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英士大學

國立英士大學

國立英士大學位於浙江,創設於1938年,初名省立浙江戰時大學。1939年5月,為紀念陳英士,改稱浙江省立英士大學。1943年4月,改稱於國立英士大學。1949年8月25日,由於校名是紀念陳英士,英士大學被金華軍管會解散。歷任校長有:吳南軒、杜佐周、何炳松、周尚、楊公達、湯吉禾、鄧傳楷。

基本信息

國立英士大學位於浙江金華,創設於1928年,

歷史沿革

1928年,初名省立浙江戰時大學。1929年5月,為紀念陳英士,改稱浙江省立英士大學。1943年4月,改稱於國立英士大學。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初步的大學院校調整計畫內,英士大學遭裁撤廢校,部分科系併入復旦大學。其餘英士大學師生大部分轉入浙江大學。

教育

英士大學受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廳領導。其內部學制組織可分兩階段:1939年至1943年為省立大學時期,設農、工、醫三院,下設農藝、農業經濟、畜牧獸醫、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套用化學、醫學、藥學等8個學系和農學、合作兩專修科;1943年至1949年為國立大學時期,一度曾將工學院劃出,增設法學院,後將醫學院停辦,工學院仍劃歸,又增設文理學院。這樣至1948年共設法、農、工、文理等四學院,增設法律、政治、經濟、中國文學、哲學、外國語文學、史學、數學、物理、化學、森林、機械工程和電機工程等學系。

人物

英士大學歷任校長為:許紹棣、吳南軒、杜佐周、何炳松、周尚、楊公達湯吉禾、鄧傳楷等。

追憶

國立英士大學校門

1938年,抗日戰爭第二年,沿海不少城市淪陷,著名高校合併、西遷。為顧及戰地青年求學,培養專門人才,1938年11月籌備“省立浙江戰時大學”,籌備委員谷正綱,阮毅成,黃祖培,許紹棣,伍廷颺,趙曾珏莫定森王佶黃祝民9人。

1939年2月,抗日的烽火燃燒了大半箇中國,這時戰時大學正式開辦。5月為紀念辛亥革命先烈陳英士為國殉難,改名為浙江省立英士大學,當時英大校徽圖案就取樣英士銅像,許紹棣為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0月26日英大開學,有工、農、醫三學院,校址在浙東。農學院在松陽白龍圳,設農藝、農業經濟、畜牧獸醫3學系;工學院在麗水三岩寺,設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套用化學3學系;醫學院在麗水通惠門,由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改組而成,設醫學、藥學2系;此外還有農學、合作兩專修科。1940年秋還辦了特產專修科,內設茶業專修班。

抗戰期間,校址一再播遷。1942年5月,校址播遷雲和。12月29日行政院第606次會議決定:“東南聯合大學歸併英士大學,而將英士大學改為國立。英士大學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正擬辦理移交手續之際,1943年2月新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吳南軒辭職,移交之事被迫拖後,直至5月12日行政院會議決定,改任東南聯大籌委會設計委員兼文學院院長杜佐周為英大校長,兩校移接工作方得著手實施。6月2日,教育部指令東南聯大文、理、商三學院併入暨南大學,法學院與藝術專修科併入英士大學,7月底所有移交工作全部結束。這樣增設了法學院。1943年3月,英大師生在杜佐周的帶領下,轉遷至泰順司前,師生多達800餘人。由於司前容不下這么大的規模,將醫學院搬遷到距司前五公里外的里光村;又將工學院劃出,獨立為北洋工學院,任陳藎民為代理院長,因工學院地處浙江泰順百丈口鎮,故史稱“泰順北洋工學院”,國立北洋工學院以此基礎復校;1945年6月6日重長教育部的朱家驊又電令恢復英大工學院。7月醫學院停辦,浙江省立醫專以此基礎復校。

1945年11月英大再遷永嘉。1946年3月奉令移址金華,由工學院院長周尚代理校長。暑假遷畢,但校舍無著,借用天寧寺、民房,乃至原監獄的房子。6月調暨南大學校長何炳松任英大校長,何因病未能赴任,由楊公達繼任校長。1947年4月23日又由總務長周尚代理校長,6月由湯吉禾繼任英大校長。後又增設文理學院。這樣1948年有文理、法、農、工四個學院,增設法律、政治、經濟、中國文學、哲學、外國語文學、史學、數學、物理、化學、森林、機械工程和電機工程等學系,及行政、財政、會計三個專修科。附設公路管理、農業等專修科。行政組織計分教務、訓導、總務三處。

1949年教育部長朱家驊任命教育部總務司長鄧傳楷為國立英士大學校長,鄧校長本救國不忘育才之意,義不容辭,一肩抗大責。危難時期辦學,可謂篳路藍縷,艱苦備嘗,學校經費匱乏,教職員工薪水不足部分,鄧校長就把祖傳布莊的賣布所得全部貼光,這樣諸教授盡學相授,鄧校長又擇才施教,使莘莘學子,皆有奮勉之心,困而學之,學風為之丕變,校譽日隆,蜚聲國內外。此時設有工、農、醫、法、文理等5個學院,20多個系科,2800名師生。

1949年8月25日,由於校名是紀念陳英士,囿於極左時勢,英士大學被金華軍管會解散,少數校友受冤坎坷,則各心存戒備,同學間鮮有交往。對此舉,政府某領導曾以地方失之輕率而表示惋惜。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初步的大學院校調整計畫內,英士大學遭裁撤廢校,部分科系併入復旦大學。

英士大學創校伊始,在日寇鐵蹄下,校址一日三遷,但是始終弦歌不絕。校長擇才施教,教師盡學相授,學生克難苦學。該校各系人才輩出,遍布於工農業中、醫衛界、經濟界、政法界、教育界、科技界、文化藝術界,皆卓有成就、頗多建樹者。法律系學生為司法界重鎮,會計系學生多為名會計師,建築系學生亦為名建築師,人才濟濟,不愧為名教名校。只可惜“陳英士反共”,英大被砍掉,其實陳英士1916年被袁世凱暗殺,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反共之說實屬無稽。1978年後,撥亂反正,史學界統一認識,終於確認陳英士為辛亥革命先驅,討袁烈士。英士學校及師生名位亦得以逐步糾正、恢復。

英大校友曾經在台集會,校長鄧傳楷以當時諸同學生活艱困,聚餐費用均由其支付,可說校長請學生之佳話。

1986年金華創立英大校友會,次年,編成全國性的《原英大校友通訊錄》。

1988年3月12日英大(杭州)校友會假省府大樓五號樓正式成立,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民進副主委、英大校友吳畏主持。各地如上海、北京、南京、成都、福州等均先後組成校友分會或小組。杭州成為校友聯絡中心。原老浙大、浙農大、浙醫大等各位校長、書記都確認英大系前身之一部分。英大(杭州)校友會且得到浙江大學校友總會承認,成為分會級團體成員,又被“浙江省高校校友會聯誼會”接納為組成成員,推舉孫懷仁、姜亮夫、周鳴錚、王季午、董太和等5位英大老師為名譽會長。

自1988年至今,英大(杭州)校友會工作活動正常有序,從不間斷。除平常探訪、聯絡各地校友、互通信息,增進情誼外,堅持每年舉行一次各地校友聯誼年會,堅持編髮內部刊物《英大校友通訊》,堅持每季召開校友理事會一次,不定期聯絡“台北英大旅台校友會”和“美、加英大校友聯誼會”數次,送往迎來。還曾海內外互動,商議試圖分步復校。

校長

許紹棣(萼如),1900年出生,臨海縣(今臨海市)張家渡人。復旦大學商科畢業。1928年任浙江省立高級商業學校校長,繼任國民黨浙江黨部執行委員兼宣傳部長。九一八事變後,任蔣介石南昌行營秘書兼設計委員,鏇奉派赴歐考察,回國後於1934年任浙江省教育廳長,主持浙江省教育廳10餘年。鑒於戰時浙江各大學均內遷,1939年5月主持籌辦省立浙江戰時大學,任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1943年離職,後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立法委員、《東南日報》杭州分社社長。1949年去台灣,1980年病故。

吳南軒(吳冕),江蘇儀征人。1919年復旦大學預科畢業,同年赴美國留學,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1923年獲碩士學位,1929年獲教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中央黨部、考試院等處任職。1931年4月出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僅過月余,由於任用私人為教務長、秘書長,拒不承認由教授會選舉院長的慣例等引發師生驅吳風潮。教授會通過決議致電教育部要求另簡賢能。吳5月29日離校,在北平使館區利通飯店設立“國立清華大學臨時辦事處”,後被迫於6月5日辭職南下。1940年5月-1943年2月吳南軒任國立復旦大學校長。1942年任國民黨監察院監察委員、國民黨監察委員。1943年2月新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即辭職。1949年去台,次年受聘為麻省國際學院教授。1966年任台灣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著有《兒童心理衛生》等。

杜佐周(紀堂,1895—1974),浙江東陽人。武昌高等師範畢業,執教一年。1920年考取公費留學,入美國愛俄華州立大學,研讀教育學,192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潛心教學,不涉政務。1938年起受聘廈門大學,任教8年。1937年任暨南大學秘書長。1943年任英士大學校長。1943年3月,帶領英士大學師生,轉遷至泰順司前。杜佐周執校長期間,提倡學術研究,擴充院系,為抗戰建設培養人才。認為辦好大學最重要的一是教授,二是校風。提倡大(養成浩然之氣)、剛(見義勇為)、中(允執其中)、正(不偏不頗)的精神,在全國大學中“辟一新境界,開一樹美麗的花果”。勉勵學生做學問要注重“自動”、“自己去研求”,立志勤學,砥礪品行,將來能服務社會。1946年1月發生學生“倒杜運動”,6月辭職。

何炳松(柏丞),1890年生,何炳棣的堂兄,浙江金華後溪河村人。1911年畢業於浙江省高等學堂,因成績優異,於1912年由當時浙江省官費赴美國留學,先後就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讀攻讀現代史學、經濟學和國際學等,擅西洋史研究,分別獲學士、碩士學位。1917年學成回國,歷任浙江處視學,北京大學史學系教授,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主任,政法大學,浙江省第一師範、第一中學校長。1924年夏應聘任商務印書館百科全書委員會歷史部主任;1927年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協理《教育雜誌》;1934年被推選為中華學藝社社長。1935年受聘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後期曾兼任東南聯合大學籌委會主任;1946年6月受命改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卻因病未能到任。同年7月25日逝世於上海中華學藝社。何炳松先生一生在史學研究方面頗有建樹,著述甚豐。他著有:《通史新義》、《新史學》、《歷史研究法》、《歷史教育法》、《西洋史學史》、《中古歐洲史》、《秦始皇帝》、《近世歐洲史》、《近世歐洲史》、《浙東學派溯源》、《程朱辯異》等十多部專著,其它零篇散幅,為數更多。

周尚,1946年1月發生學生“倒杜運動”,3月初由工學院院長周尚代理校長。6月杜佐周引咎辭職,新校長是楊公達,又發生“驅楊遷校運動”。1947年4月23日楊公達辭職,總務長周尚代理校長。

楊公達,1907年生,四川長壽人。早歲畢業於北平高等師範學校,鏇赴法國留學,入法國政治學院、巴黎大學,習國際公法與國際關係,畢業返國。1930年冬國立中央大學授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31年被國立中央大學校長朱家驊聘為中央大學圖書館主任、教授及繼任法學院院長,並創辦《時代公論》,任社長。鏇任上海暨南大學教授、教務長。1933年1月任立法院立法委員,立法院憲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國際聯盟中國同志會理事、總幹事,並主編《國際政治》,鏇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秘書,國民黨重慶特別市黨部主任委員。1945年1月任貴州省政府委員兼財政廳廳長。1946年4月去職;6月繼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又發生學生“驅楊遷校運動”,要求遷校溫州、重派新校長。11月任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3月聘為憲政實施促進委員會常務委員;4月23日辭英大校長,選任行憲立法院立法委員。1949年去台灣後,續任“立法委員”,並任中興大學教授,“中華民國聯合國同志會”常務理事。1972年12月29日逝世。著有《最新國際公法》、《西洋外交史》、《政治科學概論》、《政黨概論》、《國際形勢》等

湯吉禾,1902年出生,祖籍江西九江。1913-1918入九江聖約翰中學,1918-1923入武漢文華大學,獲文學士;1922-1925執教於九江聖約翰中學兼上海大陸報通訊社通訊員;1925由省政府派赴美考察美國的教育系統;完成使命後,入密蘇里大學選讀新聞系,1927獲新聞學士與碩士;進入哥倫比亞大學短期學習公共法律後,他轉進哈佛大學進修政治與法律,1929獲碩士,1932獲博士學位;在美國逗留七年期間,兼任新聞記者與講師;1925-1927舊金山《中國青年》的中文日報任通訊員;1927-1932哈佛大學中文圖書館編目員;1930波士頓大學中國文化的歷史講師;1931-1932波士頓世界和平基金會遠東問題講師。1932與斯密絲學院的朱琴珊(譯音)成婚,同年回國前,順道去歐洲蜜月巡遊。返國後被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班聘為上校教授、國立中央大學政治系教授、1940-1945齊魯大學校長。1947年6月軍事委員會秘書長繼任英士大學校長。1948年5-6月又發生“遷校復醫罷湯運動”,堅持要求遷校,恢復醫學院和重派新校長。著作《中國的憲政問題》、《中國審查員的建立》、《中國的對外關係-著作文獻提要》。均由哈佛大學中文(燕京)圖書館出版發行。

鄧傳楷(阿楷),民國元年七月廿六日出生,江蘇江陰縣人。國立暨南大學法學士,駐西雅圖助理領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文學士,改駐巴拿馬大使館,第9戰區政治部上校組長,中央訓練團浙江省訓練團教務處長,教育部蘇浙巡迴教育團主任、上海師資訓練所主任,上海法學院教授、上海臨時大學教授,上海市參議員,教育部總務司長,1949年在國立英士大學學生再三請願“教育部”重派校長要求下出任英士大學校長,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第1組、2組副主任,台灣省教育廳長,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中國奧委會主席”,“教育部次長”,“中央考核風紀股長會”主任,“銓敘部長”,《中央日報》常駐監察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委員,遠東區童軍主席,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委員,華僑協會總會監事長,世界鄧氏宗親總會理事長、江陰縣旅台同鄉會理事長、江蘇省長江兩岸旅台縣市敦睦聯誼會永遠榮譽會長。獲抗戰勝利勳章、景星勳章、一等實踐獎章、美國最高榮譽獎銅豹獎、世界銅狼獎。1999年1月3日病逝台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