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難民法

國際難民法

國際難民法,不僅體例設計合理、邏輯縝密、參閱的資料豐富翔實,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獨創性地、全面系統和深入地論述了國際難民法的內容和中國保護及安置難民的實踐。

基本信息

作 者:

梁淑英 著
出 版 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6-1版 次:1頁 數:409字 數:391000 印刷時間:2009-6-1開 本:大32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802474857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不僅體例設計合理、邏輯縝密、參閱的資料豐富翔實,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獨創性地、全面系統和深入地論述了國際難民法的內容和中國保護及安置難民的實踐。在第一章中頗有建樹地論證了國際難民法的定義、特徵及其與國際人權法的關係以及國際難民法的產生、發展和淵源。在第二、三、四章中全面系統深入分析和闡明了三個方面的關鍵問題:第一個是難民的概念。包括1926~1946年國際檔案規定的難民概念、國際難民組織章程規定的難民概念、聯合國難民署章程規定的難民概念和受難民署關注的其他人、普遍性的難民概念(即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和1967年《關於難民地位的議定書
顯示全部信息

作者簡介

梁淑英,女,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國際法的教學與研究。現任北京國際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法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立法委員會顧問,列名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專家資料庫。1987—1988年在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研修國際法,1995年參加聯合國國際公法大會,還曾應邀赴英國、法國、韓國、泰國及我國香港地區等參加學術研討和講學。多次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和國務院法制辦的邀請參加我國涉外立法的研討。著有多部國際法的專著和教科書,如《外國人在華待遇》《國際法律問題研究》《國際公法》《國際法》《國際法案例教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公約的批准與實施問題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報刊發表“論人類共同繼承財產的含義”“中國的領海制度”“論外國人的地位”“論人權的國際保護”“難民的國際保護與中國的實踐”“非法入境難民的處理原則”“難民的概念”“論用盡當地救濟”“國際人道主義法及其違反之罪行的國際懲治”“論條約在國內的適用”等數十篇論文。主持和參加了國內和國際的重要科研項目,如聯合國機構間反對拐賣人口駐華辦公室的反對拐賣人口項目和聯合國難民署的難民法研究等。

目錄

第一章 國際難民法概論
第一節 國際難民法的概念
第二節 國際難民法的產生與發展
第三節 國際難民法的淵源
第二章 難民的概念
第一節 1922—1946年的難民概念
第二節 國際難民組織章程的難民概念
第三節 聯合國難民署章程的難民概念
第四節 普遍性難民概念
第五節 區域檔案的難民概念
第三章 難民身份取得和喪失的條件
第一節 取得難民身份的主體和條件
第二節 難民身份的排除
第三節 難民身份的喪失
第四章 難民的甄別程式
第一節 難民的甄別者
第二節 甄別難民程式的基本要求和事實的確定
第三節 終止和取消難民身份的審查
第五章 難民的法律保護
第一節 難民的入境、居留和出境管理
第二節 難民的管轄
第三節 難民待遇
第四節 難民婦女和難民兒童的特殊保護
第六章 難民不推回原則
第一節 不推回原則概述
第二節 不推回原則的內容
第三節 不推回原則適用的例外
第七章 中國保護和援助難民的實踐
第一節 中國保護和援助難民的國際實踐
第二節 中國保護和援助難民的國內實踐
第三節 中國對印支難民的接受
第四節 印支難民的安置
第五節 在華印支難民的待遇
第六節 印支難民的遣返
第八章 保護和援助難民的國際機構
第一節 歷史上保護和援助難民的國際機構
第二節 現存的保護和援助難民的國際機構
主要參考文獻
附屬檔案一 國際難民法相關的主要用語
附屬檔案二 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
附屬檔案三 關於難民地位的議定書
附屬檔案四 非洲統一組織關於非洲難民問題的公約
附屬檔案五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章程
後記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二章 難民的概念
研究了難民法的概念、產生和發展的歷史、淵源之後,要闡明的重要問題之一,就是國際難民法保護的對象——難民。要保護難民,首先就要確定誰是難民或難民的概念。
根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社會制定的有關援助和保護難民的專門檔案,以及國際機構和國家保護難民的實踐,廣義的難民是指為了逃脫使其生命、自由和安全遭受危害的環境,或逃避虐待或不堪忍受的痛苦,而被迫離開本國或其經常居住的國家,且得不到國家保護的人。引起人們逃離本國或其經常居住國的原因是多種的,或懼怕由於種族、宗教、國籍、屬某一社會團體或持有某種政治見解等原因的迫害;或由於外國侵略、統治、干涉、占領;或國內戰爭或衝突以及其他嚴重危害公共秩序情況存在,使人喪失了正常的生存環境或處於不堪忍受的痛苦之中,從而迫於無奈逃往別國。我們姑且不論曾為世人矚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法西斯如何迫害猶太人,使他們非命於刀槍和毒氣及其他虐待之下,或為躲避迫害成為難民,以及其他法西斯政權造成的數以百萬的難民之慘不堪言的情景。僅“二戰”後,發生在非洲、亞洲、美洲、歐洲及其他地區的數以千萬計的難民就已觸目驚心。例如,由於部族和宗教矛盾引發的蘇丹1972年和1983年兩度爆發國內戰爭,數十萬人逃亡到衣索比亞、烏干達、前薩伊和中非共和國;1994年發生在盧安達的種族(族裔)大屠殺和畏懼報復造成500多萬盧安達難民逃往坦尚尼亞、前薩伊及其他鄰國;1979年,前蘇聯入侵阿富汗造成數百萬阿富汗難民逃往伊朗和巴基斯坦;20世紀70年代,越南的驅趕和迫害行動造成300多萬難民;1991開始的前南斯拉夫解體過程中的國內和國際武裝衝突中出現的種族大屠殺及其他迫害也造成了數百萬難民逃離。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