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動員

國民經濟動員

國民經濟動員是指國家將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相應的國家機構有組織、有計畫地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充分調動國家的經濟能力,提高生產水平,保障戰爭的需要。

基本信息

簡介

國民經濟動員國民經濟動員
國家將國民經濟各部門和相應的國家機構有組織、有計畫地由平時狀態轉入戰時狀態,充分調動國家的經濟能力,提高生產水平,保障戰爭的需要。國民經濟動員的主要做法包括:根據戰爭的需要,調整國民經濟比例,重新分配人力、物力、財力,統籌安排軍需和民用;改組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實施工業轉產,擴大軍工生產;搬遷、疏散重要工廠和戰略物資;調整科學研究機構及其任務,加速研製新式武器裝備;調動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醫療衛生以及農業、財貿、文教等各行各業的力量,為戰爭服務。戰爭不但是軍事的和政治的競賽,還是經濟的競賽。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力及其動員的程度,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具有重大影響。
國民經濟動員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各參戰國單憑戰前儲備的武器彈藥和軍事工業的正常生產,已不能保障軍隊作戰的需要,因而紛紛實行國民經濟動員,將工業、交通、郵電等部門轉入戰時軌道,滿足戰爭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力、物力的消耗成倍增大,各參戰國均採取緊急措施,將國民經濟各部門都動員起來為戰爭服務。在戰爭初期,蘇聯遭受了很大損失。但是,由於擁有雄厚的經濟潛力,平時有一定的國民經濟動員的準備,並在戰爭爆發後迅速完成了重要工業企業的搬遷和國民經濟的全面調整,很快將平時經濟轉入戰時軌道,幾千個民用工廠、企業改為製造坦克火炮、軍用車輛、飛機和艦艇,軍事工業得到迅速發展。蘇聯成功地實施國民經濟動員,對贏得戰爭勝利,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措施

①建立有權威的國民經濟動員機構,制定完善的國民經濟動員法規和國民經濟動員計畫,統一領導,保證國民經濟動員工作的實施。②經濟建設合理布局。重要經濟部門,特別是軍事工業和後方基地,按集中與分散、前沿與縱深、常備與後備相結合等原則進行建設,以提高生存能力,便於迅速、安全地實施動員。③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相結合。軍事工業平時既生產軍品,也生產部分民用產品,民用企業中建有軍品生產線,並制定動員計畫,為戰時轉產軍品、擴大軍工生產的規模做好準備。④儲備戰略物資和必要的武器裝備,保證戰爭初期作戰和擴大軍工生產的需要。儲備足夠的糧食,保證戰爭初期軍民的口糧。⑤結合戰時的需要,加強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和通信設施的建設,提高重要樞紐工程的防護能力,制定徵用民間交通、通信工具的計畫和措施,建立軍事管理機構,以保證戰時人員、物資的運輸和不間斷的指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