洲周刊》(Asian Week)的藝術與宗教編輯,並且也是《舊金山書評》(San Francisco Review of Books)投稿編輯。他曾在一百種報紙雜誌與文選中發表過文章,同時他也是受歡迎的教師、演講者與小組討論會員。 蓋瑞·賈許在佛教方面師承一行禪師的傳統。在孩童時期他曾廢寢忘食地閱讀一位叔父對克里希納穆提(Krishnamurti)演說的謄抄本;1964年第一次在一個基督教貴格派跟團體一起修行靜默冥想;數年後保羅·雷普斯、片桐大忍禪師(Dainin Katagiri Roshi)都曾教他坐禪。 他在《網路袖珍指南》(Pocket Guide to the Internet,1996)之後接著完成《作家網站:每個作家必備的網路資源與機會的指南》(:Every Writer’s Essential Guide to Online Resources and Opportunities,1997)。在1999年,他因為編輯的文選《什麼書?——從披頭族到嘻哈文化的佛詩》(What Book!?—Buddha Poems from Beat to Hiphop)獲得美國圖書獎。另外,其作品已經被譯為阿拉伯文、中文、捷克文、希臘文、義大利文、韓文以及俄文。現居舊金山的俄羅斯山丘。

目錄

作者序
推薦語
推薦序:一份穿越佛教叢林的指南
出版序:翻開這本書,與佛教結緣
導讀:發現佛教的閱讀之旅
第一部 佛陀—嚮導
1 他為何微笑?—佛陀的一生
準備好了嗎?—認識你自己,認識佛陀
聖者的誕生:悉達多·喬達摩
踏上成佛之路
覺悟之後:說法
圍著營火,聽佛陀的故事
你不能不知道
2 一種法味,風味殊異—佛法流傳於不同的國度
印度母國
東南亞:長老比丘的智慧
網路出現之前:絲綢之路與香料之路
中央之國:中國
東南亞其他園地的開花結果
世界屋脊:雪鄉西藏
今日亞洲佛道的延續
你不能不知道
3 殊途同歸—宗教聯合國
何謂普遍存在?多元化中的共性
根源:佛陀生而為印度教徒
中國I.O版:佛教+道教
班奈狄克派修士(Benedictine)佛教徒;禪修的猶太教徒;伊斯蘭教蘇非派(Sufi)的瑜伽修行者
你不能不知道
4 新的蓮花瓣—西方佛教
整地:培育文化的沃土/83培植:萬物存在即有理由
佛教的園丁
請留意後續報導:未來幾年內值得關注的主題
你不能不知道
第二部 佛法—真理與真理之道
5 皈依三寶與轉凡成聖的真理
三寶
避風港:皈依
佛法:四聖諦
你不能不知道
6 成佛之道—八正道
佛道
智慧:恢復智慧,開始出發
你不能不知道
7 關鍵概念—接受業,創造佛法
七個字的佛教
一件事導致另一件事:業
萬物互相依賴:互即互入
過去是彼,現在是此:無常
你就是“它”:“當下”涅盤
既是且非:空性(無限開闊)
實踐:流動世界中的禪修
你不能不知道
8 有意識的行為—為了慈悲之道的戒律
不殺:尊重生命
不偷盜:值得信賴與慷慨
節制性慾:親密與責任
不說謊:深入傾聽與愛語
正念分明的飲食:適當飲食,以便轉化
持戒
你不能不知道
第三部 僧伽—入道
9 走進自由—建立修行
你怎樣修行?修道本身就是目標
開始:初學者的心
沒有比“當下”更恰當的時機
佛陀在屋裡,邀請你開始修行
儲購裝備:乾淨的襪子外,還需要什麼?
加入修行的團體:佛道上的朋友
多或少隨你高興:選擇權在你手中
幾滴同情心智慧
你不能不知道
10 禪修—營本部
根據地:基本禪修
成為佛陀,坐如佛陀:姿勢
何不呼吸?你是活著的!
關掉收音機:讓內心寧靜
道即目標:行禪
初學者問題的急救箱
你不能不知道
11 內觀而了知—觀禪
停止並深入觀察:止與觀
標記癢處,不抓癢
觀身體:身體的智慧
慈心:內心健全的良藥
你不能不知道
12 通向源頭—禪宗
禪宗:沒有特定修行法門的修行
禪的教學:直接源自佛陀
大乘佛教:是一艘大船
覺悟的言語:言不可言之狀
遍及宇宙的投入:菩薩誓願
你不能不知道
13 規模龐大、簡單易行之道—淨土宗
意念的修持
佛國淨土:稱念佛名,即得解脫
在任何地圖上都不存在的:佛土
世俗佛陀和超自然佛陀
三個關鍵:信、願、行
淨土禪和禪淨土
修“無修”:他力,超越自我的力
你不能不知道
14 金剛乘—藏傳佛教
500字左右概述藏傳佛教 
基礎和創始:所有的良藥
與上師相應:上師瑜伽
揭開秘密:灌頂
密續編織:身、語、意合一
儀軌與象徵的善巧方便
路的盡頭:道即是目標
你不能不知道
第四部 佛教的實踐—日常生活的套用
15 把一切帶回家—相互關係
關係之道:相互關係
誰將真正地了解你並且比你更愛你?
與摯愛共處的當下保持正念:婚姻
沒有人做得更好
媽媽佛陀,爸爸佛陀,小寶寶佛陀(親子關係)
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成人禮
美好的人生:善終
你不能不知道
16 工作不僅僅是工作,而是生活本身—正確的謀生之道
為什麼宗教與工作有關?
價格或價值:你如何衡量財富?
工作還是生計?
恭敬地工作:辦公室即僧伽
禪企業家和密續企業家:三個案例研究
你不能不知道
17 心靈糧食—日常飲食
如何烹飪生活
你的飲食習慣造就了你這個人
慢食:時間得到很好的支配
饑渴交迫嗎?—食物的問題
喝杯茶看看:茶道
你不能不知道
18 每個人都這么做—佛教與大眾文化
藝術之路=佛道
泥土的佛法:園藝
體育文化不止是體育:精神與運動
再彈奏一次,三摩地!—音樂禪修心鏡:電影院裡的佛陀
你不能不知道
19 觀察與存在的覺悟方式—佛法的藝術
佛法的藝術:開啟心的眼睛
生命是一卷翻開的書,封面寫著你的名字
內心深處的眼睛
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
你不能不知道
20 內在與外在—佛教與科學
新西方科學和古老的東方智慧
進行中的典範轉移:模糊邏輯、混沌理論與複合性
無窮盡的醫療:佛陀醫生
感覺本身有沒有心?—佛教心理學
內心和身體一體化:認知科學
第六感:神經免疫學
超越物質範疇:心在何處?
你不能不知道
21 快樂是個人的事情嗎—入世佛教
何謂入世佛教?
入世佛教簡史
服務:一個布施的大圈子
度過臨終:安寧療養院的服務
寬廣的眼界:全人類都是我們的僧團
像樹木一樣思考:綠色佛教
佛陀要買什麼?
無論身處何處都要自由:監獄佛法
和平
你不能不知道
【附錄一】蓮華的綻放—超越時代的大事紀
【附錄二】佛法精要—快速參閱
【附錄三】默然之語—佛教語彙
【附錄四】譯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