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精粹:小窗幽記圍爐夜話

一三、世無難事 一○三、有濟人之心 一三九、不失良心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平裝: 148頁
開本: 16
ISBN: 9787811188394, 7811188392
條形碼: 9787811188394
尺寸: 23.2 x 16.6 x 0.8 cm
重量: 299 g

作者簡介

洪鎮濤,語文教育家、著名特級教師、華中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創立語文教學本體論,我國六大語文教學流派之一的語感教學派的代表人物。

內容簡介

《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學生本)》(作者洪鎮濤)是“國學精粹”系列之一。
《小窗幽記圍爐夜話(學生本)》選輯的是明末陳繼儒的《小窗幽記》和清代王永彬的《圍爐夜話》。
《小窗幽記》,分醒、情、峭、靈、素、景、韻、奇、綺、豪、法、倩十二卷,計一千五百餘則,是一部纂輯式的清言小品集。
《圍爐夜話》是中國古代眾多勸世之書中的一種,它以短小精闢,富有哲理見長的格言體之作。

目錄

小窗幽記
一、服清涼散 方可解酲
二、澹泊之守 鎮定之操
三、報德為厚 直節為真
四、背後無人詆 久交不生厭
五、天薄我福 吾厚吾德
六、原其初心 觀其末路
七、好醜兩平 賢愚共益
八、情難持久 性卻有常
九、真廉無名 大巧無術
一○、厭名利之譚者 未必盡忘名利
一一、伏久飛高 先開早謝
一二、天欲禍於人 先微福驕之
一三、因愛而責,能舍方得
一四、書畫是雅事 貪痴亦商賈
一五、輕財聚人 律己服人
一六、知迷則醒 知難不難
一七、患難見真情 烈火試真金
一八、使人自反 使人自露
一九、寧為庸愚 勿為豪傑
二○、習忙銷福 得謗銷名
二一、人多有嗜節 當以德消之
二二、一念之善 役使鬼神
二三、夢裡不能張主 泉下安得分明
二四、人了了不知了 不知了了是了了
二五、敞開心扉 快活世界
二六、惡鄰與損友 自持兩得之
二七、君子小人 五更檢點
二八、以理聽言 以理窒慾
二九、先達後近 交友道也
三○、形骸非親 大地亦幻
三一、寂而常惺 惺而常寂
三二、童子智少 少而愈完
三三、從多人少 從有人無
三四、貧賤脫“厭” 富貴釋“戀”
三五、透得生死關 方是大休歇
三六、多欲無慷慨 多言無篤實
三七、書能下酒 雲可贈人
三八、生死老病 誰能透過
三九、看明世事透 認得當下真
四○、人生何時足 未老得閒時
四一、心性本不束 肉身是桎梏
四二、明霞可愛 瞬眼輒空
四三、挨罵不還口 卻是得便宜
四四、寧有憂於心 不有樂於身
四五、不解會心語 不聽無稽言
四六、柳密撥得開 雨急不折腰
四七、悉利害之情 忘利害之慮
四八、空被空迷 靜為靜縛
四九、貧不足羞 賤不足惡
五○、彼無望德 此無示恩
五一、當為情死 不為情怨
五二、縮相思地 補離恨天
五三、夢去心亦去 夢還心難還
五四、醉臥其側 而不動念
五五、慈悲筏濟人 恩愛梯接人
五六、花柳深藏 雨雲不人
五七、天若有情 天亦會老
五八、小玉與西施 飛煙與塵彌
五九、楊柳沾啼痕 陽關唱離恨
六○、弄柳拈花 儘是銷魂
六一、豆蔻不消恨 丁香空結愁
六二、情人說痴話 痴晴是真情
六三、忍重看鬢綠 終期遇衫黃
六四、化石而立 千古情魂
六五、良緣易合 知己難投
六六、蝶憩香風 尚多芳夢
六七、可飲相思水 不信想煞人
六八、多情成戀 人各有心
六九、平生雲水心 春花秋月語
七○、清風做伴 明月故人
七一、邊疆縮地 中庭歌舞
七二、不曉廉恥 衣冠狗
七三、寧以風霜自挾 毋為魚鳥親
七四、仕夫貪財 有爵之丐
七五、失足一恨 悔之千古
七六、聖賢托日月 天地觀風雷
七七、士大夫愛錢 書香化銅臭
七八、心為形役 塵世馬牛
七九、留有餘智 提防不測
八○、經世之事業 出世之襟期
八一、假認不得真 巧藏不得拙
八二、量晴較雨 弄月嘲風
八三、圓融祿厚 寬厚壽長
八四、放下仙佛心 方名為得道
八五、達人善撒手 俗人沉苦海
八六、身世浮名 夢蝶視之
八七、百折之心 萬變之用
八八、立業建功 實地著腳
八九、兢業又瀟灑 學者有趣味
九○、無事時提防 有事時鎮定
九一、窮未通境 破生死關
九二、枝頭秋葉 猶然戀樹
九三、柔能勝剛 弱能勝強
九四、益友相應 佳文不奇
九五、才智英敏者 學問攝其躁
九六、居軒冕之中 有山林氣味
九七、少言語當貴 多著述當富
九八、要做男子 須負剛腸
九九、柔玉溫香 可成白骨
一○○、斜陽樹下 閒隨老衲
一○一、寧為真士夫 不為假道學
一○二、煩惱場空 心歸自在
一○三、覷破究 竟得失冰消
一○四、名山乏侶 不解芒鞋
○一○五、無技最苦 多技最勞
一○六、才士泛舟 閒鷗相伴
一○七、寧為真狂夫 不作假君
一○八、氣奪山川 色結煙霞
一○九、伯牙絕弦 卞和泣玉
一一○、寐中作晝語 可謂常惺惺
…、撥開塵氛 消卻鄙吝
一一二、安心草舍者 方足登玉堂
一一三、喜傳語者 不可與語
一一四、昨日非不留 今日是不執
一一五、炫奇之疾 醫以平易
一一六、常想病時 塵心便減
一一七、恩愛吾仇 富貴身累
一一八、有書可讀 世間清福
一一九、古人如玉 瑕瑜不掩
一二○、己情不可縱 人情不可拂
一二一、隨遇而安 富貴清閒
一二二、浮雲有情 流水有趣
一二三、貧士濟人 性中惠澤
一二四、了心自了事 根拔草不生
一二五、風流得意事 鬼獨勝頑仙
一二六、自悟之了了 自得之休休
一二七、豪傑簡淡求 神仙忠孝起
一二八、澆花種樹 亦是魔障
一二九、一言之微 千古如新
一三○、人生三樂
一三一、眼裡無灰塵 可讀書千卷
一三二、不作風波 自無冰炭
一三三、一字不識 而多詩意
一三四、無事而憂 是活地獄
一三五、必出世者 方能人世
一三六、愁去觀棋 樂來澆花
一三七、完得本來 可言了心
一三八、調性譜情 因人而異
一三九、好香熏德 好茶滌煩
一四○、破除煩惱 見澈性靈
一四一、太閒生惡業 太清類俗情
一四二、獨坐禪房 烹茶燒香
一四三、胸中有靈丹 方能脫俗情
一四四、無端妖冶 泉下骷髏
一四五、以正斂放 以趣通板
一四六、疑善信惡 滿腔殺機
一四七、處巧若拙 處動若靜
一四八、盡心利濟 君子立命
一四九、讀史耐訛字 看花耐惡酒
一五○、淨幾明窗 一生息頃
一五一、閒得一刻 樂之一刻
一五二、醉倒花前 忘懷石上
一五三、煩惱種種 蠍蹈空花
一五四、可休即休 覓了無了
一五五、意亦甚適 夢亦同趣
一五六、身無一物 業淨六根
一五七、雲中世界 靜里乾坤
一五八、異士未必在山澤
一五九、天下可愛人 都是可憐人
一六○、急會速忿 切會益頑
一六一、比下有餘 則自知足
一六二、儉為賢德 貧是美稱
一六三、喚醒夢中夢 窺見身外身
一六四、打透生死關 參破名利場
一六五、一筆寫出 便是作手
一六六、皮囊速壞 神識常存
一六七、隱逸無榮辱 道義無炎涼
一六八、聞謗勿怒 見譽勿喜
一六九、人勝我無害 我勝人非福
一七○、聖人氣象 潔淨觀之
一七一、閉門即深山 讀書有淨士
一七二、成名自窮苦 敗事因得志
一七三、讓利是精 逃名是巧
一七四、過分求福 適以速禍
一七五、看書只求通透
一七六、一言救之 無量功德
一七七、但識琴中趣 何勞弦上音
一七八、能代古人語 未識古人情
一七九、三餘之時 正可學問
一八○、無言之詩 有言之畫
一八一、雲霞為侶伴 青松為心知
一八二、簡傲不謂高 阿諛不謂謙
一八三、識多天地寬 心閒日月長
一八四、石上聽水聲 湘靈之餘韻
一八五、僅有書癖 徒號書櫥
一八六、鳥啼花落 有會於心
一八七、清閒無事 坐臥隨心
一八八、山之勝景 妙於天成
一八九、忙中有閒 情中有景
一九○、鳥栖高枝 彈射難加
一九一、混跡塵中 高視物外
一九二、五夜雞鳴 一覺睡醒
一九三、清風徐來 甘雨時
一九四、憑欄賞月 啟戶觀雲
圍爐夜話
一、教於幼時 檢於平日
二、學善能受益 行賢算讀書
三、儉以濟貧 勤能補拙
四、聽平常話 做本分人
五、為人作想 為己讀書
六、以信立身 以恕接物
七、慎言免災 散財積福
八、教兒宜嚴 待人宜敬
九、勤修恆業 審定章程
一○、名利勿貪 學在德行
一一、力挽江河 光爭日月
一二、心正神明 人無永逸
一三、世無難事 天道循環
一四、才如璞玉 學如流水
一五、積善餘慶 積財遺禍
一六、德以化人 財勿累已
一七、學貴有疑 人貴有德
一八、子惡鄉愿 子棄鄙夫
一九、精明敗家 樸實振家
二○、明辨是非 不忘廉恥
二一、辨別愚假 識破忠惡
二二、權勢之戒 奸邪之忌
二三、富貴無以動 忠孝記心間
二四、物命可惜 人心可回
二五、處事辨是非 平正貴精詳
二六、無科名之心 有濟世之才
二七、靜而止鬧 淡而消窘
二八、行善救人 脫身俗情
二九、待人宜和 言勿尖刻
三○、胸懷大志 腳踏實地
三一、貧賤不能移 富貴要濟世
三二、以物喻理 求名副實
三三、以身作則 心平氣和
三四、勿羞父母 別害子孫
三五、無勢利氣 去粗浮心
三六、不妄自尊大 要奮發圖強
三七、東山可再起 江心補漏
三八、人生有涯 學問無涯
三九、問心無愧 量力而行
四○、氣性易和平 言語勿矯飾
四一、守拙可取 交友宜慎
四二、持身貴嚴 處世貴謙
四三、善用其財 無愧其祿
四四、多交益友 早立品行
四五、放眼讀書 立跟做人
四六、君子如神 小人如鬼
四七、守口如瓶 持身若璧
四八、律己嚴 對人寬
四九、不較橫逆 安守貧窮
五○、山嶽皆文 松柏乃師
五一、行善自樂 奸謀自壞
五二、以人為鏡 防微杜漸
五三、謹守規模 但足衣食
五四、要耐得煩 要吃得虧
五五、讀書自樂 不邀善名
五六、取人之長 則德日進
五七、敬人如敬己 靠己勝靠他
五八、待人之道 修己之功
五九、奢吝俱敗家 愚明皆覆事
六○、安守本業 不合濁流
六一、衣食知足 學無止境
六二、貧富不改志 義利自選擇
六三、富貴宜謙 衣祿需儉
六四、作善降祥 不善降殃
六五、和平處事 正直居心
六六、君子救 世聖賢憂民
六七、偷安敗家 爭貲必傷
六八、草枯春榮 人窮振志
六九、誠謙興業 忠儉興家
七○、戒伐戒矜 自求仁義
七一、貧寒更讀書 富貴念艱辛
七二、儉可養康 靜能生悟
七三、助人在心 慮事在精
七四、懷振奮心 說切直話
七五、學成於謙 富敗於奢
七六、凝浩然正氣 法古今完人
七七、飽暖去志 饑寒強筋
七八、愁懷瀟灑 暗見光明
七九、勢利皆假 浮躁無成
八○、心懷坦蕩 平淡養氣
八一、只求其理 只守其常
八二、人生勿安閒 日用須簡省
八三、和善為祥瑞 驕惡凶敗
八四、秤心斗膽 鐵面無私
八五、責己遠怨 信己取敗
.八六、通達事理 無做作氣
八七、忠厚傳世久 平淡趣味長
八八、教化之事 勸善之方
八九、百善孝為先 萬惡淫為首
九○、正直之心 留名後世
九一、後天需努力 小節要謹慎
九二、交正直友 學德高人
九三、發達需努力 福壽靠積德
九四、自奉減幾分 處世退一步
九五、安分守貧 凡事忍讓
九六、自謀自立 早日成器
九七、川學海而至海 莠似苗而非苗
九八、守身謹嚴 養心淡泊
九九、傳在有德 信在有行
一○○、稱譽易有 無怨難得
一○一、為臣精勤 臨敵鎮定
一○二、多記先聖言 胸中有主宰
一○三、有濟人之心 無爭強之意
一○四、教子勿溺愛 子墮莫棄絕
一○五、能讀即有福 教子即創家
一○六、專心可立功 偏見易敗事
一○七、貧乃順境 儉即豐年
一○八、不忘艱難之境 不存僥倖之心
一○九、心靜則明 品超斯遠
一一○、講求正直 莫入浮華
一一一、亡羊補牢 羨魚結網
一一二、異端邪說 背乎經常
一一三、放下欲望 未有不足
一一四、下功讀書 有益社會
一一五、知錯即改 不甘墮落
一一六、深思熟慮 委曲求全
一一七、淡中交久 靜里壽長
一一八、聰明不外露 耕讀可兼營
一一九、知恩知福 學不知足
一二○、既循規蹈矩 也靈活多變
一二一、勿與人爭 惟求己智
一二二、文章山水 富貴煙雲
一二三、察於細微 化以德義
一二四、不行欺詐 不享安閒
一二五、忍讓非懦弱 自大終糊塗
一二六、閉目養心 閉口防禍
一二七、功德文章 傳諸後世
一二八、富貴難教子 貧窮先讀書
一二九、詩書立業 孝悌做人
一三○、苟不能振 俗不能醫
一三一、志大成大功 瞞錯成大禍
一三二、無學為貧 無德為孤
一三三、退步處世 謹慎功成
一三四、知過能改 抑惡揚善
一三五、得意勿忘形 苦心終有報
一三六、自知之明 不卑不亢
一三七、有為不輕為 好事非曉事
一三八、不因噎廢食 不諱疾忌醫
一三九、不失良心 要行正路
一四○、幕中皆同志 座上無佞人
一四一、種田要盡力 讀書要專心
一四二、要栽培子弟 勿暴殄天物
一四三、和氣待人 藏器待時
一四四、耐性坐板凳 光陰莫錯過
一四五、務本業常樂 為百姓常憂
一四六、求死難救 求福在己
一四七、身正好子弟 依勢有對頭
一四八、靜敬為學 教除驕惰
一四九、無愧於知己 讀書求有用
一五○、直道教人 誠心待人
一五一、粗糲能甘 紛華不染
一五二、執拗不與謀 流通始言文
一五三、不必事事能 只求心相印
一五四、無愧於心 收效桑榆
一五五、創業維艱 毋負先人
一五六、於世有濟 此生不虛
一五七、齊家修身 讀書明理
一五八、修身求備 讀書求深
一五九、三有並重 三立並傳
一六○、求教受勸 向善進德
一六一、有真涵養 寫大文章
一六二、為善在讓 立身在敬
一六三、是非自明 得失自知
一六四、儒家仁厚今人虛浮
一六五、不忍起禍 不可不謹
一六六、積善有餘慶 多藏必厚亡
一六七、體察他情 有益他人
一六八、讀書積德 事長親賢
一六九、虞舜立五倫 朱熹集四書
一七○、意趣清高 志量遠大
一七一、勢家女難待 富家兒難處
一七二、錢造福禍 藥能生死
一七三、身體力行 集思廣益
一七四、耕讀成其業 仕途不玷污
一七五、儒者為文富 君子不稱名
一七六、博學篤志 神閒氣靜
一七七、益友規我過 小人偏我私
一七八、待人宜寬 行禮宜厚
一七九、耕以養生 讀以明道
一八○、觀其已然 便知未然
一八一、觀規模大小 知事業高卑
一八二、學文莫離道 取藝勿棄德
一八三、君子尚義 小人趨利
一八四、小心謹慎 惕則無咎
一八五、貴要知恥 富要知羞
一八六、禍成難救 罪定難逃
一八七、君子懷刑 君子務本
一八八、學恐無恆 貧要有志
一八九、資性不限人 境遇不困人
一九○、用功於內秀 飾美於外空
一九一、盛衰貴人謀 性命講實用
一九二、敦厚可託事 謹慎能成功
一九三、處世以忠厚 傳家得勤儉
一九四、窮盡物理 反觀本心
一九五、善良醇謹 人人喜愛
一九六、處事宜寬平 持身貴嚴厲
一九七、天地厚人 人勿自薄
一九八、人苛欲生 必全其直
一九九、用人之方 求己之理
二○○、遺德莫遺田 勤奮能濟貧
二○一、揆理而信言 問心始行事
二○二、兄弟相師友 閨門若朝廷
二○三、友以成德 學以愈愚
二○四、白得他人財 賠償要加倍
二○五、浪子回頭 仍為君子
二○六、飲食男女 人之大欲
二○七、耐貧賤易 耐富貴難
二○八、秋水淡中味 春風靜後功
二○九、應兵必勝 貪兵必敗
二一○、險奇一時 常者永世
二一一、優先能無憂事後憂無救
二一二、堯舜之聖 貴在自立
二一三、心不妄動 心常惺惺
二一四.、循分守常 安往不吉
二一五、盈虛消長 自然之理
二一六、若肯下人 終能上人
二一七、虞舜大孝 周公英才
二一八、且休縮頭 便須放手
二一九、見危授命 巧令鮮仁
二二○、小利私心 均礙大事
二二一、正己為本 守成念艱
二二二、人生不過百 懿行千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