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夜話·貧富不改志-義利自選擇

圍爐夜話·貧富不改志-義利自選擇

原文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讀《論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捨不得錢,不能為義士;捨不得命,不能為忠臣。 如果不能割捨對金錢的追求,不可能成為義士;如果不能捨棄生命追求道義,就不可能成為忠臣。 評說齊景公養馬千匹,死了以後無人稱讚;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最後餓死在首陽山,而人人稱道。

原文

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
讀《論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
捨不得錢,不能為義士;
捨不得命,不能為忠臣。
圍爐夜話

譯文

讀《論語·子路篇》關於公子荊那一章後,感覺富有的人可以從中學習公子荊對待財富的態度;讀《論語·季氏篇》有關齊景公那一章,感到貧窮的人可以從伯夷叔齊寧肯餓死而不愛財中受到啟發。如果不能割捨對金錢的追求,不可能成為義士;如果不能捨棄生命追求道義,就不可能成為忠臣。

評說

齊景公養馬千匹,死了以後無人稱讚;伯夷叔齊不食周粟,最後餓死在首陽山,而人人稱道。假使伯夷叔齊愛財,接受周賜予的厚祿,終究不能成為義士。如果伯夷叔齊惜命,也一定不肯餓死在首陽山上。古時的忠臣義士,正是孟子口中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創作背景

《圍爐夜話》正如其名,疲倦地送走喧囂的白晝,爐邊圍坐,會頓感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寧靜。
圍爐夜話
在如此寧靜而溫暖的氛圍下,白晝里濁濁紅塵蹇塞的種種煩悶,會不自覺地升華為對生活、對生命的洞然。
夜是這樣的美妙,更何況圍坐在暖暖的爐邊呢?靜夜爐邊獨坐,品味清朝王永彬先生的《圍爐夜話》,體味作者以平淡而優美的話語,娓娓敘出的瑣碎的生活中做人的道理,就如炎夏飲一杯清涼的酸梅湯,令人神清氣爽,茅塞頓開。

作者簡介

王永彬,字宜山,人稱宜山先生,王氏後人稱其宜山公, 一生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五個王朝。生於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時,卒於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時,享年七十有八。

主要作品

王永彬一生治學甚廣,勤於著述,同治五年《枝江縣誌》記其《孝經襯解》一部,光緒《荊州府志》記其《帝統年表》、《圍爐夜話》、《格言集句》三部。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普通古籍閱覽室”的藏書目錄中記其《歷代帝統年表》一卷、《先正格言集句》一卷、《朱子治家格言》一卷、《六書辨略》一卷、《音義辨略》一卷、《禊帖集字楹聯》一卷、《孝經襯解》一卷、《圍爐夜話》一卷,合稱《橋西山館雜著八種》。另有《講學錄》、《說古韻言》、《橋西館詩文雜著》、《獨柱山房詩文襟著》、《髒腹病藥夫》等。
清同治《枝江縣誌》收錄其《秋暮自城歸石門村途中偶成》、《花溪即景》等詩三首;同治《遠安縣誌》收錄其《同友人游青溪》詩一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