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雕蟾蜍

圓雕蟾蜍

「朱纓」款 中國人對竹有特殊愛好;它用途廣泛,可作編織與雕刻用途。 此圓雕蟾蜍,腹部刻有陽文「朱纓」款,屬明代朱纓作品。

「朱纓」款
16 / 17世紀
圓雕蟾蜍圓雕蟾蜍
高:2.8厘米 長:4.9厘米
葉義醫生捐贈
錄音導賞
中國人對竹有特殊愛好;它用途廣泛,可作編織與雕刻用途。竹的形態優美,其中空外直的特性被視為君子不屈不朽、具有氣節的象徵。至明代晚期,專業竹雕者及喜愛竹刻的文士與日俱增,當時的嘉定與金陵(今南京)更成為竹刻活動的集中地,竹刻藝術便發展成中國藝術的一個重要學科。
此圓雕蟾蜍,腹部刻有陽文「朱纓」款,屬明代朱纓作品。朱纓,號小松,江蘇嘉定人,活躍於萬曆、天啟年間。朱氏一家三代(即父親朱鶴,其子纓及孫稚征)為著名的刻竹能手,以高浮雕與圓雕的刻竹技巧著稱。朱纓尤擅刻蟾蜍、仙人、樓閣等竹器。此蟾蜍雕工精美;作者把握竹根天然的形狀,因材取形,並巧妙地運用竹根上的瘤節與紋理,刻成蟾蜍的眼睛及身上的疙瘩,別具匠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