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黃嶺農場

國營黃嶺農場

海南省國營黃嶺農場位於海南省中部屯昌縣境內,地理坐標在北緯19°18′48″~19°25′52″,東經109°54′00″~110°03′16″之間,距屯昌縣城27公里,距海口市120公里。農場擁有土地總面積101326畝,地形以丘陵為主,坡度多在8度左右,氣候屬熱帶的瓊北微寒中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最高的6、7月在攝氏28°左右,最低的1月在攝氏17°上下;年降雨量2000~2200毫米,4~11月為雨季,每月降雨都在100毫米以上,占全年雨量的91%。海南島最大河流南渡江從農場西北邊緣蜿蜒而過,支流縱橫,使黃嶺這塊土地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氣候宜人。

建制沿革

國營黃嶺農場建於1960年5月1日。

1961年7月又接管了始建於1958年4月,後於1958年9月併入國營中坤農場的原戰鬥農場的土地,隸屬海南農墾局。原戰鬥農場劃給本場時,原場籌備處轄有二個生產隊。

1969年4月組建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本場列序第六師第三團。

1974年10月歸制國家農墾,復名國營黃嶺農場,隸屬海南農墾局。

行政區劃

區域沿革

1960年1月,本場籌建時,從國營中建農場調來三個生產隊,隊長分別為黃勝、甘儲春、王文斗。

1960年6月,本場轄水車、爐村、藤寨三個作業區和一個拖拉機隊。水車作業區副書記黃勝,主任劉勝;爐村作業區副書記覃世仔,主任王文斗,副主任許高剛;藤寨作業區副書記甘儲春,副主任黃承勒。

1961年,本場轄加城、戰鬥、水車、爐村、藤寨、加握共六個作業區和一個拖拉機隊。戰鬥作業區書記鄭日光,主任黃耀南,副主任湯志清、鄺才峰;加握作業區書記袁慶長,副主任吳清昌(先任副書記);加城作業區書記何子權,副主任葉能仁;水車作業區書記黃勝,主任劉勝,副主任李發傑、張以善;爐村作業區副書記覃世仔,主任王文斗,副主任李開忠、黃如意,李敬業;藤寨作業區副書記甘儲春,主任孔祥友,副主任黃承勒。

1962年,本場轄五個作業區,共十七個生產隊。戰鬥作業區書記黃耀南,副書記黃勝,副主任湯志清、姚維安;水車作業區書記張以善,主任劉勝,副主任李志華;加城作業區書記何子權,副主任吳清昌;爐村作業區副書記張全根,主任王文斗,副主任黃如意;加握作業區書記甘儲春、袁慶長,副主任孫榮軒。

1963年7月,撤銷作業區建制;本場轄一至八等八個生產隊和一個拖拉機隊。

1965年新開墾成立現編制的十隊,建二十隊、基建隊,本場共轄十二個隊。

1966年,本場新開墾十五隊;12月,藤寨公社的加握、來朝大隊劃給本場帶隊,本場共轄十五個生產隊。

1969年4月,本場組建為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第三團,本團新開墾建立四連、九連、十一連、十二連、十三連、十四連、十六連、十七連、十八連、十九連,建立了工程連、機運連、武裝連、衛生隊、電影隊、中學,本團共轄二十五個生產連和六個直屬(習慣稱,下同)單位。

1970年,本團墾建了二十一連、二十二連、二十三連、畜牧隊,本團共轄二十八個生產連,七個直屬連隊。

1971年1月,本場共分五個片。一片轄一連、二連、原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連;二片轄三連、四連、五連、七連;三片轄六連、八連、原二十五、二十八連;四片轄九連、十連、十一連、十二連、十三連、二十連;五片轄十四連、十五連、十六連、十七連、十八連、十九連。年底撤銷片建制。

1973年,本團撤銷二十一連、二十三連,把畜牧隊分為一、二兩個隊,本團共轄二十六個生產連,八個直屬連隊。

1974年8月,本團重新組建了二十三連,新建二十二連,原三十二連改稱二十五連,本團共轄二十七個生產連,八個直屬連隊。

1974年10月,本團歸制國家農墾,恢復國營黃嶺農場名稱。時轄二十七個生產隊,八個直屬隊。

1975年,本場成立機關分隊,共轄二十七個生產隊,九個直屬隊。

1976年12月10日,經海南農墾局批准,藤寨區(公社)加握、來朝和西昌區(公社)牛坡園大隊併入本場,劃為來朝、牛坡園、美馬、加握、牛白五個生產隊;本場共轄三十二個生產隊,九個直屬隊。

1978年3月,本場墾建了二十四隊,時共轄三十三個生產隊,九個直屬隊。

1980年,本場墾建了二十六隊,將機運隊分為車隊、機耕隊、綜合廠,本場共轄三十四個生產隊,十一個直屬隊。

1981年4月,根據國務院[81]202號檔案精神,經屯昌縣人民政府[81]33號檔案批准,南坤區(公社)新村、孔高頭隊併入本場,中間架劃屬場帶隊;12月,水電站改稱供電所;本場共轄三十五個生產隊,十二個直屬隊。

1983年至1984年,基建隊分為一、二、三隊,孔高頭隊併入七隊,本場共轄三十四個生產隊,十四個直屬隊。

區劃詳情

基建隊分為一、二、三隊,孔高頭隊併入七隊,本場共轄三十四個生產隊,十四個直屬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國營黃嶺農場地理座標在北緯19°18′48″~19°25′52″,東經109°54′00″~110°03′16″之間。土地總面積9.9萬畝,已利用5.9萬畝。本場範圍:東至屯昌縣黃嶺區呂狗鄉竹根水庫、黃嶺鄉九町灣橋;西北與南渡江對面的澄邁縣國營西達農場隔江相望;南和西南面與國營中坤農場、藤寨區毗鄰;北與國營晨星農場、西昌區分界。場部設在藤寨區圩西北4公里的加握村附近,距屯昌縣城27公里,北至海口市120公里。

地形地貌

本場地勢東高西低,中部一帶高於南北兩側,最高的雨水嶺海拔464米,大王嶺、帽嶺、光榮嶺、高頭嶺、馬田嶺都在300米左右,其它為100~200米。

本場地形以丘陵為主,坡度多在8度左右;西北部的南渡江一帶,坡度在15~25度之間;西南和中部坡度約為7~15度不等。

場區溝谷縱橫,溪澗多但流水短,一年中只有一二個月時間乾涸,屬下雨水滿,久旱枯竭狀態。只有加握、來朝溪流程較長,流水終年不斷。溪水沿著彎曲的河溝向西注入南渡江。

氣候特徵

本場地處熱帶的瓊北微寒中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最高的6、7月在攝氏27°左右;最低的一月在攝氏17°上下;年降雨量2000~2200毫米,乾濕季節分明;4~11月為雨季,一每月降雨都在100毫米以上,占全年雨量的91%;多雨的9、10月均大於300毫米。

土壤情況

本場坡地劃為一個土類(磚紅壤),一個亞類(黃色磚紅壤),六個土屬,二十個土種。水田在水稻中分為三個亞類(瀦育型、滲育型、潛育型),多為花崗岩所發育的紅砂泥田。

自然災害

颱風中心較少掠過本場,外圍波及最大風力10級。災害性天氣平均10年左右有1次,對本場橡膠生產影響較大。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食用植物

糧油類:秈稻、糯稻、山蘭、黑豆、黃豆、高梁、綠豆、玉米、芝麻、花生、油茶、椰子、糖蔗等;

瓜菜類: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本地種植的瓜菜類品種少,主要有冬瓜、南瓜、西瓜、茄子、韭菜、蘿蔔、白菜、生薑、大蒜、菜椒、豆角、通菜、豌豆、紅豆、大薯、木薯等;1980年以後,由於政策允許,外省區職工和島外職工從家鄉帶來不少瓜萊品種。品種增加黃瓜、絲瓜、西紅柿、馬鈴薯、芋頭、芥菜、芹菜、包心白菜、花菜、菠菜、青骨菜、四季豆等;

水果類:桔子、香蕉、鳳梨蜜、龍眼、荔枝、黃皮、楊桃、甜瓜、果蔗等。

野生中草藥

金銀花、白花蛇舌草、車前草、蛇尾草、益智等。

動物資源

飼養動物

畜類:水牛、黃牛、山羊、梅花鹿、豬、兔、貓、狗等;

禽類:雞、鴨、鵝、火雞、鴿等;

魚類:鯉魚、鰱魚、草魚、塘虱魚等。

野生動物

獸類:黃猄、山豬、鱉、金錢龜、眼鏡蛇:蟒蛇、狐狸、穿山甲、銀環蛇、灰蛇、四足蛇、坡甲、火蛇、青竹蛇、刺蝟等。

1965年開墾前,本地區有山鹿、猴、狗熊。由於山區開墾、打獵,目前這三類動物在本場範圍內已絕跡。

鳥類:喜鵲、燕子、鷓鴣、毛雞、山雞、翠鳥、貓頭鷹、八哥、和雞、老鷹等。

水資源

本場地處山區,溪澗多,但流程短。只有加握溪、來朝溪終年流水。

加握溪上有蓄水發電站三座。可旱季流量較小,利用價值不大。

本場飲用水全年開採量在363000立方米左右。

人口民族

人口情況

1985年全場包乾糧人數為6215人,占全場總人口86.5%,商品糧人口944人,占全場總人口13.5%;與1970年相比包乾糧人口增長53.3%,商品糧人口增長8.5%。人口增長最快為場部機關,1985年與1970年相比共增加223人(包括機關、分隊幹部家屬、小孩),增長48.7%,平均每年增長4.4%。

全場總人口分布東少西密,南北均勻,場部周圍較為集中。

民族情況

本場建場時,幹部工人大部分為漢族。建場後,由於社隊並場及婚姻、調動等原因,少數民族如苗族、黎族、壯族等戶籍逐漸遷入本場。1975年,全場少數民族人口有29人。1985年底增加到1543人,其中苗族1334人,黎族59人,壯族150人。

本場轄區內的少數民族人口以1985年為限,分布在36個單位和場部機關。其中一隊6人(苗),二隊7人(壯),三隊5人(壯),五隊5人(黎),六隊1人(壯),七隊33人(黎、壯,其中孔高頭黎族30人),八隊12人(苗、壯),九隊7人(壯),十隊10人(壯),十二隊3人(壯),十三隊2人(壯),十五隊16人(壯),十七隊10人(壯),十八隊4人(苗),二十隊9人(黎、苗、壯),二十一隊9人(壯),二十二隊3人(壯),二十三隊1人(壯),二十四隊5人(壯),二十六隊15人(苗、壯),美馬隊17人,(黎、壯),牛白隊1人(黎),來朝隊306人(苗),牛坡園隊444人(苗),來新隊88人(苗),新村隊215人(苗),中間架254人(苗,場帶隊),膠廠1人(黎),汽車隊11人(苗、壯),機耕隊8人(苗),綜合廠2人(壯),基建隊6人(壯),畜牧一隊10人(壯),供電所2人(壯),場中學2人(壯),醫院3人(壯),場機關10人(黎、壯)。

經濟

綜述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場對經營管理進行了整頓。1978年至1981年落實崗位責任制,採取計件工資和聯產計酬為主的經營方式;1982年起試行了包乾經濟責任制,實行場隊兩級管理、核算。1984年貫徹中央1號檔案關於“國營農場應繼續進行改革,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辦好職工家庭農場”的精神,本場於8月開始進行職工家庭農場的試點工作,11月全面鋪開。1985年全場有2125戶職工簽訂了家庭農場承包契約。國營農場核定成本單價、主要作業撫管計畫、技術指標、產品產量、增粗指標等,並直接下達到職工家庭農場;每月底由農場指定生產隊一級檢查驗收家庭農場主要撫管作業完成情況,預發投資,年終根據家庭農場上繳產品產量或橡膠中、小苗增粗指標,結合平時膠園主要撫管稼業完成情況進行結算;取消生產隊一級的經濟實體。家庭農場在完成承包的國家指令性生產計畫的前提下,允許發展自營性經濟。

第一產業

本場職工糧食以國家包乾糧為主。水稻生產是國家包乾糧計畫的一部分。農場計畫外開墾的則作為職工糧食的補充。

本場水稻生產區域以併入農場的農村生產隊為主。水田為山澗田。天旱則旱,水澇則澇。農村並場前,本場水田面積223.5畝,1981年最後一批農村生產隊併入農場時,水田總面積為1019.5畝,坡地90畝。1980年普查時,全場水田總面積1340畝,其中雙造1158畝,單造182畝,旱地1700畝(不包括帶隊中間架224畝)。

本場並場前的農村隊,農業生產較為落後,水稻畝產一造只有200公斤左右。民族隊的農民刀耕火種,農閒時,狩獵、採摘野菜、挖山薯,彌補糧食的不足。據統計,並場前平均每個勞動日值0.38元。

1977年至1985年是本場橡膠生產發展較快的時期之一。這一期間,按高標準、高質量開荒定植橡膠18000畝。保苗率均達90%以上,最高的達98%以上。海南農墾局、通什農墾局九十個單位共2000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其中省農墾總局領導3人次,海南農墾局領導5人次,場級幹部182人次,科級幹部398人次,隊級幹部1412人次。

第二產業

本場橡膠加工廠經過三次擴建,廠房不斷擴大:

1962年,在三隊建磚瓦結構熏煙房一間,日熏乾膠0.5噸;

1969年,在七隊建鋼筋水泥結構加工廠一座,增添機械化設備;1970年日產乾膠2噸;1980年進行改裝擴建,總面積達1421平方米,日產乾膠4-5噸;

橡膠開割樹大量增加,原廠吃不消。1984年開始動工,在美馬建日產乾膠16噸膠廠一座。1985年初完成首期工程並投產,日產乾膠8噸;第二期工程1987年完成,日產乾膠可達16噸。機械設備實行半自動流水線作業,廠房面積達3018平方米。

第三產業

至1985年底,個體商業40家,飲食店5間口全場有集體商店3間,年銷售額達9萬元。集體個體商業、飲食業均由屯昌縣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營業熱照。

交通運輸

公路

公路建設是隨著農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而開闢的。1965年下半年,本場在場部至藤寨的崎嶇小道上修了一條7公里長的公路,與屯昌縣的公路線連線起來。在這條公路的始點有一條加握溪,沒有永久性的橋樑,只架設了簡單的木板橋,供行人通過。1985年,全場有公路71公里,從場部到各隊都有公路相通。

為了加強公路養護,本場採取專人養路的辦法。1985年,全場有養路工人41人,平均每人負責1.7公里的養路任務。

由於常年對公路質量監督檢查不嚴,公路完好率只保持在50-60%之間。一到雨季,有些公路幾乎不能通車。1980年後,公路養護質量有所好轉。

公共運輸

1960年至1965年,本場沒有班車線,職工去縣城多數靠步行或騎腳踏車。1966年,屯昌縣城到藤寨圩通班車,本場職工往縣城要到藤寨候車;1980年起,屯昌車站每天由本場場部開出一班車,全年客運量達10800人次以上。由於公路是土路面,遇上接連幾場傾盆大雨,或十天半月陰雨連綿不斷,路面泥濘不堪,不得不中斷通車。

隨著城鄉貿易興旺,旅客流量大幅度增長。從1983年底起,屯昌車站由原來的每天一個班次增加到二個班次。即使這樣,仍不能滿足職工需求。本場出現了國家、集體、個人辦客運的趨勢。至1985年,已有集體客運豐田旅行車2輛,私人客運豐田旅行車1輛。這些集體、私人客運車每天從本場開出,經海榆中線到達屯昌縣城、海口、瓊中等縣市。每天客運量達222人次,比1980年增長5.2倍。

政治

權力機關

1981年10月,本場按上級規定參加所在地屯昌縣人民代表大會的普選工作。

本場通過人口普查,進行了選民登記和審查選民資格。並以生產隊為選區,推薦代表候選人6人。然後按照屯昌縣人大代表選舉日期舉行無記名投票選舉。全場職工3412人,參加投票職工占職工總人數99.3%。選舉張昌浩、林訓亮(1982年11月調離本場)為屯昌縣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行政機關

1985年4月,場對機構設定進行了改革;本場設行政辦公室、生產科、財務科、經管計畫科、教育科、派出所、武裝部、計畫生育辦公室、人民法庭、工業基建科、供銷科、工會、聯營公司。

場下屬的基層單位隨著生產、的不斷發展而增加。至1985年底有生產單位四十七個,居民點二十八個;生產隊(包括廠、所)一級談隊長(廠長、所長。)1人,副隊長(副廠長、副所長)1人,會統員1人,管理員1人。

司法機關

1974年10月本場重新設立保衛科;1982年改為派出所。派出所負責本場的治安保衛工作。案件的審理交所在地屯昌縣公檢法機關。

1985年5月經報屯昌縣人大常委會批准,本場設立屯昌縣加握人民法庭。其主要職責是審理本場內部一般民事案件,如輕微的刑事案件,受理職工中的婚姻、債務糾紛,打架鬥毆等訴訟案件;並協助有關部門抓好法制宣傳教育。

政黨

本場籌建時,於1960年3月成立第一個黨支部,1980年增加到四十一個;1985年基層黨支部調整合併為三十五個。

軍事

1960年,本場有武裝民兵600多人,其中大多數是退伍兵。他們熟悉軍事知識,是地方民兵組織的一支強有力的隊伍。

兵團時期,團黨委把民兵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一個武裝連120人。同時在全場普遍抓好民兵的組織、軍事、政治三落實,提高了民兵的政治素質和戰鬥力。

體改後,本場按照上級指示,繼續抓好民兵組織建設。1975年,全場有基幹民兵排八個,共436人;1980年,金場有基幹民兵排十七個,共321人;1985年,金場有基幹民兵排六個,共300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本場教育事業隨著農場生產的發展分為建場初期、文革時期(包括兵團時期)、體制改變後時期三個階段。

本場1962年9月開始創辦學校,第一個學校是七隊國小(原四隊),設定一、二年級,學生16人;至1985年9月止,發展到完全中學1所,完全國小6所;根據農場人口分散的實際,還辦起教學點十二個。1985年就讀學生人數達1530人,其中:中學生405人,小學生1125人。1980年至1985年,新建教室、宿舍2530平方米。

建場初期,本場學校不僅數量少,規模小,而且設備簡陋。1983年起普及了幼兒教育、國小教育。現在各類學校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教育質量逐步提高。成人教育也有相應的發展。

科學技術

1972年,本場因生產需要開始科研活動。由下放來的知識分子鄭學勤、文衍堂、張少若及若干名廣州知青組成科研領導小組,建立科研試驗站一個;基層單位成立試驗小組二十多個。

體制改變時,原下放幹部、知青陸續調離本場,科研活動停頓。1976年,重新成立場科研領導小組,劃歸場生產科領導。在工程師林訓亮、劉振華等指導下開展以橡膠生產為主的科研活動。

場部有專業化驗室1間,設備齊全,可以承擔橡膠乾膠測定、土壤各種成份含量分析、攝相製圖等工作業務。

基層單位有近三十個科研小組。

文化事業

圖書室

1970年,全場有二十八個基層單位辦起了圖書室。1977年後,本場不斷充實圖書室的設施,加強對圖書室工作的指導。1985年,全場共有圖書室20間,總藏書近2萬冊,圖書室每星期三、六對職工開放。

廣播、影視

廣播

場於1963年建立了廣播站,有11個單位設有廣播喇叭;1969年至1977年,全場每個單位都能聽到場裡廣播。由於錄音機、電視機走進職工家庭,社會上不法分子的干擾破壞,1978年起,場對生產隊一級廣播中斷。

場廣播站每天三次對場部居民點播音。

電影

1960年至1969年,本場沒有電影放映設備,場部職工每月只能看到1至2場由地方電影隊放映或海南農墾局電影隊巡迴放映的電影。生產隊職工則常年看不到電影,更談不上對戲劇的觀賞。

1975年底,本場購回16毫米和8.75毫米放映機各1部;1978年哭購進1部35毫米大機。同時買回配套的發電機。至此,才解決了職工看電影難的問題。各基層單位每月可看到2至3場電影。

電視

1981年,場工會購進第一部20時彩色電視機。

1982年底,場給被評為年度先進單位的十四個生產隊各獎勵1部20時彩色電視機。1983年度、1984年度又分別給被評為先進單位的直屬單位獎勵彩色電視機。與此同時,一些邊遠生產隊也採取生產隊集體出一部分,場補貼一部分的辦法購買了電視機。1985年底,全場各隊共有公家電視機35部,職工私人電視機70部。全場計有錄音機105部。

體育事業

本場的體育活動基礎較差。總的來說,生活水平提高,職工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就高。

本場的體育活動主要由民眾性的體育活動和學校正常的體育訓練組合。

醫療衛生

本地區是漢、苗、黎族雜居的山區。這裡原來缺醫少藥,疾病流行,新生兒破傷風、麻疹、水痘、嬰幼兒急性腹瀉、小兒肺炎、鉤端螺旋體等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1960年建場時,上級調來醫士、衛生員2人,建立一間100平方米的保健站(茅草房),設觀察床5張。當時全場職工800多人,衛生人員缺乏。年底保健站辦衛生員學習班,第一期培訓初級衛生員9人,一年後結業。保健站除做好本場職工的疾病防治工作外,還接收當地農村民眾病患者治療。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1962年,國營中坤農場戰鬥作業區(共六個生產隊700多名職工)劃到本場,陳雷醫士等7名衛生人員和一間衛生所合併到本場醫院。同年7月一名醫師從廣州進修畢業回場,醫療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

1969年至1981年,醫院共辦了五期初級衛生員學習班,共培訓121人,充實基層醫療技術力量。1975年至1983年,有41名衛生人員進修晉升為中、高級醫務人員,成為醫院的技術骨幹。這期間共投資8萬元作為進修學習費用。

1971年,醫院開始施行良性腫瘤切除手術和外傷擴創修補手術。

1975年起,醫院落實崗位責任制,門診醫生實行二十四小時值班制,病房醫生專人負責制;護士實行三八制。醫院管理逐步正規化。

社會保障

近兩年來,職工辦起家庭農場,在完成國家承包的指令性生產任務的前提下,大力發展自營經濟(種植、養殖業),增加經濟收入,家庭經濟發展較快。1985年,職工自營經濟年收入較多的家庭農場,總收入可超過承包工資的二至三倍;一般的家庭農場收入可增加一倍。由於經濟收入成倍增加,職工從過去只求吃飽到現在吃的講究營養,穿的講究漂亮,用的講究高檔,並自蓋新房。日子越過越紅火。據統計,1985年職工在本場居住地自蓋房屋2000多平方米。

本場帶隊和農村並場隊,共有五保戶10戶。本場從生活上關心他們。隊有幹部分管這項工作。場每人每月發給生活費17元,對他們的困難及時給予解決。1985年,共發放救濟金2040元,衣服20件,以及一批生活用品。

歷史文化

風俗習慣

本場組建時已是六十年代,職工來自天南地北,習俗各異。但經過二十多年的演變,一些省區來的職工的生活風俗習慣現在大已改變。如壯族職工風俗已與漢族融合,即便是苗族、黎族職工生活習慣也逐漸起了變化。但至今仍然遺存一些習俗。本章記載的主要的是本地區現存的風俗習慣和職工生活習俗。

方言

本場職工普遍講國語。除國語外,主要話類為:廣州話、客家話、汕頭話、海南話、苗話、黎話、壯話。

著名人物

曾毓成男,生於1918年6月,漢族,廣東省瓊山縣山尾村人。

顏大德男,廣東省屯昌縣海新鄉新央村人。1918年9月生。

黃耀南男,1924年生,廣東省興寧縣人。

文家義男,1924年6月生,廣東省屯昌縣美馬村(現國營黃嶺農場美馬隊)人。

符孝章男,1938年5月生,廣東省屯昌縣藤寨區(公社)松坡村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