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

江蘇省南京市城東鐘山(紫金山)。紫金山天文台是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唯一的天文台,初期配備有口徑20厘米的折反射望遠鏡和口徑60厘米的反光望遠鏡,1937年後遭日本侵略軍破壞,新中國成立後修復。藏有我國古代一部分珍貴天文儀器,擁有我國自製的60厘米折反射望遠鏡等。開展了對太陽、恆星、行星、人造地球衛星等的觀測、研究工作,發現了一批新天體。

基本信息

簡介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於1934年9月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坐落於南京市東郊風景如畫的紫金山第三峰上,至今已有68年的歷史。藏有我國古鐘山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矗立在南京市郊紫金山第三峰天堡山上。占地面積約700平方米。
1929年遵照孫中山科學建設中華的遺願,在老一輩天文學家的關心支持下開始籌建,1934年建成。這是我國第一座自己設計建造的融東、西方特色的現代天文台。它的精良裝備和人才薈萃,曾獲“東亞第一”的美稱。紫金山天文台不僅是我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而且還聚集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輝煌成果。現台內仍保存了明、清時代複製的古天文儀器件。渾儀,古稱渾天儀,是測量天體位置和運動的儀器,主體由三重銅圓環組成,由四龍柱支撐,通高3.1米,底邊4.9和4.7米。簡儀,為元代郭守敬所創製,是對渾儀的改進,因較渾儀簡便易行而得名。通高2.65米,一邊長4.42米,另邊長2.99米。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測天儀,由一臥圭、一立表組成,通高3.56米。以上3件是明代複製品。天體儀,古稱渾象或渾天象,今稱天球儀,用以演示日、月五星等天體運行情況。此件是清代複製品。這幾件天文儀器,明代置於南京北極閣山上觀象台內,清代運到北京,1934年運回南京,放在紫金山天文台內。這批珍貴的古天文儀器,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城後,曾遭劫掠,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歸回我國。至今在圭表上還留有德法軍鐵鋸的槽痕。為更好地展示古代與現代天文儀器,現在舊址上成立了天文博物館。

歷史

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國立紫金山天文台舊址
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建台時從德國蔡司公司購置的600毫米反射式天文望遠鏡,這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天文望遠鏡。
古代南京在欽天山設觀象台進行天文觀測和研究,到了近代轉移到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於1927年4月開始籌建,1928年9月,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聘請高魯作為成立之初的天文研究所代行所長,高魯負責選址(鐘鼓樓)和向庚子賠款委員會申請資金添置儀器,1931年5月紫台動工興建至1934年9月1日峻工,天文研究所由鼓樓遷到山上辦公;1937年8月至1946年5月因抗日戰爭曾一度撤離至昆明鳳凰山(及後成立雲南天文台),1949年11月中國科學院成立,天文研究所歸科學院領導。1950年5月20日政務院任命張鈺哲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長,自此,天文研究所名稱取消。紫金山天文台(全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簡稱紫台)位於南京城東紫金山第三峰上,海拔267米。前身為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成立於1928年)與紫金山天文台(由天文研究所建於1934年),1950年5月20日取消天文研究所而成之,為中國近現代天文學的發祥地,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1951年-1954年曾成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地球物理所上海聯合工作站,徐家匯觀象台,佘山觀象台直屬紫台。紫台在文革時亦不能倖免,包括近乎所有原始信件往來紀錄被抄走,另外變星儀室碑亦被毀,另其發行刊物《天文學報》亦在1966年至1974年間停刊;文革初期(1966年-1969年)紫台的人衛室為國家“651任務”中東方紅一號衛星預報方案,除此外其他項目幾乎都癱瘓;70年代起陸續恢復天文觀測、拍攝工作;至文革結束後在科研上有更大進展。
由於近二十年來南京城夜間燈光污染嚴重,紫金山頂上已難以持續觀測,原址現已改建成科普教育基地,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天文儀器與觀測室現開放給遊客參觀,並收取入場費。

設備

紫金山天文台配有多架光學望遠鏡,以及觀測太陽的射電望遠鏡。紫台目前總部位於南京城區北京西路2號,現有天體力學研究部、天體物理研究部、射電天文研究部和空間天文研究部四個研究室組。

開放

紫金山天文台對遊客和青少年最具魅力的是那些台內陳列的眾多大型古代天象儀器,對提高國民對科學研究的素質,滿足廣大天文愛好者和青少年求知慾望,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修復了抗戰期間損壞的天文儀器,並先後添置了大量先進天文儀器,可進行恆星、小行星,慧星和人造衛星的觀測和研究,對太陽活動規律的研究和活動預報。先後還相繼發現了一批小行星,慧星-----紫金山天文台現擁有射電天文實驗室空間天文實驗室,天體物理研究部和天體力學研究四個主要研究單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